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80% 的行业是产能过剩的,国产芯片设计企业特别明显,未来并购重组将是这些行业产业调整升级的主要出路。
产能过剩的主要起因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美国开始对中国芯片等行业进行限制,我国则上到国家层面,下到各地方出台各种政策支持半导体芯片行业发展,提出芯片国产替代,各路资本热钱蜂拥而入,创业芯片设计公司如雨后春笋,如过江之鲫,蓬勃爆发。
既然有这么多热钱进来,泡泡也就快速吹起来了。2023年中国有芯片设计公司 3451家,其中近2000家年销售额少于 1000万人民币。2023年半导体上市公司108家,亏损企业占比40%。大量同质化的芯片设计公司拥挤在某个狭窄的赛道里,大家在技术上也没有太多独到的创新,可以预见的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退出。比如在WIFI FEM领域,不大的市场空间里国产芯片品牌已经接近30家公司,而MCU、电源芯片领域内卷的公司数量就更多了。
对VC/PE来讲,IPO是获利最大的退出方式。然而,由于退出价格受资本市场本身波动的干扰较大,也受到监管部门的减持限制,IPO通道收窄的局面下,为了避免将损失降到最低的清算退出模式,或许可以寻找并购退出渠道。最近的案例主要有两家:双成药业收购奥拉电子和思瑞浦收购创芯微,这两个情况还不太一样。
类似的上市公司收购创业团队的案例,已经有纳芯微收购昆腾微失败的前车之鉴,被收购方在交易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一般都会被迫签订非常苛刻的对赌条款。高科技行业的并购成功率本来就很低,成功者也不过才10%左右,若想实现“双向奔赴”,双方不但要在合作意愿、股权交接和业务整合上达成一致,还要有业务整合之“1+1大于2”的潜在动能。
最近看到飞祥老师的文章《从“35岁天花板”看并购:高估值交易的第一出发点是增量市场,而不是存量整合》,(下面转载的第二篇)得到了很多启发,文中分享研究中美劳动力黄金年龄的论文《“Golden Ages”: A Tale of the Labor Marke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方汉明,沃顿,2022),论文讲的是作为劳动力的人,但我觉得用来解释公司的成长也适用。
按照人力资本投入理论,劳动力收入可以拆解为三个要素。
(1)经验,Experience Effect,人力资本积累;
(2)代际,Cohort Effect,按照每5年分组,主要受教育水平影响;
(3)时间,Time Effect,堆时间和工作量。
这里的时间效应非常有趣:
1、时间效应与生产率有关但不等同,比如在美国高科技行业;
2、核心取决于【人力资本供给增加】的边际递减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和实物资本投入】对劳动力边际产出提升的二者相对力量大小。
生产力上升既可以来自生产率的直接提升(采用机器人、AI工具等),也可以来自内卷(例如通过延长工作时间)。过去我们国家很多行业的腾飞成长,实际上来自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提升(Cohort代际因素,类似于新技术,还有大量大学毕业生)、工作时长增加(Time Effect,996),二者叠加促成了国内劳动力的生产率提高,但是也造成了职场的35岁现象。
回到芯片创业公司的话题,过去五年新成立的芯片设计公司们,他们靠的是什么快速成长?
天时:钱多。主要是资本市场的估值拉动暴富神话,和地方政府、投资机构的推波助澜。
地利:国产替代市场横空出世,供应链脱钩造成了市场空白需要填补。
人和:回到公司和创始人本身,就可以用人力资本三要素来解释。
1)经验因素
创始人的技术背景和从外部引入的知识产权红利。现成的IP公司提供了积木式模块,创业公司只要买买买就可以快速搭出所需的芯片设计,比如MCU只要买ARM和RISCV的授权,GPU只要买Imagination的核心IP,大部分IP都可以在芯原的货架上找到成熟的模块,甚至还有像灿芯这样的设计外包公司给你全程服务,从概念设计到工艺到生产成品一条龙服务。
2)代际因素
近几年每年毕业的毕业生以千万计,大量的优质劳动力进入市场,工程师红利推动行业发展,新的技术工具也层出不穷,很多代码工作开始被AI替代。
3)时间因素
加班内卷几乎已经成了行业惯例,公司间的比拼成为了纯粹的工作量堆叠,公司只要融到资,高薪挖人,加上疯狂加班,在一般工作效率上已经达到极限。
关于原文中的观点我在芯片领域继续做了一些延伸:
收购决策的核心要义是“比投资自建划算”,也就意味着,目标公司的过往积累(Experience)能够在未来兑现的价值,需要大于“别人也可以做到的”采用新技术、“加班去卷”所能够带来的潜在收益。
硬科技行业,学习能力强/新技术落地快+渴望暴富的内卷劳动力,碾压或颠覆现存势力的情况数不胜数。在这个环境下,收购一个公司往往就是买个“烫手山芋”。除非这家公司掌握的“经验积累”能够战胜代际和内卷的效果,相比于用新技术重新干一个,或者卷一个出来,买入这家公司的历史积累就是有意义的。
用高估值收购一家Copy/Paste类型的公司,外行可能只是看其历史报表,但在普遍内卷且没有经验积累因素的子行业里,其未来收入预期一定是下滑的,其估值模型需要建立在“盈利持续下滑”的基础上,难以支撑高倍数的估值。
海外芯片公司的高估值并购很多,但其标的公司的竞争优势一般是全球范围的,一般与宏观或者本土市场影响不大。因此芯片行业比较理想的并购对象,可能满足以下条件:
1、经验积累较强,新技术、内卷都无法带来额外收益的细分方向,技术门槛或其他门槛易守难攻,对手靠堆人力堆时间堆金钱也无法短期突破。
反面的例子是在我司所处的MCU行业,如果产品是Pin to Pin兼容STM32的公司,客户很难守得住,因为客户可以随时用回到STM32或者其他国产MCU,公司很难获得超出市场的毛利水平,更别提成长性了。
模拟芯片有很多靠经验积累的产品和公司,新公司很难靠堆工作量来攻击它们的市场,就好像蔡司公司靠一堆老师傅在那里用手工磨玻璃镜头,你从技工学校培养学徒,还得有高手指导加上新人的悟性,几十年都没有公司能够超越蔡司的水平。
纯粹靠砸钱就能进入的行业,是门槛最低的行业,其次是靠堆叠简单人力资源和工作量的项目。
2、寻求增量市场,目前主要聚焦的出海,已经有不少从中低端市场切入。
创造全球范围的竞争优势,锻炼出真正能打的团队和产品,这在很多行业已经太多成功案例(华为比亚迪Shein等),在窝里靠政策喂奶会形成“资源魔咒效应”。
从创业公司的角度,我们也要选择“存量经验+增量需求”的方向,而不是守着存量(国产替代)的饭碗,存量博弈的毛利会越来越低趋向于零,而星辰大海在未来大家还看不见的新市场新生意。拥有独特技术,但缺少资金的公司有可能会被收购、合并,但那些没有技术,没有创新,缺少资金支撑的芯片公司会很快被淘汰掉,只能关掉。资本也是求仁得仁,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当时的头脑发热换得今日的秋风落叶,虽是正常市场规律,不免让人感叹周期的强大力量。
微信公众号开放了带货功能,那就顺便推荐几本芯片的经典书籍,其中《中国芯片往事》的作者杨健楷创办了芯流智库,写作风格非常老辣,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