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追问三:技术路线之争,新旧更迭存变数
    • 追问四:新型硅碳成本难题如何突破?
    • 结语:2025能否成为拐点之年?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硅基负极“放量”追问(下):2025能否成为拐点之年

10小时前
278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技术与成本如何突围?

上文探讨需求端信号和产能布局时,我们发现硅基负极的市场前景与现实之间存在明显差距:消费电子领域掺混比例不足5%,动力电池的500吨级需求面临供给短缺,头部企业的万吨级产能规划迟迟未能落地。

与此同时,技术路线之争仍在持续。传统的硅氧路线虽然工艺成熟但性能受限,新型硅碳虽在膨胀控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却面临高昂成本。

多孔碳原料、硅烷气、设备等多个环节的瓶颈,都在考验着产业链的创新能力与成本控制能力。本文将从技术演进和成本突破两个维度,探究硅基负极能否在2025年实现规模化应用。

追问三:技术路线之争,新旧更迭存变数

产能规划与落地之间的差距,折射出硅基负极技术路线尚未完全明朗。硅基负极材料的发展面临两大固有挑战:

一是充放电过程中高达300%的体积膨胀,极易导致电极结构破坏、容量衰减和循环效率降低;

二是硅材料自身导电性较差,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

为应对这些挑战,行业主要从材料结构设计入手,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将硅基材料纳米化、开发具有特殊结构的材料(如多孔、中空、核壳结构)来解决膨胀问题,以及在硅原子周围进行碳或金属氧化物包覆来提高导电性。其中,将硅颗粒尺寸控制在20nm以下至关重要。

小于20nm的硅颗粒断裂韧性显著增强,且不易破碎;纳米化还能缩短锂离子传输距离,减少极化,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在硅的纳米化工艺上,行业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技术迭代,从传统的机械球磨法转向了化学气相沉积法(CVD)。CVD法能够将硅径粒精确控制在10nm以内,并实现均匀包覆,正在迅速成为新一代主流工艺。

相比之下,早期的球磨法难以将硅颗粒研磨至100nm以下,还容易导致颗粒团聚,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与此同时,硅氧路线也在持续演进。这一技术路线较为成熟,但首次充放电效率低、克容量上限受限等问题日益凸显。预锂化处理虽然能提升首效和循环性能,但价格从一代硅氧的12万元/吨飙升至55万元/吨,且良率较低,制约了规模化应用。

在关键的性能指标上,新型硅碳已展现明显优势。理论上,硅材料比容量可达4200mAh/g,是石墨理论值372mAh/g的10倍以上。目前CVD法硅碳的克容量约1800mAh/g,部分企业最新产品更突破2000mAh/g,而硅氧产品的比容量仅为1500mAh/g左右。据GGII数据,CVD法硅碳还可支持超1000次循环,将极片膨胀控制在25-27%。

在实际应用中,新型硅碳与硅氧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膨胀系数控制上。通过持续迭代,新型硅碳已可实现低于硅氧的膨胀水平。但在倍率性能方面,各技术路线仍面临共同瓶颈:可实现2C到3C,与人造石墨相近,但4C到5C较难突破。产业中目前普遍采用与高倍率人造石墨混合的方式提升倍率,但这也意味着要降低硅材料的掺混比例。技术路线的演进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产业格局。

技术路线的演进正在重塑产业格局。早期布局硅氧或研磨硅碳的企业面临转型压力,而掌握CVD工艺的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尽管硅氧路线仍在特定领域保持优势,但新型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追问四:新型硅碳成本难题如何突破?

技术路线的演进,最终都将落到成本上。新型硅碳要实现规模化应用,首先要突破成本关卡。CVD硅碳目前售价约达75万元/吨,而同期中端石墨负极仅需1.9-2.9万元/吨,高端动力产品也仅2.6-3.3万元/吨。要与石墨实现单位克容量平价,CVD硅碳在中端市场需降至11-15万元/吨,高端动力市场需降至15-17万元/吨。高成本源于多重因素。

在CVD硅碳的成本构成中,多孔碳>硅烷气>流化床设备。多孔碳的技术路线分两条:树脂路线的多孔碳价格在20万元以上,性能好的甚至达30万元以上。同时业内年产能停留在百公斤级,背后是树脂转化效率极低,通常仅10-20%。即使海外先进水平也仅达30-40%。生物质路线成本优势明显,普通品3-5万元/吨,高端品8万元/吨,性能接近多孔碳指标的产品可达15万元/吨。虽然性能与树脂路线存在差距,影响容量、长循环性能和极片膨胀等,但可通过后端加工解决。

当前业内已形成的共识是:短期以树脂路线为主满足高性能需求,中长期转向生物质路线降本。圣泉集团千吨级树脂多孔碳项目将于2025年初投产,预计可将价格降至30万元以内。元力股份则已在生物质路线取得进展,多孔碳产能达500吨/年,2024年出货量有望达到百吨级。硅烷气的成本压力正在缓解。由于下游应用拓展,硅烷气价格从2023年的25万元/吨降至目前的6-8万元/吨。据硅烷科技公告,预计2025年末行业第三方硅烷气产能将达4.95万吨。同时,负极厂开始自建产能,如兰溪致德规划8000吨硅碳项目就配套5000吨硅烷产能。

行业龙头硅烷规模扩产,以及部分硅碳厂自备硅烷产能,将持续推动硅烷气成本下探。设备瓶颈同样制约降本。目前CVD流化床仅为20kg级,单价65万元/台,要达到200吨年产需要200台设备。纽姆特虽已开发出100kg量产级流化床,但尚待批量验证。良率和产品一致性控制也是制约降本的重要因素。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新型硅碳的量产良率仅为50%到60%,受孔隙率和多批次生产等因素的影响,产品一致性难以保证。此外,硅碳负极应用于大圆柱电池中还面临着额外的技术挑战。

调研显示,在大圆柱电池中,硅碳负极材料的应用良率较低,远不及在小圆柱电池中98%到99%的良率。这是因为硅碳负极材料会导致负极片变薄,与正极容量对等后,在卷绕过程中圈数增加,从而影响良率。以上因素将目前大圆柱电池的硅碳掺杂比例制约在3%到4%。掺杂比例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建立在大圆柱电池良率和工艺稳定的基础上。

结语:2025能否成为拐点之年?

纵观硅基负极产业,四大关键要素——需求释放、成本控制、技术成熟度与产能爬坡——仍在寻找新的平衡点。消费电子市场虽已形成相对稳定的需求,但受制于5%以下的低掺混比例,整体放量空间依然有限;动力电池市场则具备更大的增长潜力,但30-40万元/吨的高成本,仍然将其应用范围限制在高端车型与储能等特定领域。新型硅碳技术虽然在膨胀控制与循环寿命方面展现出优势,但硅氧材料凭借更成熟的工艺与较低成本,仍在部分细分市场保持竞争力。

2025年,千吨级新型硅碳产能的释放将成为市场检验的关键节点。然而,从原料纯化到设备扩产,整个供应链仍在爬坡阶段。要真正推动硅基负极跨越“量产瓶颈”,企业需要进一步突破技术降本路径,并在供应链深度协同上取得进展,以确保性能与成本间的动态平衡。这些挑战的背后,是整个行业在“技术突破”与“成本可控”之间的艰难抉择。

从当前的市场趋势看,2025年将是一个关键的验证期:消费电子领域有望实现500-1000吨的稳定需求,为材料技术积累更多应用数据;而动力电池领域能否达到5000-10000吨的放量预期,则取决于降本能力能否触及市场临界点。

业内普遍认为,新型硅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拐点,还需依赖多孔碳材料的进一步突破:生物质路线能否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兼顾性能?树脂碳化路线能否找到有效的降本策略?这些仍是摆在产业链面前的现实考题,且需要更长的时间与更深的技术积累来作答。

声明:本文章属高工锂电原创(微信号:weixin-gg-lb),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微信号:zhaochong1213)获得授权。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