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讲了AGC对通信的影响,文章有朋友问AGC前后通道都在做什么?
本篇文章就来讲一下通道都在做什么。
一个接收机,一般默认状态是增益全开(灵敏度指标),
当出现大信号RSSI>门限值,AGC开始启动;
一般的流程是:RSSI>门限值,可以通过控制数控衰减器的实现衰减,然后再判断RSSI值是否符合预期。但是这样闭环的流程响应时间会比较长。可以根据前期的调试结果,将衰减器的配置一步到位。
比如说RSSI<1.0V,增益不动
RSSI>1.0V,启动,RSSI=1.5V,对应衰减10dB;RSSI=2V,对应衰减20dB;
上文提到过,AGC的相应是有时间的,在AGC实现稳定之前,实际送给ADC的数据是失真的,也就是说ADC是采集到了一部分失真数据的。等到AGC稳定后,送给ADC的数据才是在动态范围内的数据。
解调的数据包构成一般是同步帧+数据+保护帧。
AGC的响应时间是需要小于同步帧的长度的。
但是因为AGC的响应会造成一部分同步帧失真,所以在解调的时候,会把失真的同步帧丢掉(那一部分不处理),找到不失真的同步头之后,先开始粗同步,然后进行精同步,最后才是数据译码。
粗同步的目的是为了纠正载波的大的频率偏移,即我们常说的频率误差ppm-发送端和接收端振荡器振荡频率的不匹配性或因为热漂移产生振荡频率的抖动,导致接收中频信号或基带信号的相位与对应的发送信号之间存在频率差。
精同步,为了与本地序列相关。
最后的话
射频的学习不再是孤立的器件调试,而是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系统,理解器件,理解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