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通社 zhangtongshe.com
这里,曾经是很多企业成功创业的“风水宝地”。现如今,又迎来了新的创业传奇。——漕河泾开发区
春节脚步日益临近,当大多数人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踏上归家的旅程时,在漕河泾开发区的人工智能孵化器内,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火热景象。
“我们接到了一批大额订单,年后马上要交付,员工们将在这里加班过年了!”“没有过年的概念,研发压力太大,周末加班是常态。”“没有‘班味’,创业是自己喜欢的事儿,没有上下班的严格区分。”
1月22日,走进漕河泾开发区的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AI校友中心、UNITechmyth(有你创)等多家人工智能孵化器及企业,看到了一幕幕繁忙的场景,也深切体会到了浓浓的创业氛围。
这里,曾经是很多企业成功创业的“风水宝地”。1997年,漕河泾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诞生,她曾荣获多个“第一”,第一批国际企业孵化器试点单位,第一批国家高新区先进孵化服务机构,第一批联合国企业孵化器专家单位。“创业要在漕河泾”,成为很多创业者达成的共识。今天,在漕河泾开发区这片沃土上,又在续写着关于创业的新的传奇故事。
高质量孵化器,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创新的摇篮
当天上午9:30,走进位于漕河泾开发区的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充满科技感的绿色园区——绿树成荫,草坪广阔,环境优雅,园区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多幢雅致的小楼,成为人形机器人企业技术研发与创新的摇篮。就在日前,该孵化器获评“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
据介绍,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成立于2023年,总规划面积约12048.5平方米,由漕河泾开发区、徐汇、道禾资本等多方合作伙伴共同设立打造。通过为本土人形机器人企业成长提供相应的平台运营、技术服务和投融资服务,推动人形机器人强相关技术领域前沿技术的突破和具体产品的落地。
孵化器的独特优势在于依托基石科学家和科研力量,通过优化项目筛选机制,确保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自成立以来,孵化器已引进中科院院士彭练矛、香港大学席宁教授、上海交大博导王皓、上海大学博导袁建军等多位国际顶尖基石科学家,形成“科学家矩阵”,推动众多具有前瞻性的创新项目入驻孵化。
在具体运营上,该孵化器针对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环节,打造了“联动一体化服务”平台,其中包含3D打印快速响应中心、机器人“超市”、机器人共性测试、AI Hacker House社群等服务内容,为孵化及生态企业提供测试、制造、展销及社群生态的全方位服务。
目前,孵化器还设立了总规模约2亿元的专属“人形机器人发展基金”,对于早期企业可予以种子轮及天使轮投资支持,以“知识产权投资+VC投资”复合的模式,推动前沿技术突破,促进具体产品和代表企业落地、成长、壮大。
此外,该孵化器正在加速国际化布局,并在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设立了海外业务,与当地顶尖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推动跨境孵化与技术转化。“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全球研发、跨境孵化、上海转化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国际合作与资源整合,将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平台。”
采访之中,恰好遇到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总负责人、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席院长汪兵,他正忙着接待前来洽谈项目的客户。“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目前我们需要给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一些时间和空间,用时间和空间来换市场。”
汪兵表示,漕河泾开发区是最好的载体,未来孵化器周边的科创公园将会建立全球第一个室外机器人试验场,给机器人企业提供大量应用场景。“我们的目标是,力争成为人形机器人独角兽策源地,打造成为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孵化器。”
漫步园区,我们信步来到孵化器入驻企业上海青心意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青心意创”),一个身高1.45米的人形机器人OrcaⅠ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OrcaⅠ背后红色的背景墙上,张贴着精心书写的新年祝福,“恭喜发财,好运连连,蛇年大吉,心想事成”,为园区平添了几分新年的喜庆气氛。
走进青心意创的办公区,一群年轻的科研人员在紧张工作,有的在埋头操作电脑,有的在训练机器人。“我们这里加班是常态,研发任务太重。”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家由年轻团队创建的机器人公司,员工平均年龄30岁左右。创始人牛腾昦是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人工智能控制领域博士,一直致力于机器人、自动驾驶以及泛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和落地。
目前,青心意创依然选择奋战在产品研发的第一线,其市场策略是先服务于高校、科研院所机构,再转向B端的工业、汽车、3C数码电子产线,“从封闭场景慢慢向泛化场景过渡,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AI校友中心,“投孵联动+产业赋能”效果显著
在漕河泾开发区AI校友中心内,灯光如昼,键盘的敲击声此起彼伏,屏幕上不断滚动着最新的数据与报告,入驻企业的团队成员们或围坐讨论,或埋头钻研,每一个专注的眼神背后,都是对创业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全力以赴。
据工作人员介绍,漕河泾开发区AI校友中心专注于人工智能专业赛道,聚焦大模型之算力聚合领域,自2023年11月启动运营以来,便获评首批“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目前已启动两期共计6000㎡载体运营,有48家企业入驻孵化器,其中2家企业成为潜在独角兽,估值已超10亿元人民币,30家企业向市场推出产品。截至目前,AI校友中心在投孵联动、产业赋能、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投孵联动方面,AI校友中心全球遴选优质项目并与早期投资双向结合,从源头上把握项目质量,同时配套种子基金2亿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目前,AI校友中心内的多家企业均已获得融资,轮次涵盖天使轮、Pre-A轮及A轮,并获得国投、徐汇科创投、线性资本等十多家头部创投机构跟投。
在产业赋能方面,AI校友中心打造强有力的算力、金融等专业政策服务体系。在此背景下,企业成长速度快,产品迭代周期短,市场认可度高。如孵化企业超对称快速迭代出专为科学计算任务设计的多模态通用模型架构,并验证该通用模型与科研专业领域模型性能持平;孵化企业剑及智能通过自研人工智能核心算法满足企业数字化需求,已服务包括金龙客车在内的多家大型制造业企业;除此外,AI校友中心已成功服务2家企业完成大模型备案,2家获批上海市大模型算力补贴;2024年先后获批1家高新技术企业与9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在专业人才集聚方面,AI校友中心已成为创业企业年轻化、从业人员精英化、创业人员类型多元化的创客集聚地。链接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交大3A校友会等重要人才窗口,储备人工智能最前沿领域顶尖人才,另已成功引进海外高端人才65人,其中硕博士占比达到52%。
谈及AI校友中心的创业氛围,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入驻孵化器的企业,大多是已获得融资、拿到订单的优秀企业。为了打磨产品,经常有企业加班到夜里一两点钟。“近期就有一家企业,拿到了大额订单在年后交付。这家企业申请春节继续加班,我们孵化器春节期间将照常给他们提供服务。”
新春临近,对于新年计划,AI校友中心运营负责人表示,“2025年,我们将在已建立的产业人才圈、专业服务圈、活动生态圈、场景共建圈等内容上加强转化能力,同时积极发挥首批高质量孵化器作用,创新孵化收入新增长点,打造更加可持续发展的AI校友中心。”
“有你创”孵化器,打造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
当天下午,踏入身处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的UNITechmyth有你创孵化器(以下简称“有你创”),一场主题为“有你创—创想波谱”的分享活动正在孵化器的2楼如火如荼地展开。创业者们分享了各自在AI领域的探索经验,交流氛围融洽,大家都在此互通有无,共同探讨AI的未来。
据介绍,有你创孵化器的命名融合了“University”(大学)、“Unicorn”(独角兽)、“Universe”(宇宙)和“Unique”(独特)等概念,寓意着鼓励创业者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梦想、创造神话。
有你创孵化器一期占地约5230平方米,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项目,为科技人才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孵化器致力于成为集校区、园区、社区为一体的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推动科研成果落地产业化,同时还将依托国家高等院校以及漕河泾既有的高质量孵化器和科研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服务入驻企业过程中,有你创提供从“创新策源—技术研发—产品验证—产业化落地”全过程、全链条的科技创新生态服务。有你创为入驻提供包括企业知识产权、中小平台融资、跨境数据、生态活动(培训中心、创营服务、导师1V1、行业论坛)、对接各类金融机构、大模型备案辅导对接等多样专业服务。
“自去年10月运营以来,已经举办了30多场活动”,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有你创定期邀请成功创业者和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和讲座,帮助创业团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创业能力。
同时,还帮助入驻企业无限对接漕河泾已有资源。仅就北杨人工智能小镇而言,目前米哈游、游卡、携宁科技、洪朴信息即将入驻园区,多个大模型企业也已经和园区签署协议,园区的产业资源和场景资源完全对入驻企业开放。此外,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中心和其人工智能学院预计今年9月开学启动。
自有你创成立以来,已经成功孵化了多家创业公司,其中部分公司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商业成绩,为孵化器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会影响,并吸引了多家优秀的创业团队入驻。如创立于2024年1月的Robopoet珞博智能,同年10月入驻有你创孵化器。公司主打研发情感陪伴类AI硬件产品,首款产品“Sunday”原型机近日在美国举办的CES消费电子展上亮相,成为本届CES大热点之一。
2025年,漕河泾开发区将继续努力,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在可预见的未来,绿草如茵的漕河泾科创公园里,新组装的机器人正在户外进行忙碌的训练;在漕河泾“有你创”孵化器,一群年轻人正热烈地举办沙龙活动,分享着最新的科研话题;在漕河泾AI校友中心,又一家成功获得融资的初创企业顺利毕业……漕河泾开发区这片创业热土,正焕发着科创新活力,孕育着人工智能的又一个网红打卡地。
文字| 郝红霞 袁益 编辑 | 吴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