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2025年,增量在哪里?
    • 5G,大规模部署仍需时间?
    • 6G,标准研究关键期
    • Wi-Fi 7,厂商博弈拉开序幕?
    • 硬刚UWB,蓝牙6.0在定位领域大展拳脚?
    • 星闪的竞对,不止蓝牙、Wi-Fi、UWB?
    • NB-IoT需求,正在减少?
    • LoRa,新路线图能否引领增长?
    • Wi-SUN,表计市场干不过PLC和蜂窝?
    • Matter,保持一年两次更新的背后?
    • 卫星通信,已显现出宽带化和平价化趋势?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预见2025,十大无线通信技术变革分析

原创
2小时前
293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2024年刚收官,回顾这一年通信行业平淡中充满挑战

“过去一年,通信行业的主要驱动力是全球和中国加速部署 5G 等下一代连接技术。” Molex莫仕中国销售副总裁Roc Yang如是说。

图 | Molex莫仕中国销售副总裁Roc Yang;来源:Molex

然而,5G和千兆光网的建设高峰已告一阶段,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以及半导体产业深陷下行周期等影响,新技术的推广进展不如预期,通信行业下游需求端不温不火,产业期待的C端爆款应用也还未出现

对此,移远通信认为:“通信行业的增量正在从to C(消费者端)向to B(行业端)转型,同时伴随着边缘计算、IoT等新技术的跨界赋能,将产生更高的价值密度。”

的确,相比传统通信赛道,2024年以上提到的新兴业务的增长速度较快。根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2024年1-11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11月,我国通信行业总体保持平稳,截至11月末,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947亿元,同比增长2.6%;5G基站总数达419.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2%;与此同时,新兴业务收入增长较为明显,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8%和60.7%,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

图 | 通信行业新兴业务收入增长情况;来源:工信部

因此,2024年可以说是稳中有增,笔者在2024年初给出的十大无线通信技术变革预测也基本一一实现了。站在2025年伊始,我们立足无线通信行业现状,背靠产业发展规律,通过深入多细分赛道的高层采访,也将对2025年的发展趋势做出大胆预测。

2025年,增量在哪里?

随着 2024 年全球电子行业展露复苏苗头,通信行业也将逐渐受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25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上预测,未来三年我国ICT产业将保持8%的增长率

所以,2025年通信行业的增量会出现在哪里呢?增量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呢?

在技术落地环节,模组厂商的感受是最真切的,而作为通信模组厂商中的领头羊,移远通信认为,对于通信行业来说,2025年的增量将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

  • 垂直行业5G应用

工业互联网领域,以智能制造远程控制为代表的5G工业应用正在从试点向规模化转型;在车联网领域,车路协同需求加速,将推动5G V2X技术大规模落地;在智慧城市方面,智能安全、能源管理等场景对低时延、大连接的需求增长明显。

随着低轨卫星组网的不断完善,卫星与地面网络融合将带来更多新的连接场景,比如偏远地区通信、海洋通信等,得益于卫星通信技术的普及和成本降低,这些领域将实现快速发展。

  • 垂直行业边缘计算技术应用

边缘计算技术的深入应用,将进一步提升通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增强用户体验,同时推动新业务模式的创新。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新技术和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同时,新质生产力项目的实施也将推动通信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未来的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村田制作所、Nordic、芯科科技、Molex、MVG等大部分受访企业都提到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AI/ML) 的变革性影响。

图 | 芯科科技亚太及日本地区业务副总裁王禄铭;来源:芯科科技

其中,芯科科技亚太及日本地区业务副总裁王禄铭表示:“在应用方面,2025年物联网无线通信在医疗保健、能源管理、制造业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将备受关注。主要趋势包括:医疗保健领域的早期疾病检测和个性化治疗、用于能源管理的智能电网、制造业中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的融合以及农业领域的精准农业应用。在技术方面,业界将重点关注标准化和互操作性,同时强调实时操作系统开源计划。”

而TechInsights认为,2025年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一系列移动产品接受“实地检验”的一年,从最新的iPhone到高端安卓设备,都将在边缘端执行AI推理。

伴随着边缘智能的崛起,目前全球数据正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对于改善消费者服务至关重要。为此,云计算服务厂商和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关键行业的新一轮资本开支计划已经启动

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 的预测,未来十年,每年将递增120-130座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而这些下游产业对高效、可靠通信的需求,将直接推动5G的复苏与发展。

图 | Nordic半导体亚太区销售及市场推广副总裁Bjørn Åge "Bob" Brandal;来源:Nordic

而站在C端市场,Nordic半导体亚太区销售及市场推广副总裁Bjørn Åge "Bob" Brandal则表示:“在消费领域,于工作、家中和出行时保持联网仍然至关重要,可靠的无线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家居设备、娱乐系统及可穿戴设备无缝融入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联网健康正在改变医疗监测和药物输送系统,实时健康跟踪和远程患者护理依赖于安全的低功耗设备,这使得联网成为医疗保健创新的关键推动因素。”

图 | 村田电子贸易(深圳)有限公司村田有限公司香港公司总经理兼村田中国通信市场事业群总裁吉冈宪一(yoshioka kenichi);来源:村田制作所

综上,人工智能将给全世界带来巨大变革。村田电子贸易(深圳)有限公司村田有限公司香港公司总经理兼村田中国通信市场事业群总裁吉冈宪一(yoshioka kenichi)认为:到2030年后,人工智能将会实现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无缝连接,大多数事情都可以在远程/模拟世界中实践。

而这些大环境的改变将直接驱动通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无线通信作为通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将具体剖析2025年无线通信细分赛道的表现预期。

5G,大规模部署仍需时间?

2024年,由于消费者期待的“杀手级应用软件”并未出现,5G网络部署进展缓慢。IoT Analytics预测,2024 年全年 5G 模组的收入将增长 61%。结合另一组历史数据,2023年,5G市场在全球蜂窝物联网模块市场中的份额首次超过了5%。由此可见,当前5G模组的市占率不算很高,4G退潮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对此,Roc Yang表示认同:“虽然Meta 的 Orion AR 眼镜等产品的问世让我们得以一窥增强现实的未来,但5G 的大规模普及仍需要时间。”

不过,从市场战略层面,我们看到市场参与者对5G在2025年的发展跟进都是比较积极的。

Molex莫仕已经为接下来“杀手级应用”对高速无线连接器,以及对小型化、密集型连接器的需求做好了准备。

同时,由于5G采用了高频率增强了互连能力,但高频信号更容易被建筑物、景物甚至人体等物体阻挡,而采用微型蜂窝、中继器乃至波束形成和波束控制等传输技术有助于加强信号;这些解决方案可内置于互联网连接设备,以确保强大的网络连接。因此,Molex莫仕建议设备制造商应当侧重采用专为 5G 优化设计的组件,如确保和保护信号完整性和传输的连接器、毫米波 (mmWave) 天线等,从而无缝整合 5G 大类下的所有应用场景。

村田则将重点关注5G基站、5G手机等方向,继续提供小型化、大容量、高可靠性的电容器电感器,高性能高频无线通信模块电源设备等产品。

移远通信作为5G技术在模组层面的重要推动者,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诸多的进展,如5G-A模组RG650V系列成功取得多项重要认证、5G RedCap产品线得到了进一步丰富等;同时,还成功拓展了多家国内外量产客户,主要集中在MBB等多个垂直行业。

进入2025年,在产品层面,移远通信承诺其将持续拓展基于不同平台的多款新型5G通信模组,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在市场层面,移远通信将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深入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和特点,通过提供适配其需求的高性价比产品,来提升公司海外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同时,也将深挖国内市场,推动工业5G专网项目落地,为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持。

而在系统测试层面,MVG正在增强5G SAR测量能力,将安立无线通信测试仪MT8000A集成到ComoSAR系统中,覆盖新无线电(NR)FR1频段,可自动执行5G FR1独立组网呼叫,简化工作流程,且符合法规要求。同时,还推出了多探头 OTA测试系统,支持高精度、快速执行OTA测量,可得到待测试设备完整球形辐射表征,其软件平台WaveStudio可支持所有无线协议及未来升级。

图 | MVG中国区总经理杨政;来源:MVG

MVG中国区总经理杨政表示:“未来,MVG将继续借助先进的多探头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应用软件,不断优化5G应用技术,灵活满足客户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6G,标准研究关键期

有人说,5G还没全面普及,谈什么6G

的确,从需求的角度来看,6G似乎太超前了,但是从战略布局的角度,6G研发已经全面拉开帷幕,是标准研发和制定的关键期。

为何呢?我们来看5G的发展历程,ITU定义5G的关键性能指标是在2010年;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组标准化组织(ITU-R)启动5G研究项目,明确5G的愿景和需求是在2013年;而5G开始商用则已经是2019年,这步跨越有技术原因,也有市场需求和运营商运营策略因素。

同样的,行业内预测,6G的商用时间或在2030年,所以投入6G研发对于企业来讲属于正常阶段,并非特别超前。这不仅表现在通信芯片原厂端,也表现在模组侧。比如,移远通信在6G研发方面,已经开始积极探索6G在环境感知、健康监测等跨领域的应用潜力

对此,移远通信方面表示:“我们深知,6G不仅仅是通信技术的升级,更是与边缘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因此,我们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研发,旨在通过算法技术提高未来网络资源调度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的通信服务。”

而6G 推进组组长王志勤曾在2024年6月在上海举办的《全球6G发展大会》上表示:“在 2024 年的测试中涉及了 AI 和通信的融合技术研究 ,业内普遍认为 AI 将会是 6G 发展底色,成为创新的关键 ‘增量’”。

此外,她提到,2025年6月份将会启动6G的技术标准研究,2025-2027年是完成技术研究的关键阶段,预计到2029年3月份左右,业内将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技术规范。

Wi-Fi 7,厂商博弈拉开序幕?

2024 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 2024)前夕,Wi-Fi联盟开始认证支持Wi-Fi 7的设备,确保各 Wi-Fi 7 设备间的互操作性,博通、康普 RUCKUS Networks、英特尔、MaxLinear、联发科高通等公司组成了认证测试台,积极参与了 Wi-Fi 7 设备的认证工作。

业界普遍将2024年定义为“Wi-Fi 7的元年”,由于引入了多链路操作(MLO)、支持 320MHz 信道(6GHz 频段)、4K-QAM 等高阶调制方式、更灵活的频谱利用方式(Multi-RU)、更高的时空复用(16X16MIMO)以及多 AP 协作等新技术,使得Wi-Fi 7数据传输速率更高、时延更低、网络可靠性更强

相比Wi-Fi 6,Wi-Fi 7 在相同频段下速率大幅提升,如 Wi-Fi 6 只有 9.6Gbps,而 Wi-Fi 7 的速率高达 23Gbps,能更好地满足高吞吐量、时延敏感的应用场景需求,如在线游戏、视频会议、远程手术等。

Wi-Fi 联盟预测,到 2024 年底,基于 Wi-Fi 7 的设备将达到 2.33 亿台;到 2028 年,这一数字将扩大到 21 亿台。

然而,Wi-Fi 技术的升级并非一蹴而就,新的标准推出后,旧标准的设备不会立刻被淘汰。因为用户在设备更新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例如企业和家庭中已经大量部署的 Wi-Fi 4 和 Wi-Fi 5 设备,仍能满足基本的网络需求,所以会继续使用。因此,以2023年为起点,Wi-Fi市场在5年内将会是Wi-Fi 4/5/6/7多项标准的产品共存的状态。

换言之,Wi-Fi 4/5/6还具有相当的剩余价值。因此,一方面我们看到市场上基于Wi-Fi 6的设备出货量在过去一年中实现快速增长,已在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AR/VR 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有市场机构预测,在Wi-Fi市场中,预计到 2027 年, 基于Wi-Fi 6的产品出货占比将接近 50% , 基于Wi-Fi 7 的产品出货占比将接近 20%

因此,我们看到Wi-Fi 6在物联网设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注重于增加带宽,也扩展支持更大的网络和许多不同类型的应用,这些应用具有不同的带宽需求。而且,现在有越来越多采用电池供电的无线物联网设备,Wi-Fi 6特别针对电池供电型设备进行了优化,这些设备可能不需要高带宽,但需要很长的电池续航时间。

比如,芯科科技就在去年推出了SiWx917和SiWx915 SoC等多款支持Wi-Fi 6的芯片,前者是芯科科技首个Wi-Fi 6解决方案,基于SiWx917M Wi-Fi 6芯片设计的SiWx917Y无线模块能效表现良好,可以支持智能锁、恒温器、智能摄像头、视频门铃和工业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长达数年;后者是Wi-Fi 6+双模蓝牙(BLE+BT)SoC,是对SiWx917的强化,非常适合于使用Wi-Fi、低功耗蓝牙、Matter和IP网络进行云连接的线路供电型或节能型物联网设备。

而关于Wi-Fi 7在物联网领域的进展,王禄铭认为:“由于基础设施部署正在进行,因此在物联网设备中部署Wi-Fi 7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预计,采用Wi-Fi 7的物联网设备将在几年内投入生产。”

硬刚UWB,蓝牙6.0在定位领域大展拳脚?

继2016年推出5.0版本后,2024年9月蓝牙迎来了又一次重大的版本更新——蓝牙6.0标准,其中新推出的蓝牙信道探测技术备受关注。

王禄铭表示:“信道探测和超宽带(UWB)技术都能优化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E)设备的距离测量和定位精度,但信道探测是更为普遍的解决方案。”

与超宽带不同,信道探测不需要额外的硬件组件来实现,这使得它在许多应用中的采用更加简单直接。换言之,信道探测可以带来更高的成本效益和效率。此外,信道探测还具有增强的安全功能,可以降低中间人攻击的可能性。

“在市场应用方面,信道探测能有效满足客户对物品和人员进行精确定位和位置追踪的需求。这项技术通过提供实时、准确的位置数据,有可能彻底改变资产追踪、宠物追踪和物品寻找这些应用。” 王禄铭补充道。

此外,在大型购物中心或零售中心,将蓝牙信道探测与电子货架标签技术相结合,可以彻底改变室内导航。这种结合可提供精确的方向和实时更新,从而更容易定位特定的产品,例如服装或特色食品,可以定位到精确的货架。在机场或火车站等繁忙的交通枢纽,它还能提供前往登机口或站台的清晰指向,从而简化导航过程。

信道探测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开启更多的创新应用场景。当与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和出发角(Angle of Departure,AoD)技术配合使用时,它可以提高智能锁等应用的定位精度和接近感知能力。AoA和AoD可以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信道探测可以测量距离,这种组合非常适合于开发安全入口设备。

基于以上优势,蓝牙6.0标准推出后,众多厂商快速作出响应。比如,在过去 12 个月中市占率达到 42%的 “蓝牙一哥” Nordic(设计中标数量约为第二大公司的五倍)就推出了支持蓝牙 6.0规范的nRF54L 系列 SoC;芯科科技也已经在其量产的SoC上支持蓝牙6.0。

对此,Bjørn Åge "Bob" Brandal表示:“nRF54 系列采用尖端的 22nm 半导体晶圆技术,将重新定义性能、计算效率和功耗方面的行业标准,巩固 Nordic 引领无线连接解决方案的承诺。”

而王禄铭则透露:“我们的BG24 SoC支持信道探测,并针对能效进行了优化,非常适合需要精确位置追踪和安全访问控制的应用。此外,我们还提供开发套件,例如RB4198A无线电板和即将推出的DK2606双天线套件,以帮助开发人员使用最新的蓝牙标准构建应用。”

星闪的竞对,不止蓝牙、Wi-Fi、UWB?

2019年,华为因受美国制裁被迫退出蓝牙技术联盟,无奈之下自研了超级蓝牙技术(X-BT)——全球首个实现200米以上稳定连接的蓝牙技术,并上机荣耀20系列。

2020年9月,星闪联盟正式成立,致力于星闪技术的创新协同和生态发展。

2022年11月,星闪1.0标准正式发布,重点构建了SLE(Sparklink Low Energy,星闪低功耗接入技术)和 SLB(SparkLink Basic,星闪基础接入技术)两种无线通信接口

2023年,华为在HDC大会上正式发布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星闪,并将其带入商用阶段

从此Wi-Fi和蓝牙迎来了最强“挑战者”,相比之下,星闪不仅连接距离更远、连接数量更多、传输速度更快、延时更短,同时耗能还更低。具体来讲,星闪可同时连接4000多台设备,而蓝牙是8台;星闪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900Mbps,而蓝牙是50Mbps;星闪的传输延时约为20μs,而蓝牙则为20ms;此外,星闪由于采用了5GPolar码技术,因此在抗干扰能力方面也是大大超越蓝牙。

2024年3月,国际星闪联盟产业峰会发布了星闪联盟成立以来的主要成果,包括21项星闪2.0标准以及31款星闪新产品。 与星闪1.0相比,星闪2.0 计划进一步实现在同一个底座下构建“SLE 低功耗 +SLB 高速率 +SLP 精准定位”,在物理层基座支持通感一体。

如何理解?具体来讲就是,未来SLE将支持高精定位、高精感知,并新增Sub-1GHz频段支持物联网应用;SLB将支持高精定位、高精感知,新增Sub-1GHz频段支持,同时针对智能制造场景优化,支持无连接广播业务、FISA(快速干扰监测和规避)、多点同步(密集部署场景性能最优),并新增全球ISM频段;SLP将对标UWB技术,致力于实现更精准的定位,通过结合多种传感器技术,如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提供cm级的高精度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新增Sub-1GHz频段支持物联网应用具有较深的意义,因为在 Sub-1GHz频段,星闪还可与 NB-IoT、LoRa、Z-Wave、Wi-SUN、Wi-Fi HaLow等技术对比,而非局限在与蓝牙、Wi-Fi、UWB 比较性能。

不过,Sub-1GHz频段是否能够留出充足的带宽给星闪发挥高性能,这个问题可能要在星闪确定拿下 Sub-1GHz 频段时得出答案。

在市场侧,当前我们已经看到市场上有不少芯片厂商、模组厂商和终端厂商发布了星闪的商用产品。其中,华为、创耀科技、中科晶上、爱旗科技这四家厂商就推出了十多款星闪芯片产品型号;利尔达、纬联技术、思尼克、欧智通等多家厂商已经正式推出相关模组产品;电视、Pad、手写笔、键盘、鼠标、门锁、路由器电竞耳机等消费电子终端已经开始搭载星闪,品牌涉及华为、雷神、北通、机械师、长虹等,而产线设备控制、大规模数据采集、工业检测、AGV 远程控制、设备智能巡检、流程制造过程控制等场景的应用也正在推进中。

此外,行业内预测,星闪3.0标准将在2025年发布,届时将在星闪2.0标准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和提升通信性能,推进星闪标准在定位、感知、物联等接入层能力的立项。

NB-IoT需求,正在减少?

根据华为发布的数据显示,所有物联网连接中大约60%左右为低速数据,对业务的要求是速率低、覆盖广、功耗低,需要的是低功耗广域物联,NB-IoT可以很好地承载这些低速数据的基础联接任务,广泛应用于如智能表计、智慧停车、智慧路灯、智慧农业、白色家电等多个方面。

然而去年年初,我们看到,除了表计行业还比较稳定之外,NB-IoT的需求在持续减少。背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前几年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NB-IoT的发展;二是运营商大力推广Cat.1,也导致了NB-IoT需求的外流。

一年过去,NB-IoT市场是继续恶化,还是开始回暖?Counterpoint在近几期的市场调研报告中多次提及由于价格差异缩小,市场正缓慢地从4G Cat.1和NB-IoT过渡到4G Cat.1 bis

事实上,当前Cat.1 bis模组的平均销售价格(ASP)在过去一年中几乎减半,而凭借低成本Cat.1 bis芯片组的强劲表现,翱捷科技市场份额翻了一番。

与此同时,继2020年日本Docomo关闭其NB-IoT 网络后,去年11月,美国运营商AT&T宣布将停止发展NB-IoT业务,并表示:“希望在2025年第一季度之前完成NB-IoT网络退役工作,转向LTE-M网络,来改善面向企业客户的物联网服务。”

所以,继2023年NB-IoT市场下滑后,多家机构预测,2024年NB-IoT市场将进一步萎缩。当然,整体市场需求的退潮并不意味着单家厂商业绩不佳。

以移远通信的反馈为例,他们表示:“2024年,我们的NB-IoT业务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在具体应用领域,我们不仅巩固了传统的水表、燃气表等市场的更新换代需求,还积极拓展新的垂直应用领域,并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进展。展望2025年,我们期待这些新开拓的海外垂直应用领域能够带来积极的市场反馈,成为主要的增长点之一。”

无独有偶,在Nordic的采访反馈中,我们看到有分析师预测:随着物联网的成熟,NB-IoT 和 LTE-M(蜂窝物联网)很可能成为将局域网(LAN)或相距千米的独立无线设备连接到云端的主流技术。这一进程已经开始,并形成了物联网连接供应商热衷开发的利润丰厚的市场。

为此,Nordic扩展产品阵容,将NR+解决方案增添到现有的蜂窝物联网产品中,连同nRF9160 SiP,还提供nRF9161, nRF9151 和nRF9131 LTE-M/NB-IoT 和NR+解决方案。这些新产品不仅拓宽了蜂窝物联网的范围,还首次为该技术引入了 NR+支持和功能。

LoRa,新路线图能否引领增长?

在NB-IoT的市场下滑原因中,多家市场调研机构都提到了LoRa对它的冲击,比如 Omdia就在今年早些时候的报告中称,中国占全球NB-IoT连接的近90%,LoRa在世界其他地区仍然很受欢迎。

根据 MarketsandMarkets 的报告,2024 年全球 LoRa 和 LoRaWAN 物联网市场规模预计为 80 亿美元。该数据和Mordor Intelligenc预估的80.5 亿美元非常相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24年4月,LoRa 联盟发布了 LoRaWAN 开发路线图,以引导该标准未来演进的方向。这份新路线图强调了 LoRaWAN 从构建和互连网络到专注于使技术更快、更容易部署的演变,计划进一步增强 LoRaWAN 标准中已纳入的几个关键功能,包括扩展可寻址市场、超扩展性、核心网络管理和物理 / 链路层开发等方面,如进一步优化长距离跳频扩频、强化中继、增加快速低功耗的网络发现功能等等。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通过 LoRaWAN 增强 NTN 的连接性

随着卫星物联网市场的持续火热,LoRa 联盟表示:“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新用例继续改进和扩展 LR-FHSS,以实现大规模的全球 LoRaWAN 连接,助推天基物联网愿景的实现。”

此外,在2024年10月,LoRa联盟任命了新领导团队,其中奥利维耶·博雅(Olivier Beaujard)为新一届的董事会主席,同步还变更了自身运营结构,总的目标是在LoRaWAN超大规模加速发展的过程中为联盟提供更好的指导。

进入2025年,LoRa 联盟认为:LoRaWAN 在公共、私人、社区和卫星网络等所有四种网络类型上都将加速增长,企业客户对私有网络的需求仍然是该技术的核心优势之一,商业物联网卫星服务将通过太空扩展低功耗广域网的覆盖范围。

Wi-SUN,表计市场干不过PLC和蜂窝?

Wi-SUN是全球首批用于智慧城市和公用事业应用的公共协议之一,可提供标准化和互操作性。通过启用自组网的网状网络,Wi-SUN可动态且安全地连接数千个终端节点,使其成为路灯或电池供电的燃气表和水表等设备的理想选择。

与其他无线传输应用相比,Wi-SUN通过其网状结构可提供低延迟、更高的数据吞吐量和显著的延迟增益。事实上,Wi-SUN在面向智能表计和智慧城市应用中足够灵活,可以应对一些LoRa和SigFox的应用场景,但反之则不然

因此,在全球范围内,Wi-SUN已被广泛用于表计应用。但就中国的表计市场而言,目前大多数的部署都是基于电力线载波(PLC)或蜂窝网络的。

所以,Wi-SUN在中国真的没有市场吗?对此,芯科科技认为:“并非如此,大家可以通过Wi-SUN或其他专有解决方案等对目前部署的解决方案进行补充;同时,芯科科技也在支持不少中国客户开发面向出口市场的Wi-SUN产品。”

从整体市场维度,根据 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 和 Market Research Future 的市场研究报告,预计 2024 年至 2032 年间,Wi-SUN 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 145.68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13.45%。

为此因应市场需求,芯科科技推出了FG25和FG28等多款SoC来支持客户打造Wi-SUN产品。

其中,FG25是专为Wi-SUN等低功耗广域网和专有Sub-GHz协议打造的旗舰版SoC,配置有强大的ARM Cortex-M33处理器和更大的内存,是用于长距离、低功耗传输的理想解决方案,能够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中以极少量的数据丢失实现长达2公里的传输距离。而双频段FG28 SoC专为Amazon Sidewalk、Wi-SUN和其他专有协议等远距离广覆盖网络和协议而设计,支持在智慧城市、智慧农业以及Amazon Sidewalk等社区网络中使用全新的边缘应用。

王禄铭透露:“我们的Wi-SUN解决方案目前已被多家客户采用。例如,作为全球能源管理领域的领导者,兰吉尔(Landis+Gyr)通过FG25和Wi-SUN协议实现了智能表计应用的升级。兰吉尔早先在其智能计量解决方案中使用了芯科科技的FG12 Sub-GHz SoC,后来又通过采用FG25 SoC,进一步提高了智能计量解决方案的性能。FG25可以让兰吉尔使用和以前的模块相同的外形尺寸,然后在必要时轻松地使已有产品具有Wi-SUN或OFDM功能。”

Matter,保持一年两次更新的背后?

由于能够有效地解决连通性、便捷性、互操作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灵活性等困扰智能家居行业的挑战,Matter从一推出就受到业界的广泛欢迎,因此连接标准联盟始终保持着一年进行两次更新的步调。

在2024年的春季更新中,Matter 1.3引入了 10 种新设备类型,包括灶面、灶台、烤箱、抽油烟机、微波炉、干衣机、布尔传感器、漏水检测器、阀门和电动汽车供电设备 (EVSE)

2024年11月,连接标准联盟发布了最新的Matter 1.4版本,标志着Matter标准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Matter 1.4带来了多项核心的新增和增强功能,例如长空闲时间(Long Idle Time,LIT)协议可以优化电池续航时间,经过Matter认证的家庭路由器和接入点(HRAP)设备可以增强网络基础设施,增强的多管理员功能则能够进一步支持跨生态系统的互操作性。

Matter 1.4不仅优化了设备功能,还增加了对新设备类型的支持,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热泵和热水器等,扩展了其能源管理能力。

随着Matter标准的不断迭代更新,以及联盟内620多家成员厂商的大力支持,比如芯科科技推出多款可支持Matter over Wi-Fi、Matter over Thread,以及Matter到Zigbee和Z-Wave桥接的多协议无线SoC和模块产品组合,如MG24、MG26、SiWx917、SiWx915 SoC等;Nordic在 其nRF Connect SDK 中提供了用于气象站、灯泡、照明开关和门锁的示例程序等,智能家居互联互通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通过实现不同品牌、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互操作,Matter标准正在推动智能家居领域向更加开放、协同和智能的方向发展。

面向2025年,随着更多新设备类型的加入和核心功能的不断优化,基于Matter网络的智能家居将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便捷、高效、智能的生活体验。

卫星通信,已显现出宽带化和平价化趋势?

“2024年,卫星通信在消费电子市场展现出显著的宽带化和平价化趋势。”移远通信在接受与非网的采访中表示。

从全球卫星通信的应用来看,以上提到的宽带化和平价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卫星互联网、卫星物联网、手机直连等几个方面:

  • 卫星互联网

以Starlink为代表的全球卫星互联网星座加速组网,国内星网、垣信等企业紧随其后,为个人及行业用户带来了高速宽带接入。同时,随着宽带卫星用户规模的逐渐扩大,终端和资费也会逐步降低,以前价格居高不下的“旧时王谢堂前燕”,而今也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 卫星物联网

在国际市场,卫星物联网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以Skylo为代表的3GPP NTN 服务商和以铱星为代表的传统卫星物联网,面向多区域提供物联网服务,并以较高的性价比,快速拓展至远程工业控制、资产跟踪、货物运输等诸多领域。

在国内市场,随着北斗短报文服务在民用领域逐渐发力,电信NTN服务的试商用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国内的电力、林业等行业将迎来卫星物联网的规模应用。

  • 手机直连

在手机直连方面,国内外众多手机厂商纷纷打造了支持了天通、Globalstar、NTN等卫星功能的产品,实现卫星应急通信的平民化应用。

从技术的角度,回顾2024年,是卫星通信飞速发展的一年,从私有协议到NTN,从高通量到低轨巨型星座,从手机直连到存量终端接入,无论是卫星网络侧,还是终端、应用侧,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展望2025年,移远通信认为卫星领域将迎来诸多值得期待的变革。首先是Starlink的D2C服务,其新发射的超过300颗卫星已经完成一期组网,将与蜂窝运营商伙伴一起,为用户提供颠覆性的终端直连服务。同时,AST、Lynk等公司在积极探索存量终端直连领域,Skylo也在3GPP NTN 服务领域飞速发展,并在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逐步落地商用服务。此外,铱星宣布支持3GPP NTN也需要关注,传统低轨星座或与3GPP NTN 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从市场层面,国内星网、垣信、时空、电信等卫星运营商的组网进度和市场策略也将直接影响行业格局,值得期待。

综上,移远通信认为,2025年将是卫星应用的关键一年,5G-A、空天海地一体化等应用场景都会逐步落地。

同样的,杨政也认为,天地一体化的大带宽通信网络是通信发展主要方向,中美等国的通信卫星星座发射计划,将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发展;华为等通信设备厂有望成为主要供应商,且2025年卫星通信投资增加,相关企业将受益。

 

移远通信

移远通信

We are a global IoT solutions provider: we supply cellular modules, Wi-Fi/GNSS modules, IoT antennas and IoT connectivity to build a smarter world

We are a global IoT solutions provider: we supply cellular modules, Wi-Fi/GNSS modules, IoT antennas and IoT connectivity to build a smarter world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