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是什么阻碍了国产射频前端的发展?

09/18 08:47
1492
阅读需 6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不在其位,不知其受;不在其身,不知其痛;不在其中,不知其累;不在其心,不知其忧;只有做了射频前端,才能体会个中滋味。

射频前端重构无线,无线重构世界,人类美好生活源自射频前端。大市场大机会,历经十多年的努力,国产射频前端高歌猛进,一举攀上新高峰。

未来射频前端芯片一定是中美两国主导,市场在中美,人才在中美。中国聚集和培养了全世界最多的射频前端芯片人才,假以时日,这些人才一定会站在世界之巅。

国产射频前端芯片的进展有目共睹。在手机上,国产PA成为主流;在路由器上,客户已经放弃国外厂商转向国产Wi-Fi FEM;在基站上,PA差不多已经完全国产化。

形势一片大好,为何国产射频前端公司过的不好,看看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价和财报,看看数量众多的射频前端创业公司境况,你就会感觉到这是多么的违和。

之前写很多国产射频前端文章,是因为行业一片繁荣,大家乐见其成。现在是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说真话是有原罪的,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在Wi-Fi
FEM和基站PA上,我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从技术发展趋势和路径来看,5年内不会有什么新花样,非线性将成为主流,国内公司完全可以自主掌控和超越国外公司,康希通信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在手机PA或者手机射频前端模组上,国外公司不会坐以待毙,基于高通平台和苹果主芯片平台,会有创新和技术突破,将推出更新更有竞争力的产品。通过更高集成和更小封装技术,拉开与中国射频前端公司的差距。

当然,这些技术上的差距都可以通过时间来解决,但滤波器的差距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前段时间我转发了一篇滤波器的文章,掀起了国内一场关于滤波器的讨论,涉及到技术、工艺和材料。

不想再去讨论滤波器的技术和路线之争,滤波器在射频前端很重要,其市场规模和重要性很多文章都介绍过,我之前的文章也写过。对于Wi-Fi FEM,怎么写都敢,因为我们是专业的;对于滤波器,我是业余的,不敢过多评论。

国内很多的创业团队和投资人都在为滤波器努力,希望早日全面实现滤波器国产化。从这些年的结果来看,进展缓慢,成果有限。或许,滤波器这条路走起来就很慢,没有人可以小跑追赶。

德清华莹和无锡好达是国内最早做滤波器的厂家,德清华莹成立于1997年7月28日,无锡市好达电子于1999年06月14日成立。尽管技术和产品与国外有很大差距,但市场占有率和规模仍是国内最大的。

毫无疑问,滤波器阻碍了国产射频前端的发展。滤波器分为分立滤波器和滤波器模组两种,从市场来看,分立滤波器的规模远小于模组市场,如果不能进入模组市场,滤波器的营收很难做大。

射频前端模组又分为PA发射模组和RX 接收模组,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滤波器厂家一开始就规划和研发PA发射模组和RX 接收模组,并不断对外宣传。为此,我还写过一篇文章,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未来是PA主导滤波器,不是滤波器主导PA。

我只是观点,未必正确。行业很多人也不认为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就开启了国内PA与滤波器之争。本来国产PA厂家跟国产滤波器是合作关系,结果弄成对立竞争关系,彼此失去信任。卓胜微自己建厂做滤波器,唯捷创芯自建团队研发滤波器,PA公司都会规划和自研滤波器。

资源重复浪费,这种对立的竞争关系阻碍了国产射频前端的发展。

另外,过度竞争也阻碍了国产射频前端的发展。过度竞争的结果是低毛利,低毛利不仅影响国产射频前端,长远来看,这种低毛利现象会影响整个国产芯片的发展,没有足够的利润就不能支撑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

国产手机PA射频前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主要产品为PAMiD、PAMiF、5G Phase5N PA、4G
Phase2 PA。国内公司能做好PAMiD,但滤波器不是自家的,也不是国产的,与国外厂商相比整体成本没有优势。尽管PAMiF产品国内公司有优势,如果国外厂家一套销售,优势就没有了。

5G Phase5N PA和4G Phase2 PA基本上完全国产化,性能和成本都有优势,但国产之间竞争也最激烈,毛利杀到很低,甚至负毛利。然而,从市场规模的角度来看,这两个PA是最大的。往上走,还是守住中低端PA,杀到流血也绝不放弃阵地,这成为手机PA公司最艰难的选择。放弃就成就了对手,不放弃就卷入泥潭。

事实上,国产射频前端竞争到了最残酷的时候了,以前是抢着上市,现在是看谁能活下来。接下来,所有手机PA公司都会回归现实,不再追求高大上,因为只有活下来才有意义。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聚焦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