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宁德时代、比亚迪“打头阵”
    • 开启铁路运输时代
    • 为电池“走出去”提供新路径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动力电池实现铁路运输,影响几何?

2分钟前
40
阅读需 10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11月19日,全国铁路在西南地区“两省一市”(四川、贵州、重庆)率先开展了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试运。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电池两家企业参与。

这一举措在行业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在此之前,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铁路运输尚未在国内开放。此次试运成功,实现了铁路运输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零突破”,标志着正式开启了“铁路运输新模式”。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指出,在动力电池国际竞争中,运输配套服务也是重要一环。汽车动力锂电池开启铁路运输时代,对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动力运输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借助铁路运输带来的优势,搭配铁海联运、铁铁联运等方式,将极大增强动力锂电池作为“新三样”代表的出口竞争力。

宁德时代、比亚迪“打头阵”

据悉,此次动力电池铁路试运共有三条线路,分别为贵州贵阳至上海、四川宜宾至上海,以及重庆至广西北部湾。

其中,贵阳至上海和宜宾至上海两条线路承运的是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而重庆至广西北部湾所承运的动力电池则由比亚迪生产。

盖世汽车了解到,物流运输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这四大类。根据《2023年动力电池运输行业发展报告》的相关数据,道路运输(主要是公路运输)是目前国内动力电池的最主要运输方式,约占90%。

据宁德时代公开提到的数据,相比国内动力锂电池道路运输占比超九成,欧洲和北美的铁路运输占比已经达到了20%。

不过,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通过公路运输,存在夜间及节假日期间,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被部分限制在高速公路通行,造成物流不稳定、且成本较高的情况。

如果进行铁路运输,不仅可有效减少因交通拥堵、恶劣天气等不可预测因素导致的电池供应延迟、大幅降低生产线停滞风险,更能充分保障整车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安全、高效运转。

此前,动力锂离子电池铁路运输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铁路运输法规不完善、对动力锂离子电池操作严格的安全要求以及特殊的包装规定等。

盖世汽车了解到,早在2021年,比亚迪已经着手筹备了专项项目组,汇聚来自产品研发、包装、法规、消防及物流等多领域专业人才,专注于解决动力锂离子电池铁路运输的挑战,致力于开发更高效、环保的运输解决方案。

同样,宁德时代一直在积极推动锂电池铁路运输。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早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就针对锂电池运输这一热点议题带来了提案。

据悉,宁德时代积极参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锂电池铁路运输试点工作,分别在今年6月5日、15日针对锂电池铁路集装箱相继完成“热失控”“铁轨冲击”等多项测试,在产品安全性、稳定性、包装方式、箱内固定方式等表现优异。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简称“动力电池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10月,宁德时代装车量为183.02GWh,占总装机量市场份额为45.40%,比亚迪装车量为100.67GWh,占总装机量市场份额为24.97%。两家企业的总装机量已经达到了市场份额的70.37%。

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头羊”,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一举一动,都暗含行业的新风向。如今,两家企业参与并完成铁路运输汽车动力锂电池试运行,无疑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再添验证,同时也为行业之后的大规模推广开了好头。

开启铁路运输时代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是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增强动力电池产业链的韧性,相关政府部门对运输配套服务的能力很是关注。

事实上,早在此前9月份,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消防救援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十部门已经印发了《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指出,力争到2027年,动力锂电池运输的堵点卡点进一步打通,运输效率稳步提升,综合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输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保障新能源汽车及动力锂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更好服务外贸“新三样”,全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十部门联合发文,足以可见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重要性之强、涉及面之广。具体来看,《若干措施》聚焦强化动力锂电池本质安全、增强综合运输服务效率、提升运输安全管控能力、推动国际供应链提质增效,并根据统筹谋划、综合部署,提出了15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增强动力锂电池综合运输服务效率,《若干措施》指出要加快推进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要求国铁集团、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铁路安全运输条件,明确货物范围、检测要求、包装要求、集装箱技术条件、场站技术条件、运输组织要求、作业和管理要求等。此外,还提到要在备条件的场站开展动力锂电池铁路试运,以及研究推进动力锂电池国际铁路联运。

可以说,此次铁路运输汽车动力锂电池实现“零突破”,正是落实《若干措施》相关部署的重大一步。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由铁科院牵头研发了40英尺锂电池专用集装箱,并配套制定了集装箱锂电池运输条件和装运方案,有效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如果采取铁海联运、铁铁联运方式,则可实现全天候、大批量运输。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更是表示,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铁路运输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先行先试,将有利于通道创新引领助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提升通道贸易水平,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为电池“走出去”提供新路径

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与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被并称为中国制造“新三样”。目前,“新三样”正在以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特征成为我国出口的新增长点。

如今,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实现铁路运输后,为企业产品“走出去”,提供了一条安全、便捷、经济的新物流路径。

根据动力电池创新联盟的数据,今年1—10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量为103.3GWh,占总出口量的70.8%,累计同比增长2.7%。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口方面,动力锂电池目前主要依赖海运。然而,海运存在着诸多短板。比如,当前海运能力已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动力锂电池日益旺盛的出口运输需求,导致运输费用和时间成本远高于一般货物。此外,我国与国际接轨的海运规则相对滞后,给动力锂电池“出海”造成“卡点”。

而海运过程的安全保障也存在不确定性。2023年底,装载大量锂离子电池的美国圣迭戈“天才之星11号”商船便因发生火灾,被美国海事局勒令停留在阿拉斯加一个港口3公里处,所幸该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为锂电池打通海运之外的其他运输途径,意义非凡。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直言,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实现“零突破”,之后可实现国内动力锂电池运输与中欧班列衔接,将提高我国锂电池产业全球竞争力。

以中欧班列为例,其只需10—20天即可将货物从中国送达欧洲,且运输路径/时间固定、可追踪,可靠性、灵活性较海运更高,途中更容易管控潜在风险。目前,推动动力电池国际铁路运输的“呼声”日益高涨。

据报道,截止到11月15日上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我国动力电池出海也迎来了“加速度”。此次动力电池实现铁路运输,既能鼓励企业,又能振奋行业。有了这条“走出去”的新路径,产业后续发展值得期待。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