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海尔注资破局
    • 加码工业自动化
    • 行业规模达1.53万亿,海尔卡位自动化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25亿元!上海机器人龙头“卖身”

02/21 09:42
1669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张通社 zhangtongshe.com

海尔收购新时达,加速工业自动化布局,迈向工业4.0

近日,新时达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将由纪德法变更为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纪德法、刘丽萍、纪翌变更为海尔集团

公开资料显示,新时达1995年成立于上海嘉定,并于2010年上市,公司以算法和软件为核心,形成了控制与驱动产品及系统业务、机器人产品及系统业务、电梯控制产品及系统业务等三大业务板块。成立至今,公司荣获了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

海尔注资破局

根据协议内容,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与纪德法、刘丽萍、纪翌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及《表决权委托协议》《一致行动协议》,前者获得后者持有新时达的10%股份及19.24%表决权,标的股份转让价格约为19.61元/股,转让价款合计为13亿元。

此外,后面还将发行股份,按照约定的发行价格和认购价款,后续获得发行后18.6992%股份,前次受让的10%股份摊薄为8.13008%,发行股份后合计持有新时达26.8293%。总对价为25.1851亿元。

一揽子交易后,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最终控制新时达的股权比例将超过40%,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海尔集团将成为公司实控人。

纵观新时达的发展历程,其最初专注于电梯业务。上市之后,新时达敏锐捕捉发展机遇,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发挥自身的运动控制技术优势,将业务版图拓展至工业机器人领域,并于2012年推出了首款工业机器人。

此后,新时达在专注电梯控制业务的同时,也持续加大在工业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不仅成立了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也通过收购深圳众为兴、上海会通自动化、上海晓奥和杭州之山智控等公司,形成了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到机器人本体以及系统集成的完善布局,成为国内工业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

目前,新时达是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产品种类齐全、市场地位突出的领先企业。根据新时达2024年半年报显示,新时达电梯控制器业务出货量居全球第二,SCARA机器人出货量处于国产第二、全球第四,是国产头部机器人厂商中最早拥有全自主可控控制技术的企业。

在新时达快速崛起,一路高歌猛进跻身行业头部阵营的背后,其经营状况却急转直下,近年来陷入了持续亏损的困境。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新时达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7亿元、-3.7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0.43亿元、-5.25亿元。而今年1月新时达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1.85亿元至3.67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32亿元至4.14亿元。这也意味着,新时达近三年来累计亏损将超过16亿元。

对新时达而言,海尔集团资金和资源的注入,有助于新时达缓解持续亏损的经营困境,帮助其化解经济危机。同时,也有助于新时达加大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投入,并有望借助海尔的管理经验、品牌影响力、全球化渠道和完善的产业生态布局,优化市场策略和产品服务,提升盈利能力。

加码工业自动化

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据欧睿国际数据,海尔连续十六年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第一。除了以家电为主的智慧住居生态板块,近年来,海尔集团还布局了大健康产业生态和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板块。

在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中,海尔集团基于40年智造经验,打造了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大规模定制为核心,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构建了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立体化赋能新范式。该平台打造了12座世界“灯塔工厂”,赋能家电、汽车、电子、化工等15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累计服务16万家企业,并连续6年位居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榜首,平台估值超164亿元,品牌价值达1027.77亿元,成为行业首个突破千亿的品牌。

作为海尔集团数字经济生态的重要载体,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于2025年2月6日正式成立,由海尔卡奥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最终控制权归属于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旗下有6家上市公司,主营家电业务的海尔智家在1993年登陆上交所,是海尔系最早拥有的上市公司。2019年,海尔集团入主盈康生命,同年海尔生物在科创板上市。2022年底,海尔旗下游戏笔记本公司雷神科技在北交所挂牌上市。2023年年底,海尔集团又斥资125亿元成为上海莱士实控人。2024年8月,海尔系保险代理公司众淼控股成功登陆港交所。本次交易达成后,海尔集团将拥有7家上市公司。

对于此次入主新时达,海尔集团表示,工业自动化是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之一。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尔集团将与新时达共享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营销、精益管理、品牌资源等各项能力,加速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实现行业引领。同时,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具备的大数据、大连接、大模型的能力将与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丰富的产品和技术形成深度融合,双方协同发力,将为千行百业提供更加完整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工业4.0的引领者。

行业规模达1.53万亿,海尔卡位自动化

当前,中国工业互联网进入高质量发展、规模化推广应用的新阶段。根据工联院《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报告(2024年)》,预计我国2024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1.53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10.65%。

在此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下深入拓展工业自动化控制与工业机器人领域,已成为重要趋势。通过布局工业自动化控制与机器人,可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底层工业控制平台和工业机器人的无缝衔接,以及对工业自动化设备及机器人的状态监控、故障诊断和智能调度等,为优化生产奠定基础。而且,此前已有宝信软件控股图灵机器人的先例。通过入主新时达,为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下深入布局自动化领域提供了捷径。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新时达已拥有多轴同步、总线控制、平台化控制、多机协同、免调试、自适应等自有核心技术,能够提供包括从伺服驱动、运动控制到集成化的应用,从单机自动化到智能制造的多层次解决方案,可为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等上下游客户提供智能制造生态化服务。

海尔集团此番跨界并购,既是对智能制造核心环节的精准卡位,亦是对“生态化竞争”趋势的积极响应。业内人士指出,当工业互联网进入“深水区”,单一技术或平台已难以满足市场。新时达的控制器、伺服系统将与卡奥斯的工业大数据、天智工业大模型深度融合,为制造业提供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决策的闭环解决方案。

在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所长卢瀚宸看来,过去几年,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很多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比如,数据、接口的标准化,数据的使用以及落地情况,都不是特别理想。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而言,有一个相对比较可见的硬件载体去跟它做一些协同,可能是其在服务to b端客户时,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事实上,这样的收购案例在商业史上并不罕见。大消费品集团企业收购工业企业,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美的集团早在2017年就通过收购库卡进入了机器人与自动化市场。次年,美的集团宣布向库卡中国下属业务注资,共同成立3家合资公司,拓展工业机器人、医疗、仓储自动化三大领域的业务。

此外,格力电器则通过自研的方式布局了工业机器人领域。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做机器人已有很多年。目前也同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深层次合作,根据其需求为其定制服务和产品。”

由此可见,海尔的收购不仅是资本版图的扩张,更是一场关于工业4.0未来的豪赌。通过整合新时达的硬件能力与卡奥斯的平台生态,海尔或将成为中国智能制造从“跟随”到“引领”的关键推手。而这场并购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资源整合的深度、技术协同的效率以及市场开拓的节奏。若策略得当,新时达的扭亏或许只是海尔工业自动化野心的起点。

编辑|吴晓晴

点赞
收藏
评论1
分享
加入交流群
举报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公众号:张通社;源于张江,联通创新,服务社会!张通社以链接每一家科技企业为目标,以数据为驱动,为地方政府、科技园区、投资机构、银行、券商、律所、会所、知识产权等企业服务机构第一时间提供科技企业的需求信息,解决科技企业与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