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AI 耳机当道,手机厂商发力
    • 动态降噪「技术下放」到中端产品
    • 耳机自带触屏,脱离手机单飞?
    • 写在最后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TWS耳机三大趋势已明:AI耳机、技术下放、自带触屏

2024/12/02
1581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来源:雷科技AI硬件组 | 编辑:冬日果酱

最近,市场研究机构 Canalys 发布了一份 2024 年第三季度 TWS 耳机市场报告,报告显示,除了苹果(AirPods 4 系列发布于 9 月底),全球 TWS 市场以及主要品牌如三星、boAt、小米、华为都实现了出货量的大幅增长,竞争越发激烈。如果说 2024 年的 TWS 耳机市场是一场竞速赛,那么接下来即将登场的两位「压轴选手」无疑令人期待。

按照目前的信息来看,华为将于 11 月 26 日举行 Mate 品牌盛典,除了发布华为 Mate 70 系列,还会发布首款搭载「纯血鸿蒙」HarmonyOS NEXT 的 TWS 耳机——华为 FreeBuds Pro 4,号称不仅继续升级降噪能力,还引入生成式 AI 能力,实现了面对面翻译、同声传译等智能功能。紧接着 Redmi K80 系列发布会上,Redmi 也将发布新一代 TWS 耳机——Redmi Buds 6 系列,其中 Redmi Buds 6 Pro 不仅将支持最高 55dB 的降噪深度,还加入了此前各家旗舰级产品才有的无极动态降噪。而考虑到上一代的定价,Redmi Buds 6 Pro 的售价应该还会维持在 400 元左右。与此同时,华为 FreeBuds Pro 4 与 Redmi Buds 6 Pro 实际上也暗含了当下 TWS 耳机在卷的两个方向,即生成式 AI 化以及旗舰技术的持续下放。但 TWS 耳机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可能还不仅如此。

AI 耳机当道,手机厂商发力

要说 2024 年 TWS 耳机市场的热词,大模型或者生成式 AI 绝对是其中之一。不管是 Cleer、塞那(SANAG)、飞利浦等传统品牌,还是 WISHEE、iKKO 等新涌现的音频品牌,抑或是科大讯飞、字节跳动(豆包)等跨界而来的大公司,都推出了新一代的 AI 耳机。尤其是在上个月推出的豆包 Ola Friend,结合了大模型(字节跳动旗下豆包)和开放式耳机(被字节跳动收购的 Oladance)之力,小雷也进行了体验并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和感受。不过在豆包 Ola Friend 上,依然能明显感受到第三方品牌耳机面临的桎梏,比如在手机系统权限上的缺陷导致 AI 能力的局限,也无法打通设备数据(如位置、习惯)提供更智能的服务。与此同时,Google、华为乃至更多手机厂商的入局也很可能引发 AI 耳机更多的变化。

手机厂商选择发力 AI 耳机,背后有其必然性。对于他们而言,耳机作为手机生态的延伸,是用户感知智能化的天然入口。从用户每天使用耳机接听电话、控制音乐到逐步尝试语音助手、健康监测,这些细碎的场景正在堆叠出手机厂商的「生态护城河」。

而 AI 的加入,则可能让这道护城河变得更加难以逾越。与豆包这样的第三方厂商相比,手机厂商最大的优势在于生态整合能力,能够将耳机与手机、平板、智能家居等设备无缝联动,并且打通设备权限和用户数据,完全可以发挥出 AI 更强大的能力。

手机厂商生态优势,图/苹果比如说现在 AI 已经可以直接操作手机、电脑完成任务,而耳机不仅可以更加便捷发起,一句语音指令让 AI 自主完成订咖啡、买票等等任务,还能根据用户数据提供主动式的智能服务,比如根据位置和机票信息提醒用户。然而这种场景下 AI 能力的释放,却不是大模型厂商或者耳机厂商单靠算法或者硬件能够实现的。与之相反,不管是 Google Pixel Buds Pro 2 接入 Gemini,还是华为 FreeBuds Pro 4 接入小艺智能体,都更接近 AI 耳机的未来。

动态降噪「技术下放」到中端产品

事实上,从去年就能明显感知出来,TWS 耳机已经进入了一个技术瓶颈期,尤其是在旗舰级产品上,升级幅度已经不大。与此同时,TWS 厂商要么开始卷向开放式耳机等刚兴起的新品类,要么就是狂卷中端乃至入门级厂商。到今天,随着 AI 成为耳机竞争新方向的趋势变得越发明显,过去旗舰 TWS 耳机「引以为傲」的降噪技术也开始加速飞入中端产品。而即将推出的 Redmi Buds 6 Pro,当然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相比上一代 Redmi Buds 5 Pro 核心升级了降噪深度,号称「深空降噪」,这一代 Redmi Buds 6 Pro 的核心升级则是在深度降噪的基础上加入了无级动态降噪。而在此之前,小米的动态降噪技术还只出现在小米 Buds 4 Pro 上,包括小米 Buds 5 都没有。Redmi Buds 6 Pro 的「无级」是不是噱头我们暂且不谈,但「动态」对于降噪的价值已经被旗舰 TWS 耳机验证了——可以根据所处环境的噪音变化动态调节降噪强度,在降噪和舒适性中取得动态平衡。而且有理由相信,Redmi Buds 6 Pro 之后,旗舰 TWS 技术下放的节奏可能还会加快。

究其根本,单靠音质和外观已经不足以打动中端 TWS 的目标用户,厂商们需要一个能带来「质变」的卖点,而旗舰产品过去的核心竞争力——降噪,则恰恰是已经验证过的一大卖点,自然也是技术下放最好的选择之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厂商来说,要将降噪技术真正普及到更低价位,既要解决硬件成本的限制,还要确保软件优化跟得上。

尤其是在动态降噪这样复杂的场景适配中,算法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硬件,而所谓的「技术下放」却不能仅限于硬件配置的下放。

耳机自带触屏,脱离手机单飞?

今年 4 月,小雷体验了一款淘宝仅售 85 元的「华强北 AirPods Pro」,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在耳机盒上配备了一块 1.4 英寸的可触摸屏幕。当然了,这款产品更多是华强北的一次「整活」,但放在整个 TWS 耳机市场却是一次 AI 浪潮下的集体探索。就在这几天,市场研究机构洛图科技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止第三季度,今年国内智能触屏耳机传统电商市场的累计销量已达 7.5 万台,超过 2023 年全年的 6.5 倍之多。

智能触屏耳机销量变化,图/洛图科技诚然,这个销量放在 TWS 耳机市场还不值一提,但可观的增长幅度,以及越来越多触屏 TWS 耳机的发布,都说明这是一个有潜力的差异化方向。尤其是今年随着 AI 耳机概念的大热,以及前文提到的连接手机的桎梏,直接催生了一批可独立运行的触屏 TWS,比如 WISHEE AiEar、iKKO ActiveBuds 等,都在接入大模型的同时,采用了可独立于手机运行的设计理念,可以插卡连接移动网络

科大讯飞旗下未来智能 CTO 王松曾在采访中表示,「真正的智能耳机有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它必须是一个可独立联网、独立运算的设备,即便脱离了手机也能够使用。」未来智能推出的 iFLYBUDS Nano+,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脱离手机进行录音,录音会先直接存储在耳机闪存之中。此外,iFLYBUDS Nano+还支持了录音转写、AI 摘要总结、多语言(11 国语言和 12 种国内方言)的转写和翻译等生成式 AI 功能。而如果考虑王松对于「智能耳机」的看法,在耳机盒上集成可触摸屏幕,也几乎会是未来 TWS 耳机的必经之路。

写在最后

可以预见,生成式 AI 必然会是未来几年 TWS 耳机竞争的关键,包括苹果 AirPods 在 Apple Intelligence 上线后,也必然迎来大的变化,更不用说 Google、华为两家都能整合大模型、芯片、操作系统和终端的厂商。另一方面,TWS 耳机与 AI 的不断融合也会影响到技术下放的速度与方向,以及触屏 TWS 耳机的迭代方向。从这个角度看,尤其是旗舰 TWS 已经在外观、音质以及降噪等关键卖点拉不开太大差距的当下,TWS 耳机市场未来的「胜负手」还真就是 AI 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