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于12月15日临时决定率先启动磷酸铁锂招标。
近期一系列积极信号的释放,预示着锂电产业链正步入触底反弹的关键阶段。
据最新市场动态,比亚迪于12月15日临时决定率先启动磷酸铁锂招标。有分析指出,出现品控问题后,比亚迪对一季度供应安全的担忧,促使它提前布局,以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同时,磷酸铁锂预计于12月19日启动招标,尝试开放2025半年度100%采购量。
本次磷酸铁锂涨价并非孤立事件,在磷酸铁锂等锂电主材的价格上涨,供需格局改善、储能和动力电池市场行情看好的背景下,产业链触底反弹释放重要信号。
锂电主材进入涨价潮
高工锂电在12月初已指出铁锂、6F、铜箔加工费涨价率先落地,结合最新的市场消息,锂电主材涨价信号愈发清晰,涨价窗口市场普遍预期在1月至3月间,铁锂领涨。且除此前的6F、铜箔加工费,负极材料也出现供需格局好转信号。
自进入四季度以来,磷酸铁锂市场持续升温,价格呈现稳步上涨态势。业内消息,订单高企全面上修全年业绩,并带动磷酸铁锂涨价节奏加快。乐观预期下,1月就可能迎来新一轮涨价,涨幅预计在1000-2000元以上。
这一涨价趋势的落地,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从供应端来看,磷酸铁锂的生产原料如碳酸锂等价格持续攀升,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部分出于种种原因的减产动作,使得供需关系进一步紧张。
此外,技术迭代也加速了产能出清,中高压实铁锂供不应求,进一步推高了磷酸铁锂的市场价格。数据显示,2025年高端2.6g/cm³压实以上产能预计为65万吨,而宁德神行+比亚迪二代刀片的需求将超过80万吨,预计对应产能紧缺。
负极材料市场虽然整体弱势运行,但成本上升与需求增加的趋势却不容忽视。
成本方面,低硫石油焦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炼厂出货情况较好,挺价意愿强,价格继续上调。此前,负极厂家出于成本压力在原料的选择上从低硫焦部分切换至中、高硫焦,但随着近期需求的提升,即便尚未涨至2024年一季度的高位,但也一改过去的以价换量的低迷态势。
在需求方面,随着下游客户年终冲量以及海外客户提前备货,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同时,企业多有为明年春节提前备货的需求,负极材料产销均处在较高水平。当前负极整体价格较低,企业挺价情绪较强。下游客户为保证供应,压价力度有所减轻,负极价格较为僵持,业内预计负极材料市场将呈现出弱稳运行的态势。
电池产业链高排产延续
结合电池产业链排产情况看,12月排产环比略下降属季节性节奏,但好于市场预期。
相关数据指出,12月锂电产业链各环节开工率处于高位,业内预计12月锂电头部企业开工率中枢90%,其中电池89%、正极87%、负极108%、电解液84%、隔膜75%、铜铝箔73%,电池产业链高排产将持续至2025年初。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企业纷纷加大了电芯的生产力度,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业内消息,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的排产计划确认,2025年有效产能约810GWh,目标产出750GWh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需求侧对产能提出了向高端、优质产能转移的诉求。从技术层面看,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迭代,特别是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的提升,为电芯生产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4动力、储能终端需求超预期
而为电池产业链高排产奠定支撑的,是2024电芯动力、储能两大需求超预期,
2024 年全年汽车产销预期极好。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并预测2024年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销量有望达到1280万辆。
另外,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良好态势打开动力电池装机又一增量空间。2024年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152万辆,较2019年同期激增700%。出口市场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等多个地区。
不过在出口方面,仍需注意地缘政治影响。中美和中欧之间的贸易争端、关税及其他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或将对新能源汽车的顺利出口造成妨碍。
储能电池产销运行表现良好。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头部储能电芯企业趋近满产,反映出市场对储能电池的强劲需求。
另外,国内央企招标方式的改变提升了进入门槛,稳定了储能产品价格。海外储能需求大幅超预期,且多数项目溢价较高,为国内储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前,美国因关税上涨预期对储能电池进行抢购,推动了中国储能电池出口。
目前,头部电池企业为迎接产业链增长已经开启新一轮的扩产与创新。一方面,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头部电池企业全球项目接连投产,另一方面加强对新型电池技术研发的投入,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以应对未来市场竞争。
洗牌也带来了新一轮的产业链协同,近期宁德时代出台多项措施,支持供应链创新合作发展,或意在进一步集中产业创新优势。
而企业洗牌与整合产业链触底反弹过程中,企业竞争加剧,行业洗牌不可避免。尤其在本次领涨的材料环节,磷酸铁锂正是典型代表,随着技术迭代加速产能出清,低端产能逐渐退出市场,中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