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三次移动物联网重要文件形成的三个里程碑
    • 从本次文件发布看移动物联网发展格局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深度解读工信部移动物联网最新政策

09/19 11:10
1879
阅读需 17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作者:赵小飞,物联网智库 原创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提出了到2027年移动物联网发展的目标,这是继2017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和2020年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后,工信部针对移动物联网整体发展发布的第三份文件。从过去几年物联网产业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文件的发布,都对业界产生很大影响,形成未来几年移动物联网推进的重点路径和举措。笔者结合这历次重要文件的内容,对本次文件发布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

三次移动物联网重要文件形成的三个里程碑

对比工信部针对移动物联网整体发展发布的三次文件,可以发现,每一次文件都是在产业发展重要节点出台的,其中呈现出的一些亮点,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移动物联网后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成了移动物联网当前产业格局的形成。在笔者看来,这三次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文件形成以下三个里程碑:

1、2017年文件:针对移动物联网首个独立产业体系的支持政策

2017年6月,工信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这是产业主管部门首次在正式发布文件中提出“移动物联网”这一概念,表明移动物联网独立体系已初步形成,针对这一独立体系发布政策文件,体现出主管部门对其高度重视并希望起快速发展壮大。

早在2013年2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高规格的政策文件形式发布,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物联网产业发展也迎来快速发展的态势。不过,此时的物联网整体产业体系中,移动物联网独立的产业体系还未形成,同时在整个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热潮影响下,业界更加关注基于WiFi、Zigbee蓝牙等短距离通信技术的物联网业态,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级物联网产品成为热点。

在这一背景下,虽然市场上也有大量基于长距离通信技术的物联网应用,但大部分依然采用2G/3G/4G传统移动蜂窝网络技术,此时的移动蜂窝网络完全是面向手机为主的终端设计,注重语音通话质量和下行高频数据流量的增长,未考虑物联网终端低频、小包、低功耗等特点,只是由于传统移动蜂窝网络拥有过剩的容量,可以开放一部分资源给物联网使用,这种情况下,这些基于长距离通信技术的物联网应用还不能成为真正的“移动物联网”,也不可能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

转机发生在2016年6月,国际标准组织3GPP推动NB-IoT首个版本标准冻结,这是专门针对物联网终端特点设计的、独立的、完整的移动蜂窝网络标准,移动物联网有了自己的标准。在NB-IoT标准的带动下,针对NB-IoT的芯片、模组、终端、网络、平台、应用等端到端产业链快速发展,首个独立的移动物联网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到2017年,NB-IoT应用试点项目增多,独立的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

在此背景下,工信部发布了首个针对移动物联网政策文件,这个文件也更多聚焦于NB-IoT产业生态的发展。在这个时期,NB-IoT几乎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物联网,随着文件的发布,NB-IoT也快速发展壮大,到2020年时连接数已达到1亿。

2、2020年文件:吹响2G/3G退网号角,构建移动物联网大连接体系

2020年5月,工信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笔者认为这份文件最大的亮点就是首次以公开正式文件形式提出推动2G/3G退网,文件中原文表述为“准确把握全球移动物联网技术标准和产业格局的演进趋势,推动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这一政策的出台,为业界吃下了定心丸,接下来几年,基于2G/3G的物联网连接数急速下降,专门针对物联网设计的蜂窝网络成为移动物联网的主力。

此时的移动物联网,已不仅仅只有NB-IoT,还包括LTE Cat.1以及5G相对丰富、综合的体系,初步形成低、中、高速率协同发展的生态,为移动物联网大连接体系构建打下基础。

其中,Cat.1虽然是基于4G LTE基础,但专门针对物联网特点进行优化设计,也是真正意义上专用于移动物联网的标准。Cat.1的首个标准于2009年冻结,远早于NB-IoT首个标准,但受限于基于4G的剪裁,Cat.1终端成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居高不下,导致其连接数寥寥无几。到了2020年前后,4G网络形成全国各地几乎“无死角”覆盖,芯片模组成本大幅下降,加上NB-IoT开拓的大量场景也形成很多对Cat.1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2G/3G退网政策的明确,让业界有了确定性的预期,Cat.1对2G/3G的替代也加速起来。

另外,在文件发布的时候,5G已商用近1年时间,由于5G在标准设计初期,就考虑到对物联网的支持,尤其是5G URLLC和mMTC都是针对物联网而生的,因此5G也是移动物联网整个体系中核心组成之一。不过,过去几年基于5G的物联网连接暂未形成规模化之势。

可以说,2020年工信部发布的移动物联网文件,最大的亮点是明确2G/3G退网政策,带来了移动物联网大发展,“物超人”局面已形成,同时直接受益最大的是Cat.1,推动Cat.1当前移动物联网连接的主力,。

3、2024年文件:加快推动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

本次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提出了加快推动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笔者认为这是本次政策文件的最大亮点,也是未来移动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导向。

截至2024年7月底,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已达到25.47亿,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比重达59%,移动物联网连接数依然呈现加速态势。在此背景下,移动物联网连接已深入人心,连接的壁垒不断打破,而数十亿连接带来的是海量的场景和海量的数据,如何实现场景智能化数据价值的挖掘是移动物联网发展亟需考虑的问题,因此主管部门将“万物智联”提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也是本次政策文件的重点。

《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中虽然没有提出“万物智联”的具体目标,但在多处对于移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合提出要求,尤其是在“深化智能融合应用”章节中,包括产业数字化转型、社会治理智能化、民众生活智慧化,面向最终价值实现,聚焦各类应用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在笔者看来,正如前两次文件发布一样,本次政策文件中体现出的新导向,将充分体现在未来几年的产业发展、市场重点、企业战略中,促成移动物联网产业形成新格局,充分体现“万物智联”的趋势。

从本次文件发布看移动物联网发展格局

从本次文件提出的要求,结合移动物联网发展历程,未来移动物联网发展的几个新趋势已初步形成,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物联网+人工智能更加深入融合,应用进入新的阶段

加快推动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的结果是AIoT产业生态进一步演进,并充分利用前沿技术最新成果,实现AIoT应用创新。AIoT并非新的事物,业界数年前已经提出,目前落地的大量场景也是AI+IoT融合的成果。不过,此前AIoT更多表现是两者相互辅助、互为支撑,例如此前IoT更多注重连接服务,AI厂商只是通过获取IoT数据进行场景设计和模型训练。未来发展方向是两者将成为一个融合体,尤其是物联网厂商会更多将AI作为原生能力,融入到自身端到端业务和产品体系中,提供的服务是AI+IoT的综合体服务。

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成为经济社会热点,物联网厂商尤其是一些移动物联网厂商也积极拥抱GenAI。例如,日本的物联网虚拟运营商Soracom将 GenAI功能更深入地嵌入到其移动物联网连接平台中,通过自然语言网络数据分析简化大型物联网部署的管理;无源物联网创业企业Wiliot发布首个GenAI聊天机器人WiliBot,提升其供应链管理应用场景的体验。相信会有更多物联网厂商推动GenAI与物联网的深入融合,形成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推动AIoT向着GenAIoT演进。

二是移动物联网技术体系多样化,支撑各类连接需求

与2020年政策文件中提出“建立NB-IoT、4G(含LTE Cat.1)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有一定区别的是,本次政策文件提出“基于4G(含LTE Cat.1)和5G(含NB-IoT、RedCap)高低搭配、泛在智联、安全可靠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可以看出移动物联网技术体系的演进。

其中,NB-IoT已归于5G体系,源于2020年7月国际电信联盟批准NB-IoT纳入5G标准家庭中,随着5G标准体系的演进,NB-IoT都作为5G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不断优化。RedCap是5G原生的技术,未来也有希望成为5G物联网连接的主力,此前,工信部于2023年10月和2024年4月分别发布了《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24年度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的通知》,提出了RedCap的发展目标。

目前,NB-IoT和Cat.1已成为移动物联网连接的主力,本次政策文件提出到2027年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力争突破36亿,其中4G/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占比达到95%的目标,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RedCap要实现突破。

当然,除了NB-IoT、Cat.1和RedCap外,文件也提出了无源物联、卫星物联等技术,这些连接技术的推进,未来将形成更加多样化的移动物联网技术体系,覆盖几乎所有对于功耗、距离需求的场景。

三是应用场景广度和深度挖掘,提升移动物联网渗透率

本次政策文件涉及的应用场景,也是围绕产业数字化、社会治理智能化、生活智慧化三个方向展开,但广度和深度更进一步,尤其是对于一些重点领域提出了明确的应用场景和目标,让移动物联网服务不仅仅停留在连接的阶段,而是要进一步实现应用功能的落地,这也突出体现了“万物智联”的导向,为AIoT的深入融合打下基础。

文件明确提出的一些新的场景应用,值得业界关注和布局。例如,低空智联是本次提出的一个应用方向,低空经济作为当前的新型领域,具有广阔市场空间,而低空网络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移动物联网同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对于低空经济能够形成强大支撑。又如,文件提出鼓励5G RedCap车载应用创新,当前相当比例的汽车网联化已成为标配,但更多采用的是4G网络,考虑到汽车生命周期和网联驾驶体验,以及5G物联网推广的重点,RedCap上车预计成为未来几年的一个重点。

四是移动物联网价值进一步显性化,提升从业者信心

工信部在对本次政策文件解读中提出,为科学合理体现移动物联网产业价值,为产业链健康发展创造有利局面,《通知》明确提出优化移动物联网价值评估方法,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全面评估移动物联网整体价值,体现移动物联网卡硬件终端、软件平台等业务载体的连接价值,以及对计算、存储等业务增长的带动价值;优化收入统计口径,将物联网终端硬件、平台服务等纳入通信服务收入,将带动业务收入纳入移动物联网业务统计口径。

此前,业界对于物联网的价值体现的认知更多停留在连接上,而物联网连接的廉价化一方面导致物联网从业者成就感很低,另一方面也让行业用户对物联网价值严重低估。物联网正在成为数字化的重要底座,很多产业数字化场景下物联网功能是必须具备的功能,但其作用并不能直接显现,导致人们对其价值认知不够。另外,物联网形成的基础设施,为行业应用创新、数据挖掘形成其他价值撬动、倍增作用,这些并不能客观反映出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意识到物联网带来的潜在价值,例如欧盟于今年初生效的《数据法案》就是全球大型经济体首个针对物联网数据的立法,明确了物联网数据流通的规则,加速数据要素价值转化,体现出物联网超越连接之外的价值。

本次政策文件提出要优化移动物联网价值评估方法,虽然更多是针对基础电信企业,但优化后的价值评估方法可以作为其他物联网企业的参考,进一步显性化物联网带来的价值。通过价值评估方法的创新,让整个社会对物联网价值有新的认识,这对于从业者来说进一步肯定了其工作成果,提升从业者信心。

“万物智联”已成为物联网未来发展的确定性趋势,《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的发布,从主管部门角度肯定了这一方向,并再次为产业界坚定信心、给出确定性预期,未来需要各方凝聚合力,共同推进移动物联网发展,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