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一些跨国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扎根中国市场,开启了深度合作与创新发展的征程。这些企业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崛起,更凭借其创新技术和本土化战略,与中国产业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意法半导体(ST)扎根中国40年,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创新、设计和制造。目前,ST在中国拥有4700多名员工、17个办事处、2家制造工厂和7个创新技术中心,并建立了本地研发团队。我们为在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意法半导体中国区MCU、数字IC与射频产品部(MDRF)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及数字营销副总裁朱利安(Arnaud Julienne),日前在STM32媒体沟通会上表示。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MCU、数字IC与射频产品部(MDRF)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及数字营销副总裁 朱利安(Arnaud Julienne)
ST本土化战略——“在中国,为中国”
朱利安指出,ST的本土化战略是“在中国,为中国”,涵盖“中国设计”“中国创新”和“中国制造”三大核心内容。
中国创新方面,一个案例很有代表性。朱利安以中国区的电源与能源技术创新中心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为例,介绍了双方合作为中国光伏新能源客户打造的AFCI(Arc 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电弧故障断路器)解决方案。该方案包含了硬件、软件及AI算法,集成了STM32 MCU和功率器件,是ST提供的第一个人工智能AFCI解决方案,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有多家客户量产的解决方案。
制造方面,ST目前在中国区有一个后端制造工厂,两个在建的前端晶圆制造厂。据了解,深圳后工序封测工厂——赛意法,自1994年扎根中国以来,已发展成为ST全球最大的后端封测工厂。此外,ST还在重庆投资建设了8英寸的碳化硅器件合资制造厂,目前制造厂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
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STM32产品的本地化,ST委托华虹代工40纳米eNVM的MCU产品。朱利安强调,ST与华虹的合作模式独特,在晶圆、掩模等层面,双方采用的设计完全一样。这意味着,华虹无锡工厂将成为继法国和韩国之后,第三家与ST拥有完全相同的制造工艺和制造机器的工厂。最终生产出的裸片,也和ST在法国、韩国生产的产品完全相同。历经两年的深入合作,双方工程师共同确保了整个过程的顺利完成。
“ST是目前唯一能够提供这种双供应链的MCU大厂,能够满足中国市场中期对eNVM 40纳米STM32的大部分需求”,朱利安表示,“通过为特定的STM32产品在中国构建端到端的制造链,ST为开展国际业务的中国OEM厂商提供了供应链选择,助力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同时也为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全球 OEM 厂商提供本地化的供应链支持。”
此外,朱利安还提到了ST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2027年碳排放的范围1、范围2要实现碳中和。
“ST深耕中国市场40年来对中国市场有着坚定不移的承诺,即在我们本地化的思维中,实现中国设计、中国创新以及中国制造。特别要强调在中国制造方面,我们希望通过ST深圳的后端封测工厂、ST与三安的合资公司,以及ST与华虹的产线合作,努力打造一条成本效率和韧性俱佳的中国本土供应链”,朱利安强调。
下一代汽车MCU如何重塑未来汽车?
ST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与射频产品部(MDRF)汽车微控制器产品营销高级经理黄延球,分享了ST在汽车MCU方面的策略和计划。
ST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与射频产品部(MDRF)汽车微控制器产品营销高级经理 黄延球
随着汽车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演变,MCU在汽车中的应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给MCU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功能要求。例如,集成化要求数字器件内置多个CPU内核同时工作,如何保证各个CPU内核安全可靠的运行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此外,大量的共享资源导致对存储空间的需求成倍增加,如何使整车的多个程序的开发和集成更简单、更新更方便,并且,安全通信以及软件集成(虚拟化)等等,也带来了新的思考。
针对这些挑战,ST决定采取全新的策略来提升汽车MCU的关注度。黄延球介绍,按照车载应用数字器件的功能和性能划分来看,自动驾驶和行车电脑等基本需要高算力的处理器来做(即SoC)。而在SoC相关的领域之外,都是ST汽车MCU的专注领域。这些领域包括多合一电气化、功能域或位置域的融合(域控)、各种传感器控制和执行器控制等。
黄延球表示,ST对汽车MCU市场充满信心。据统计,到2030年左右,汽车MCU的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65亿美元。ST也设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到2030年,汽车MCU销售额要比2024年实现翻倍。
实现这一目标的底气从何而来?黄延球强大,ST将通过全新的策略、技术优势,以及对客户的承诺,共同形成合力。
关于策略方面的重大调整,首先就是百分之百关注和注重汽车 MCU。ST“在中国,为中国”的中国本土化策略的 IDM 模式,将是非常重要的、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计划。此外,ST还将利用独创技术和产品,如PCM存储等,以及针对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演变而集成的创新性车联网通信接口等,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ST的王牌产品线 STM32 也将进军汽车市场。黄延球还特别介绍了ST的Stellar和STM32A两大汽车MCU产品线。Stellar是ST汽车MCU中非常重要一大产品线,主要定位于面向集成式应用。它采用了实时控制和性能都比较出色的Arm R52内核,是一个多核的MCU。目前,Stellar G系列已经有两款产品面世,后续还有更多的产品在规划和陆续推出。
STM32A则是在STM32产品线基础上开发的汽车版产品。该产品线主要针对功能安全等级B级的目标应用进行开发。目前,STM32A的首个产品很快将进行流片做样,量产时间待定。黄延球补充,ST对STM32A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期待能够为中国汽车市场带来更多的创新和价值。
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演变和网络安全的日益重要,汽车MCU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挑战。黄延球指出,ST已经关注到这一点,并在产品中集成了相应的安全功能和算法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特别是在国密算法方面,ST正在进行相关的研发和验证工作,以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汽车MCU解决方案。
MCU+AI,开启智能边缘新革命
STM32N6是STM32家族中的高性能MCU系列之一,具有边缘AI能力和可扩展的安全性能力。意法半导体中国区MCU、数字IC与射频产品部(MDRF)MCU市场经理丁晓磊详细阐述了该产品在边缘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MCU、数字IC与射频产品部(MDRF)MCU市场经理 丁晓磊
据她介绍,STM32N6采用800MHz主频的Arm Cortex-M55内核,是ST所有MCU内核中主频最高的。此外,STM32N6还带有嵌入式的Neural-Art Accelerator硬件加速单元,该加速单元可以与Arm Cortex-M55内核完全独立并行工作,作为协处理器进行AI加速运算。在图形和多媒体性能方面,STM32N6同样表现出色。它拥有2.5D的GPU加速器以及H.264编码和JPEG编解码等硬件支持。这使得STM32N6在机器视觉处理能力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
STM32N6 作为一个酝酿 30 个月的产品,ST在关键性能的打造上花费了很多功夫,包括自研的 NPU、生态开发、IP 调整和最新最强大功能。
丁晓磊表示,AI 应用不是简简单单一个硬件产品就可以,一定要有相关的生态配套,包括相关的案例,比如面向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声音分析等等,这些应用都需要相关的AI模型、生态软件的支持。此外,完善生态系统对于降低AI 开发门槛门槛非常关键,因此ST开发了很多生态工具、模型库,比如Cube AI、Edge AI Core、Edge AI Suite,以及AI Developer Cloud等,从而确保开发者能够快速应用STM32N6进行开发创新。
她还分享了STM32N6在AI眼镜方面的应用案例。该解决方案以STM32N6为核心,重量仅为35克,是全球最轻的商务AI眼镜,支持高级感知和交互性功能,如手势控制、点动追踪等。这些功能需要低功耗、最小的计算量以及几乎为零的延迟。STM32N6与轻量化眼镜的特点高度匹配,为AI行业的轻量化和时尚生活树立了新标准。
加量不加价,针对价格敏感的入门型32位MCU
STM32C0 MCU采用Arm Cortex-M0+内核,可取代家用电器、简单工业控制器、电动工具和物联网设备等产品设备中的传统8位或16位MCU。作为32位MCU中的经济型产品,STM32C0具有更高的处理性能、更大的存储容量、更高的外设集成度(适合用户界面控制等功能),以及其他基本控制、定时、计算和通信功能。
其中,STM32C071是C0系列中的最新产品,配备128KB闪存和24KB RAM,还新增不需要外部晶振的USB从设备,支持TouchGFX图形软件。片上USB控制器让设计人员轻松节省至少一个外部时钟和四个去耦电容,降低物料清单成本,简化了PCB元器件布局。此外,新产品只有一对电源线,这有助于简化PCB设计,让新产品设计变得更薄、更整洁、更具竞争力。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MCU、数字IC与射频产品部(MDRF)技术市场经理闫涛透露,中国东莞一众显示科技(TSD)和波兰Riverdi Sp两家公司已使用新产品STM32C071 MCU完成了各自的首个项目设计,前者选用STM32C071控制一个240x240分辨率的旋钮显示屏的整个模组,包括旋钮的1.28英寸圆形LCD显示屏和位置编码电子元器件;后者将1.54 英寸LCD显示模组与STM32 NUCLEO-C071RB开发板直连,并利用强大的生态系统创建了一个TouchGFX图显演示项目。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MCU、数字IC与射频产品部(MDRF)技术市场经理 闫涛
据介绍,STM32C0属于主流型的MCU系列,主要面向将8位MCU平台升级到32位MCU的客户群体。它具有高性价比、经济可用、可靠易用以及传承好用等特点。STM32C0采用了与STM32G0相同的工艺制程,并完全兼容STM32G0的生态系统。这使得客户可以无缝地将8位MCU平台升级到STM32C0平台,同时享受32位MCU带来的性能和功能提升。
此外,开发者可以借助强大的STM32生态系统加快STM32C0 MCU应用开发。STM32生态系统统提供各种开发工具、软件包和评估板。可扩展性是新产品的另一个亮点,STM32C0系列与性能更高的STM32G0 MCU有很多共性,包括Cortex-M0+内核、外设IP内核和紧凑的引脚排列及优化的I/O比。
在谈到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时,闫涛强调,ST一直致力于与本土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通过与本土企业的合作,ST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ST也将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与本土企业共同开展研发和创新工作,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
双射频无线MCU支持海量应用
智能(水电燃气)表、警报系统、智能建筑设备、物流跟踪和近距离检测是STM32WL33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意法半导体中国区MCU、数字IC与射频产品部(MDRF)STM32无线产品总监陈德勇表示,WL33系列为此专门集成了ST独特的模拟流量感测控制器LCSC,将电池续航时间延长至15年以上的同时,也优化了水表的集成度和成本结构。LCSC集成电路可与传统的机电式水表配合使用,无需 MCU介入即可测量水流量,并提供适当的防篡改功能。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MCU、数字IC与射频产品部(MDRF)STM32无线产品总监 陈德勇
此外,新产品还有一个超低功耗(4.2µA)宽带唤醒射频接收器,应用场景包括流动抄表或电池供电监控设备应用固件升级服务唤醒功能。尽管该接收器处于常开模式,但其对电池耗电量的影响微乎其微,并提供待机模式,在收到正确的射频唤醒信号后,就可快速做出响应。
硬件方面,WL33芯片上集成一整套可编程存储器、外设和安全服务,包括256 KB闪存、32 KB SRAM和灵活的外设,包括16段LCD驱动器、12位1Msample/s模数转换器(ADC)、模拟比较器、数模转换器(DAC)、多个计时器和实时时钟(RTC)。安全服务包括安全启动、安全固件更新、128位AES和随机数生成器(RNG),开发人员只用很少的外部电路就能开发功能丰富的应用。
该产品还嵌入了两个可编程功率放大器,射频输出功率有+14dBm和+20dBm两档可选,并支持多协议运行,包括高达600kbit/s的4-(G)FSK、2-(G)FSK、(G)MSK、DBPSK、DSSS和ASK。可编程自主状态机Radio Sequencer实现了常规射频运行自动化,例如,跳频低占空比操作、LBT、RX Sniff、自动确认等,降低了MCU的干预度,提高了射频能效。
写在最后
随着汽车、工业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ST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已经在这些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展望未来,ST将继续坚持“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化策略,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与布局。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ST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也彰显了对半导体产业创新与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