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分别发放5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1—8月通信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数据,经过五年发展,我国5G在基础设施建设、用户规模、创新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5G网络建设即将从“人口有效覆盖”转为各种应用“全场景覆盖”,但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用址、用电,以及特殊场景施工难度大、新形势引发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等四个难点问题,需各方通力合作推进解决。
01、我国5G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5G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完成目标。截至7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到404.2万个,已突破400万大关,比2023年末净增66.5万个,超前完成信息通信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每万人5G基站数26个”的目标。5G网络发展建设即将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转入精准推进补齐、补优、补强阶段。
二是5G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截至7月末,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9.66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4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4.3%,占比较2023年末提高7.7个百分点。
三是5G应用广度与深度加快拓展。在个人消费领域,“5G+新型消费”的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用户获得感显著提升;在垂直行业领域,电力、采矿、制造业、农业等5G应用已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在社会民生领域,“5G+智慧教育”“5G+智慧医疗”“5G+文化旅游”“5G+智慧城市”等重点行业已形成了5G应用标杆效应。
02、深入推进5G网络建设面临的四个难点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经过信息通信行业多方共同努力,我国5G网络规模持续扩大,5G网络建设即将从“人口有效覆盖”转为“各种应用全场景覆盖”,但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四大制约性难题,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站址资源获取仍是棘手难题。一方面,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尤其是优质土地资源稀缺,如在城建筑物密集区、商务区、居民区等,很难再找到适合建设5G基站的点位,对5G选址形成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农田、草地、湿地等区域受到严格的红线限制和土地政策保护,进一步加大了5G选址难度。此外,目前我国各地征地费用标准偏高、征地手续烦琐现象普遍,增加了5G项目的建设成本和沟通成本,导致部分区域5G基站建设推进缓慢。
二是电费成本尚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在我国电信设备企业的不断努力下,5G网络的能耗已由原来4G网络能耗的4倍降到了3倍,目前5G基站平均每天耗电约为65kW·h,据此测算,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每年的电费成本达到千亿元。尽管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在积极协调各地推进5G基站“转供电”改为“直供电”,每年为基础电信企业节电160亿kW·h左右,但由于各地电费普遍偏高,加之5G基站数量庞大,5G能耗和用电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三是特殊场景5G基站建设施工难度大。目前,我国5G基站已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但荒漠戈壁、偏远山区、海岛海域等特殊场景多,且道路交通、电力、供水等设施不配套,5G补盲、补齐、补优建设阶段施工难度增大。此外,特殊场景5G基站收益率低,难以有效支撑高昂的建设成本、用电成本和运维成本,无法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实现高成本地区的5G网络建设。
四是新变化对质量与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随着我国骨干通信网络设施的不断完善,面向各类宽带移动接入需求建设优化工程项目增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通信工程项目开始呈现点多面广、规模小、交付周期短等新趋势。这种新趋势也促使通信建设市场涌现出了新的建设模式,如“总承包集中招标”、EPC、“交钥匙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等,总体建设运作模式也更加灵活。新模式在为通信工程建设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质量与安全形成潜在的风险。此外,新变化和新模式也使得行业管理部门难以深入企业内部,对行业穿透式监管带来了一定挑战。
03、对策与建议
考虑到5G即将转入精准推进补齐、补优、补强建设阶段,结合当前5G建设面临的难题以及出现的新变化、新模式,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当前5G建设问题。
一是加大对站址与电力等资源的支持力度。积极与自然资源、住建、电力能源等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一方面,推动将5G网络建设所需站址等配套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并在详细规划中严格落实;另一方面,推动将5G基站专项规划等空间需求落实到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在用地、用址上充分考虑容灾、抗灾需求,预留站址资源。此外,加大5G基站“转供电”改为“直供电”的协调力度,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加强与电力企业对接,对具备条件的基站和机房等配套设施加快由“转供电”改为“直供电”。
二是强化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的落实。一方面,组织开展《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工程技术标准》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的宣贯,加快推进5G网络在建筑物内部覆盖进程。另一方面,鼓励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按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积极推动城市通信架空线入地改造,参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解决城市通信管线建设面临的选址难、资源总量不足等问题。
三是持续解决5G建设运维的实际难题。继续依托国家电信普遍服务、“宽带边疆”等政策,一方面加快推动荒漠戈壁、偏远山区、海岛海域等特殊场景区域,以及灾害多发地区5G网络建设整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精准补齐、补优、补强5G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在依托“政策红利”的同时,鼓励探索特殊场景下的5G创新应用,多措并举解决特殊场景5G应用收益小、建设运维成本高等商业化难题。
四是严把工程质量与安全关。一方面,要持续完善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另一方面,要引导通信工程建设单位和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建主体提升管理与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此外,要加强工程施工过程关键要素管理,包括明确关键环节的质量安全要求,强化关键人员管理、施工过程巡检,做好工程质量验收等。
04、结语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自2019年5G商用以来,我国5G建设已累计投资超过7300亿元,网络建设即将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入精准推进补齐、补优、补强阶段,未来随着用址、用电,以及特殊场景施工难度大、新形势引发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的解决,5G网络将深入触达更多区域,从而真正实现全民共享5G“发展红利”。
*本文刊载于《通信世界》总第953期 2024年10月10日 第19期 原标题:《深入推进5G网络建设面临问题的研究》
作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朵灏 王文跃 蒋鑫
责编/版式:王禹蓉
审校:王 涛 梅雅鑫
监制:刘启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