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登录/注册
立即注册,领取新人专属福利!
  •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零部件巨头2年裁5万人,又有3000人失业!

02/24 13:25
953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汽车供应链寒冬仍在继续,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大陆集团(Continental) 再次启动裁员计划。

计划在2026年底前再裁减 3000 个工作岗位,同时削减研发预算,将研发支出占比降至营业额的 10% 以下。

去年年初,大陆集团才刚宣布裁员 7150 人,如今短短一年后又传出新一轮裁员,且这次不再是行政岗,而是核心研发岗

裁员规模与细节:

总部德国成为裁员重灾区,共减少 1450 人。

黑森州工厂裁员 12%,巴伐利亚州工厂裁员 5%。

旗下子公司Elektrobit 和大陆工程服务公司裁员 900 人。

主要以提前退休、内部转岗等方式进行优化,而非直接解雇。

大陆集团总工会主席 Michael Iglhaut 公开表示:“以裁员和削减成本为唯一手段的策略,并不是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巨头们,集体自救!

然而,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加剧,更多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被迫走上“瘦身”之路。

就在同一天,另一家德国零部件巨头采埃孚(ZF) 也传来大规模人事变动。

采埃孚计划在 2025 年底前,拆分并剥离“电驱传动技术”部门(E-Division),这一决定将影响 3.2 万名员工,占公司总员工数的 20%。(此前, 采埃孚(ZF)已宣布未来几年内削减 60 亿欧元成本,并计划在德国裁员 1.1万 - 1.4 万人,占德国员工总数的 25%!)

“电驱传动技术”部门是采埃孚的核心业务之一,涵盖电动驱动系统、内燃机、传统变速箱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销售额达115亿欧元,占公司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

业内人士指出,拆分动力总成业务,意味着采埃孚未来的核心业务将逐步向底盘解决方案、电子与 ADAS、商用车系统等智能化方向转型。然而,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欧洲汽车供应链正在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过渡,传统业务被大规模剥离。

欧洲汽车供应链的转型阵痛

大陆集团和采埃孚只是欧洲传统汽车供应链转型的缩影,欧洲汽车供应链正经历史上最猛烈的结构调整,裁员、重组、关厂已成常态。

过去两年,博世等欧洲供应巨头也纷纷通过分拆、裁员等方式“瘦身”。去年年底,博世宣布汽车业务部门计划裁减8250个工作岗位,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近2%。此外,德国汽车巨头大众也宣布削减1.1万个工作岗位。

然而,这些“血条厚”的巨头还能靠裁员和重组维持竞争力,对于众多中小型供应链企业而言,可能意味着直接走向破产!

据Falkensteg 咨询公司统计,2024 年上半年,德国有 20 家年营收超 1000 万欧元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申请破产保护,同比激增 60%。

当关停工厂、大规模裁员、降薪、发出盈利预警成为欧洲汽车产业链的现状时,中国汽车产业或许迎来了绝佳的机会

过去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智能驾驶技术也逐渐成熟。

中国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崛起也为全球汽车产业提供了新的选择。随着欧洲传统零部件巨头的“重组”,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有机会填补市场空白,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大陆集团

大陆集团

大陆集团(德语:Continental AG,简称:Conti),德国运输行业制造商。主要产品为轮胎,制动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发动机喷射系统,转速表,以及其他汽车和运输行业零部件。该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汉诺威。它是世界第四大轮胎制造商,排在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之后。在收购了Siemens VDO之后 ,它已成为全球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

大陆集团(德语:Continental AG,简称:Conti),德国运输行业制造商。主要产品为轮胎,制动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发动机喷射系统,转速表,以及其他汽车和运输行业零部件。该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汉诺威。它是世界第四大轮胎制造商,排在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之后。在收购了Siemens VDO之后 ,它已成为全球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收起

查看更多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加入交流群
举报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