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分化下,头部电池企业产能继续扩张。
近期,国内电池企业的扩产项目接连迎来新进展。
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合作拟在西班牙投建50GWh电池工厂;国轩高科分别计划在摩洛哥、斯洛伐克建设20GWh电池工厂;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三期项目正式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5亿元,主要建设电池PACK产线、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工厂及刀片电池组装。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主要电池企业项目都迎来不同进展。
从2023年到2024年,受前期扩产节奏过快影响,整个行业经历了产能退坡,从材料到电池企业,原先规划的投资项目陆续停产、搁置或者延期。
在价格表现上,从2023年初到2024年底,整体材料、电芯的价格跌去60%以上,行业利润的压缩,也在加速供应端的出清。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预计未来三年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将从超50家,下降到30家以内。
在这一时期,也可以看到,产能淘汰背后,加速了产能分化。腰尾部电池企业在不具备品质、技术、渠道优势的情况下,产能加速淘汰。而头部企业凭借资金、品牌优势,不断巩固市场份额。
最终,在产能淘汰的大背景下,头部企业不仅没有缩减总的产能供应,而是继续扩产。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市场数据显示,国内Top10电池企业占据动力电池出货95%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格局已基本稳定。GGII数据预计,未来三年,Top6电池厂商的市占将始终维持在75%以上的水平,并不断扩大。
这也表明,产能淘汰,市占集中的作用下,行业的实际增速越来越接近头部电池企业的出货增速,头部电池企业的出货增长直接带动行业增长规模。
在产业的影响上,头部电池企业数量减少和市占提升,带来是电池企业对于上游议价权的放大,同时头部电池企业的出货增长也将直接影响上游材料、设备的出货变化。
未来,电池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围绕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仅仅是卷产能、卷价格。相反,以技术为核心,品牌和产品价值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各大电池企业已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如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神行电池,中创新航的顶流电池,蜂巢能源的短刀电池,欣旺达的闪充电池,等等。
在行业发展逐渐成熟稳定,增量市场减缓后,品牌和产品认知最直接触达终端客户,并影响消费者的认知。而围绕品牌和产品认知背后,电池企业之间的技术较量也将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