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ARM营收暴跌是国产ARM CPU自研风向标

2024/12/19
2231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近年来,信创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国产CPU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获取政策支持,为了获得信创市场份额,各家CPU均标准自主研发、安全可控,关于CPU自主研发的定义已经被各路牛鬼蛇神玩坏了。

从目前采购公告来看,份额最大的就是ARM CPU,恰恰ARM CPU所谓的自研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目前,国内ARM阵营CPU均依赖ARM授权,ARM既授权指令集,也授权IP核,授权IP核又可以分为软核与硬核。

如果是购买ARM IP核设计SoC,那么,CPU核就是ARM卖什么,国产ARM CPU用什么,CPU核完全依赖ARM。

如果后端设计自己完成,那么自研含金量或多或少还有一些;如果后端是外包的,比如某国产ARM CPU厂商就曾经把后端设计外包给台湾世芯,且2020年该ARM CPU的外包业务占据世芯总营收的39%,那么,这种所谓的自研含金量就很低。

一位行业大咖就表示:只有有钱,他可以不需要一个工程师,只要几个行政助理,就可以做出ARM CPU。

联发科、展锐、全志、瑞芯微、吉利、小米都是买ARM的IP设计SoC模式,也许在商业上能够取得成功,但并不涉及高性能CPU核的设计工作,无法锻炼逻辑设计能力,而且直接用ARM出售的CPU核,无法杜绝事先植入后门问题,无法保障信息安全。

不过,上述几家公司均未参与信创,是走商业市场路线,只要开发的ARM芯片物美价廉,铁流也是非常支持的。

还有一种做法是基于ARM公版架构做修改,基于ARM公版进行修改后可以自己起一个名字,比如之前高通的Kyro,三星的第一代猫鼬也是基于ARM公版做修改,早期的苹果也是如此,苹果在基于ARM公版架构修改数代后,才走上自研核心的道路。

如果是购买ARM的指令集授权,自己设计CPU核,然后基于自研的CPU核去设计SoC,那么,自研的含金量就比较高了。如今的苹果正是走这条道路,信创里的ARM CPU厂商往往标榜自己也走这条道路。

不过,如果仔细探究,恐怕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必须说明的是,如果出货量巨大的话,买ARM指令集授权设计CPU向ARM支付的专利费会低于购买IP核设计SoC。此前,ARM和高通的诉讼,其核心利益矛盾就在于此。

据估计,高通公司每年销售3.5亿—4亿个芯片组,其中每一个使用ARM内核的芯片组平均要付给ARM大约80美分,高通收购Nuvia后,获得了CPU核Oryon,高通想基于Oryon设计SoC,而不是买ARM CPU核设计SoC,从实践上看,搭载了Oryon的骁龙8至尊版性能强劲,Oryon比ARM的X925性能还要强。

据行业评估,高通使用收购来的Oryon核心会节省40%—50%的专利费用。由于利益巨大,高通和ARM打了几年的官司,前不久,ARM更是向高通发出了《取消架构许可协议的60天强制通知》,意图取消ARM对高通的指令集授权,给高通八周时间解决争端。

根据ARM的IPO文件,其营收38%来自中国,其中台湾占13%,大陆占25%。如果国产ARM CPU核心是自研的,类似苹果,或是类似高通用Oryon,那么,向ARM支付的授权费必然暴跌,有鉴于某明显企业巨大的体量,ARM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必然暴跌。

如果是拿ARM公版做修改,类似高通的Kyro,那么,ARM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会保持总体稳健。

事实上,高性能CPU核的研发是不断积累的结果,就像盖房子,一层一层往上盖,每一代改进CPU源码替换不会超过25%,每一代CPU都是针对上一代CPU的不足进行改进,实现螺旋式提升。那种高性能CPU横空出世,一口气吃成胖子是违背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规律的。

就以苹果来说,即便收购了一家资深IC设计公司,招募了顶级IC设计人才,也是基于ARM公版架构修改了几代,然后有了足够积累才走上自研道路。目前,国内一些所谓的自研ARM CPU核高概率类似高通的Kyro,远远达不到苹果的自研核心水平。

铁流认为,国产ARM CPU是否能够独立自研核心,不要看这些厂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是看给ARM缴纳的授权费是不是变少了。特别是大体量的行业巨头,如果真实现自研CPU核,那么,ARM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必然暴跌。

这里铁流还是要吐槽一些所谓的自研CPU,既然都自主研发了,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为啥每年还要给ARM几亿美元的授权费呢?

自研含金量如何,关键看给外商的专利费多寡,完全不给专利费,必然是真自研,否则就是伪自研。简言之,ARM营收暴跌是国产ARM CPU自研的风向标。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