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固态电池有望在2025年迎来集中出货。
本周,固态电池初创企业合源锂创宣布获得九识智能和星逻智能的千万元级固态电池订单。这两家公司分别是智能物流和无人机、机器人领域的主机厂,订单的签订意味着合源锂创的半固态电池产品率先在这些细分市场实现应用落地。除此之外,欣界能源、东驰能源、金羽新能等固态电池企业,也在今年收获了实质性订单。
与此同时,合源锂创位于江苏淮安的固态电池生产基地正式封顶。该基地规划年产能达10GWh,总投资额50亿元,预计最快将于2025年二季度实现投产。
订单和产能同步推进,从合源锂创的动态中,可以总结出当前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的三大重要信号:
其一,传统锂电产业链深度参与,助力初创企业加速产业化。
今年6月,合源锂创完成了Pre-A轮近亿元融资,股东阵容包括锂电材料企业瑞泰新材(电解液供应商)和设备企业天弘激光(激光焊接、精细加工设备)。随后,该公司与埃米特、江苏宜锂等锂电正极材料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以上显示出,传统锂电产业链企业的深度参与,为初创企业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例如,招标公告显示,天弘激光为合源锂创淮安基地提供了整线设备,进一步降低了初创企业在产线工程化过程中的技术门槛。类似案例表明,固态电池初创企业正逐步与传统产业链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协同关系,共同推动固态电池走向规模化应用。
其二,350Wh/kg成为“标配”,固态电池迈向差异化竞逐。
从公开信息来看,合源锂创即将量产的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这一性能参数已经通过产线工程化验证和第三方测试,成为公司当前最接近量产和出货状态的核心产品。这一能量密度不仅是企业产品的关键特征,也逐渐成为固态电池领域的“共性指标”。
今年来,多家企业在固态电池研发和量产中围绕350Wh/kg这一指标进行技术布局。例如,近期南都电源通过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验收的固态电池,其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孚能科技已实现小批量量产的飞行器固态电池同样具备这一性能水平;国轩高科推出的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以及广汽埃安和东风即将量产的固态电池产品,均围绕这一能量密度展开工程化和商业化应用。
当350Wh/kg成为行业技术平台的标志性参数,各家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从追求高能量密度转向如何提升产品的循环寿命、降低成本并增强适配性。这些维度的差异化发展将成为固态电池下一阶段的重要竞争焦点,也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应用场景拓展能力。
其三,初创企业半固态电池将在2025年迎来集中出货。
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3年半固态电池出货量约为7GWh,主要集中在卫蓝、清陶等较早布局的企业。
结合合源锂创等企业的最新订单和产能规划来看,半固态电池有望在2025年迎来集中出货,尤其是在商用车、储能和低空飞行器等细分市场实现规模化验证。
例如,欣界能源的猎鹰锂金属固态电池已获得亿航智能的采购订单,公司位于江苏常州的5GWh产线预计于2025年二季度投产;金羽新能的无人机用半固态电池今年接连斩获商业订单,其2GWh量产线预计在2025年实现满产;东驰能源累计超2亿元的订单中,近半来自欧洲和澳洲,其浙江温州的半固态铁锂电池产能同样规划于2025年投产。
此外,中科融能今年已签订超过4GWh的固态电池订单,涵盖大储能、电芯等多个应用场景,随着盐城工厂一期投产,公司产能正在快速释放中。
从这些进展来看,初创企业正在通过加速布局产能和深度参与商业化项目,为固态电池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新动力。2025年有望成为固态电池从技术试验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