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在开展TRIZ学习,我觉得这个方法对于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问题以及产生创新的想法非常有用,所以在这里简单写一下,把这个方法推荐给大家。
TRIZ是什么?
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的缩写,是一种系统化的创新方法论。它起源于前苏联,由工程师根里奇·阿奇舒勒(G.S. Altshuller)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专利的分析,发现尽管技术和领域不同,但许多发明和解决方案都遵循着相似的模式和原理。基于这一观察,他总结出了TRIZ理论,旨在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解决创新问题。
TRIZ对射频工程师的作用:
1、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
打破传统思维束缚:TRIZ理论强调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分析问题,鼓励工程师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射频工程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复杂的技术难题,TRIZ可以帮助他们跳出常规思维模式,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培养创新能力:TRIZ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工具和方法,如矛盾矩阵、40条创新原理等,帮助工程师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工具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2、快速定位问题本质,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系统分析问题:TRIZ理论提供了一系列系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如物场分析法、多屏幕法等。射频工程师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对射频系统中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快速定位问题的本质和核心矛盾。
提高解决效率:通过运用TRIZ理论,射频工程师可以更快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减少试错成本,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3、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引领创新方向:
技术进化系统法则:TRIZ理论总结了技术系统进化的规律,提出了技术进化系统法则。射频工程师可以利用这些法则,分析当前射频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引领创新方向:通过了解技术发展的趋势,射频工程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创新的方向,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和开发,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4、提供丰富的创新工具和方法:
矛盾矩阵和创新原理:TRIZ理论中的矛盾矩阵将技术参数和它们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列出来,帮助工程师快速找到解决方案。同时,40条创新原理为解决技术冲突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方法。
物场分析法:物场分析法是TRIZ的一项重要工具,通过分析技术系统中的物质和场,建立与问题相联系的功能模型,从而查找相对应的一般解法和标准解法。射频工程师可以利用这一工具,对射频系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5、增强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TRIZ培训通常包括小组合作和案例分析等环节,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射频工程师可以提高个人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分享实践经验:通过分享TRIZ的应用经验和成功案例,射频工程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创新氛围,推动团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下面介绍一下小白也能懂的TRIZ操作方法。
TRIZ解决问题的核心流程(小白版)
步骤1:明确你的问题
用一句话描述你想解决的问题,例如:
❌ 错误示范:“我想让水壶烧水更快。”
✅ 正确示范:“水壶烧水速度慢,但加速烧水会导致耗电量增加。”
关键点:问题要包含 矛盾(比如“快 vs 耗能高”),这是TRIZ的核心切入点。
步骤2:找到“技术矛盾”
TRIZ认为,问题本质是技术参数之间的矛盾。你需要将问题转化为 两个参数的冲突:
你想改善的参数(例如:速度、温度、效率)
导致恶化的参数(例如:能耗、成本、复杂度)
例子:
改善参数:烧水速度
恶化参数:能耗
步骤3:查表找“发明原理”
TRIZ有一个 矛盾矩阵表,总结了39个技术参数和40个发明原理(网上可以查到)。你只需查表找到推荐的原理。
简化版矛盾矩阵(针对烧水问题):
发明原理解释:
原理19(周期性动作):让系统间歇性工作,比如烧水时断时续。
原理35(参数变化):改变材料的物理状态,比如用相变材料储能。
步骤4:应用原理生成方案
根据推荐的原理,脑暴具体方案:
方案1(周期性动作):水壶烧水时,自动切换“加热-暂停”模式,利用余温继续加热(类似电磁炉的间歇加热)。
方案2(参数变化):在水壶内壁涂覆相变材料(如石蜡),加热时吸热储能,暂停加热时释放热量继续烧水。
TRIZ的另一个神器:物理矛盾与分离原理
如果问题不是两个参数的矛盾,而是同一参数需要不同状态,比如“材料既要硬又要软”,就用“分离原理”。
例子:
问题:汽车保险杠需要 硬(保护乘客)和 软(缓冲碰撞)。
分离原理:空间分离(硬框架+外部软材料)。
解决方案:保险杠内部用金属骨架(硬),外部包裹泡沫塑料(软)。
TRIZ小白快速操作模板
问题描述:写下你的问题和矛盾(如“想要A,但会导致B变差”)。
查矛盾矩阵:用简化表找到推荐的发明原理(网上搜“TRIZ 40个发明原理”有详细解释)。
脑暴方案:根据原理列出所有可能的点子,再筛选可行性。
案例实操:用TRIZ设计一个“不会打翻的水杯”
问题矛盾:杯子需要稳定(不易倒),但又要方便携带(不能太重)。
矛盾矩阵:改善参数“稳定性”,恶化参数“重量”→推荐原理:
原理1(分割):将杯子分成可拆卸的底座和杯体。
原理40(复合材料):杯底用高密度材料(如硅胶吸盘),杯身用轻质塑料。
解决方案:
杯底设计为可拆卸的硅胶吸盘,吸附在桌面上;
杯身用轻便的钛合金,整体重量不增加。
总结:TRIZ小白的核心口诀
找矛盾:任何问题背后都有两个参数的冲突。
查原理:用矛盾矩阵或分离原理找到“套路”。
套方案:根据原理脑暴具体设计,不用从零发明!
当然这篇文章仅仅作为抛砖引玉的开始,如果广大读者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网上找更多关于TRIZ的资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