• 正文
    • 芯动半导体营收超6200万元,聚焦IGBT和碳化硅模块
    • 国内车企自建模块产线剖析:比亚迪、吉利、东风、广汽、理想、蔚来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这家IGBT/SiC企业被收购!营收超6200万元

02/25 10:15
1093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近日,长城汽车间接收购了一家功率半导体企业80%股权。

2月21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其间接全资子公司诺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与稳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诺博科技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379.215777万元收购稳晟科技持有的无锡芯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80%的股权。

上述股权收购事项完成后,诺博汽车将持有芯动半导体80%股权,长城汽车持有芯动半导体20%股权,无锡芯动纳入长城汽车合并报表范围。

据介绍,长城汽车董事长、实际控制人魏建军直接控制稳晟科技,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本次股权收购事项构成关联交易。

芯动半导体营收超6200万元,聚焦IGBT和碳化硅模块

2024年,长城汽车全年销售新车为123.33万辆,与2023年基本持平。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为32.18万辆,同比增长22.82%,占总销量的26.1%。2025年长城汽车的销量目标为400万辆,较2024年增长224.4%,营业收入目标超 6000亿元,预计推出15款新能源车型。

诺博汽车成立于2018年,是长城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河北保定。公司定位为汽车智能座舱与内外饰系统集成供应商,业务覆盖智能座舱、内外饰模块、座椅系统、汽车电子等核心领域。

2023年博汽车营收高达82.3亿元(同比+32%),其中智能座舱占比45%、内外饰35%、座椅系统20%;长城体系内占比60%(哈弗、坦克、欧拉等),外部客户包括一汽、吉利、奇瑞等;2023年海外营收为12亿元,主要向欧洲(奔驰、Stellantis)、东南亚(宝腾)供应模块化内饰。

芯动半导体成立于2022年11月,是长城汽车旗下专注于功率半导体模组封测的核心子公司,聚焦于Si IGBTSiC MOS的研发与创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深度布局芯片设计、模组封测及下游应用,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泛新能源领域。

《无锡芯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拟进行股权转让涉及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芯动半导体总资产为4.8976129713亿元,净资产为474.019721万元,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6207.089758万元,利润总额为-5580.963279万元,净利润为-3047.564199万元。

据介绍,芯动半导体2024年度亏损的主要原因为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处于初创阶段,其研发支出及生产建设投资支出较大,2024年下半年,无锡芯动进入产品自制量产阶段,但目前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销量还处在爬坡期,产品的自制成本较高,导致公司利润为负。

揭秘芯动产品、客户、供应商,模块产线月产破5000台

据“行家说”了解,芯动半导体的核心产品平台包括:

▲ GFM平台(灌封模块):覆盖750V IGBT模块(820A/650A/950A/550A)及1200V/1.6mΩ SiC模块,通过车规级AQG324认证。

▲ SFM平台(塑封模块):采用进口沟槽栅SiC MOSFET,支持900V高压,寄生电感低至5nH,热阻降低10%,适配150-300kW功率等级,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

据介绍,芯动半导体2024年度亏损的主要原因为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处于初创阶段,其研发支出及生产建设投资支出较大,2024年下半年,无锡芯动进入产品自制量产阶段,但目前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销量还处在爬坡期,产品的自制成本较高,导致公司利润为负。

根据《应收账款评估明细表》,芯动半导体的主要合作客户包括:

▲ 长城系客户蜂巢传动、如果科技等。

▲ 其他:麦格米特、林众电子等。

据“行家说”了解,芯动半导体已经与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如欧拉、哈弗)深度绑定,推动车规级模块量产装车。另外,他们还参与国家级中压直挂多端口能量路由技术项目,提升电网交互能力。

根据《预付款评估明细表》,芯动半导体的功率半导体产业主要供应商包括长飞先进、贺利氏和晶益通半导体等。

据“行家说”了解,芯动半导体的碳化硅芯片供应链合作企业还包括:

▲ 博世汽车电子:2023年12月签署碳化硅长期订单协议,锁定上游芯片资源。

▲ 意法半导体:2024年3月达成碳化硅战略合作,优化模块性能与供应稳定性。

▲ 罗姆:2024年10月签署了以SiC为核心的车载功率模块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目前,芯动半导体设有法兰克福研发中心、上海研发中心、保定应用中心及无锡制造基地。其中,无锡“第三代半导体模组封测项目”总投资8亿元,占地27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规划年产能120万套车规级功率模块,项目聚焦 SiC(碳化硅)MOS模块 和 IGBT模块 的封测制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充电桩及储能系统。

2023年2月26日,该项目正式奠基,原计划2023年9月完成设备入场,年底量产。2024年2月完成主体建设,2024年5月通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2024年6月完成竣工验收,同步启动量产爬坡。截至2024年10月,月产能突破5000台,计划2025年实现满产(120万套/年)。

国内车企自建模块产线剖析:比亚迪、吉利、东风、广汽、理想、蔚来

除了长城汽车外,其他国内企业汽车企业也在布局碳化硅/IGBT模块的自主生产线:

▲ 比亚迪汽车

据了解,比亚迪汽车旗下的比亚迪半导体在深圳大鹏新区葵涌工业园布局了扩建项目,主要针对功率半导体模块制造及集成电路封测进行改扩建,规划新增功率模块产能 500万只/年,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能力 28.5亿颗/年,改扩建后总产能达 800万只功率模块/年 和 30亿颗集成电路/年。该项目2022年2月开工,2023年4月主体工程完工并调试,2024年2月完成环保验收,2024年3月正式通过国家平台收录。

此外,比亚迪在绍兴滨海新区的功率器件项目总投资 100亿元,用地417亩,规划年产 72万片功率器件 和 60亿套光微电子产品,达产后年产值 150亿元,聚焦新能源汽车核心器件(如SiC模块)。该项目2023年11月一期项目竣工,投产后预计42个月(约2026年底)实现全产能释放,支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芯片需求。

▲ 吉利汽车-晶能微电子

吉利控股的晶能微电子专注车规级IGBT/SiC模块 研发制造,覆盖电动交通工具、风光储充等场景,已推出塑封半桥模块、中低压MOSFET等产品。晶能微杭州余杭基地投资50.17亿元建设6英寸FRD晶圆和模块生产线,一期规划年产48万片晶圆及60万套半桥模块,预计2024年四季度投产。晶能微嘉兴SiC项目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90万套SiC半桥模块产线,达产后年产值12.5亿元。晶能微收购浙江益中封装后,2024年7月投产车规级半导体封测基地一期,年产2.6亿只功率器件。

广汽-青蓝半导体

广州青蓝半导体有限公司由广汽集团子公司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与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合资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总部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核心功率半导体 IGBT和 SiC模块的研发与生产,一期项目2023年12月正式投产,年产能 40万只IGBT模块。二期项目计划2025年投产,新增年产能 40万只IGBT模块,总产能将达 80万只/年,同时兼容SiC模块生产。

▲ 东风汽车-智新半导体

与中车合资成立智新半导体,2021年量产 IGBT模块,2023年实现 碳化硅模块量产装车,应用于东风自主新能源车型。总投资2.8亿元的功率模块二期项目加速推进,规划2025年产能达 120万只/年,覆盖IGBT及碳化硅模块。

▲ 理想汽车-斯科半导体

2024年与三安半导体合资成立 苏州斯科半导体,启动第三代半导体功率模块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专注碳化硅车规模块 自研自产。模块应用于理想L9等高端车型,支持 21000rpm电机转速和900V高压系统。基地规划车规级模组年产能 120万套,适配800V高压平台及eVTOL航空器。

▲ 蔚来汽车-蔚然动力

蔚来汽车旗下蔚然动力在南京经开区投资4300万元新建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小批量产线,包含功率模块生产线(PS Pilot Line)、电驱系统生产线(G4.X EDS Pilot Line)和转子生产线(PM Rotor Line),规划年产能1.7万套电驱动系统。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加入交流群
举报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专业、原创的新型功率半导体产业媒体平台,聚焦新能源电力电子和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前沿技术和信息,提供产业研究报告,在这里看懂产业风向,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