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内卷
    • 优胜
    • 求生
    • 结语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碳化硅进入淘汰赛的思考

2024/12/31 来源:wechat
324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十多天前我在一个会议上讲明年的碳化硅企业很艰难,产业将进入淘汰赛,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企业破产了。预计明年在碳化硅制造和衬底领域,还会有企业将支撑不住。碳化硅可能是半导体制造扩张最为迅猛的领域,调整将不可避免,对于这场淘汰赛半导体产业该如何面对?

内卷

首先来看碳化硅产业的现状。由于中国新能源车的崛起,碳化硅成为优质赛道,各路人马蜂拥而入。2024年在注销了5千多家企业的基础上,还有4千多家碳化硅企业存续。这个细分领域内卷之严重可见一斑。国内碳化硅制造以6英寸线为主,大概有接近20家企业。但6英寸线之外,还有产能巨大的8英寸线。尽管目前国内没有量产8英寸产品的晶圆厂,但安意法、士兰微、芯联集成等在内的大厂都在积极扩张8英寸产线。按照目前国内1片8英寸碳化硅晶圆满足10辆车的需求计算,仅安意法和士兰微两家企业的8英寸规划产能就可满足12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年需求。

当然也无须太过悲观,碳化硅用途广泛,远期看市场还有空间。在汽车之外,光伏、数据中心、国家电网和轨道交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经预测,2021-2027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由10.9亿美元增长到62.9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4%。不过,远期前景光明,但近期市场空间有限,所以淘汰赛必然打响。

2024年碳化硅进入低价竞争阶段,一方面产能增加但全行业技术没有特别大的进步,市场出现拥堵,企业不得不通过降价来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下游电动汽车已经进入竞争性降价阶段,整车降价传导到碳化硅市场。这些因素的合力之下,6英寸碳化硅从6000元/片降至1500元/片左右,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碳化硅市场进入市场出清阶段。

优胜

竞争如此激烈,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战而胜之,脱颖而出?

目前,汽车应用主导碳化硅市场,占整个功率碳化硅器件市场的75%以上,有整车资源的企业日子就好过一些。尤其800V架构时代来临是SiC加速渗透的核心驱动力,碳化硅在高压下较IGBT性能优势更为明显,碳化硅上车几乎成为必选。

尽管中国车规芯片拥有一定的主场优势,但从全球市场来看,碳化硅产品仍由国外厂商占据主导地位。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美国Wolfspeed、安森美、日本罗姆博世在碳化硅市场中处于领先位置,这六家供应商占据了碳化硅产品市场份额超85%。

国内市场也是大厂优势明显,安意法、士兰微、芯联集成、芯粤能、积塔半导体、瞻芯电子、斯达半导、长飞先进、三安光电、比亚迪半导体等企业依靠产业布局和技术优势占据市场优势。

要想在这些中外强者中获得一席立足之地,不仅考验后天努力,也考验先天禀赋。以上国内大厂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它们均有车企直接加持或已经与车企达成紧密合作关系。

它们从企业成立那一刻起,就是奔着为某个车企配套而去。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与车企紧密合作,量产之后就有现成的市场。所以一个地方上马重大项目,从产业链终端“攒局”至关重要,这不仅决定项目能否顺利启动,还决定项目日后能否生存。试想,在目前寒风刺骨的环境中“裸泳”,其生存难度可想而知。

求生

碳化硅技术门槛很高,很多企业的产品即便可以量产,但是距离有竞争力还有相当长的距离。那些产品没有特色或者产品良率低的企业,很难产生稳定的现金流。与此同时,行业融资难度加大,经营困难的企业更加难以获得资金支持。很多企业将面临生死大考,出现问题的企业,大概只有寻求并购整合。

由于很多碳化硅项目有地方投资,可以预见遇到困难的企业将寻求政府支持。但是地方财政吃紧,有能力持续输血的地方不多,可能地方更为现实的选择是推动行业并购整合。但半导体项目并购重组也是个老大难问题,这里不仅仅是下家难寻的问题,还牵扯到政策层面的考量。由于半导体制造项目投入巨大,动辄数以十亿计,是地方的重头资产。由于国资管理非常严格,如何在不造成国资流失的前提下盘活资产,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极大地考验着地方主官的担当和智慧。根据过往经验,这种项目能否成功化解取决于当地政府的决心,需要地方主官勇于担责,主动对接各种资源来化解疑难杂症。

化解此类项目的难度很大,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在过去几年里芯谋研究参与重启了多个疑难杂症项目,成功化解了多个问题项目,积累了一定经验。正如《南浔项目重启手记》所述,化解此类疑难杂症有几个要点需要做到:

一要认真分析项目的优点、缺点,深入认识产业的需求,知己知彼、思路正确是成功的第一步;二要找对人,既要有合作意愿,也要气息相投。这不仅是盘活项目,还要考虑企业接手后,地方与企业紧密合作,做大做强企业;三,要做好大量的后续的对接工作,在合作意向达成后,距离签约还有很长距离,有大量的、艰苦的工作需要完成。

化解难题首先要卸下心理包袱,产能大幅增长之后的优胜劣汰几乎是制造业无法规避的产业规律。既然无可回避,各方面就要以平常心看待它。况且这些难题也有化解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不断壮大,有些企业会有扩张计划,自然也就会有并购整合的契机,这个时候就看哪些地方能够抓住这转瞬即逝的良机。

结语

碳化硅进入淘汰赛,必然会有企业陷入困境,化解即将出现的疑难杂症是产业成长的必修课。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化解难题和并购整合会成为各地寻常可见的常规业务,需要地方政府倾注越来越多的精力。同时这也是时代提出的考题,全行业要勇敢破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有勇于担责,善于解题,方能顺应时代所需。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芯谋研究(ICwise),领先的半导体产业研究机构,中国专注在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公司,以 "独立 专业 权威"为原则,以"芯动中国,谋略天下"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行业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