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01. 智驾芯片:必须迈过英伟达!‍‍‍‍
    • 02. 车规级MCU:验证周期是大关!‍‍‍‍
    • 03. 功率半导体:重在产能和成本!‍‍‍‍
    • 04. 写在最后‍‍‍‍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车企集体烧钱造芯片,是炫技还是未来大势?

09/13 11:40
852
阅读需 17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最近这两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新的现象。

无论是哪家车企的发布会,都会高频次地出现一块并不起眼的小东西——芯片

就拿7月底的蔚来NIO IN创新科技日来说,就宣布全球首颗车规级5nm智驾芯片“神玑NX9031”成功流片(已经做好大规模量产的准备)。蔚来官方表示,这块芯片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仅仅1颗的算力就能抵上4颗英伟达Orin X芯片,也就是算力超过1000TOPS,听起来非常唬人。

而到了8月底,小鹏MONA M03暨小鹏十周年发布会上,何小鹏现场宣布小鹏自研的自动驾驶芯片“图灵”流片成功。它专为AI大模型研发,不仅仅可用于智驾系统,还可用于机器人、飞行汽车等等,拥有40核处理器,最高可运行大模型参数30B(数据量和苹果的MM1大模型相当)。

虽说现场没有公布制程和算力,不过何小鹏也透露,图灵芯片在性能上可以匹敌3颗“主流智驾芯片”。虽说并没有指名道姓是英伟达Orin X,但大家应该也能猜得到。何小鹏选择含蓄表达,大概是考虑了双方紧密的合作关系吧。除了这两家新势力之外,吉利芯擎科技也推出过龙鹰系列智能座舱芯片,以及AD系列智能驾驶芯片:比亚迪、上汽、东风、长城、长安等传统品牌,也曾曝出、或是正在进行车规级芯片的自主研发工作,好像这年头不搞芯片,在外人面前就抬不起头来似的。

那么,车企造芯片,单纯是为了炫技吗?是,但又不全是。从技术角度来讲,做芯片确实比做三电要难上不少,不然也不会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被国外卡着脖子。但存在瓶颈的并不仅仅是光刻机,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搞芯片的烧钱程度,可不是闹着玩的!就拿国内车载芯片企业中,混得最出彩的“大哥”地平线来说,哪怕已经拿下了理想、长安、广汽、蔚来等车企的供应定点,估值超600亿元,却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最近3年时间,地平线由于需要巨额研发投入,一共亏了175个亿,差不多是创办以来的融资总额!即便如此,距离盈利依然还有一段距离。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搞芯片不挣钱,那他们凭什么敢这么“浪”,纷纷踏上自研芯片这条烧钱的不归路呢?实际上,除了自身需要以外,国家的政策导向又一次成为了背后的关键推手:

据媒体报道,工信部在今年年中的时候曾经组织比亚迪、上汽等一票车企开了场闭门会,并明确提出:在2025年以前,汽车芯片的本土采购比例要达到25%以上。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的数据,3年前中国汽车行业整体芯片的国产化率不到5%,现在已经上升到10%左右。另一位资深芯片产业分析师透露,2023年中国汽车一共消耗了各种芯片约为200亿颗,其中国产化率不足15%。虽然各个统计口径不一样,但大体上结论都是差不多的——中国汽车芯片国产化率距离25%这一大目标,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

实际上,早在2022年,汽车芯片国产化的呼声就已经非常高了。当时新冠正在全球肆虐,不少芯片工厂都被迫停产,导致了一轮前所未有的“汽车芯片荒”,直接影响了汽车产能。何小鹏都无奈的表示:“谁要是能搞来芯片,我就亲自找他喝酒去!”而原工信部部长苗圩,直接在公开场合怒批车企“缺芯”——车企领先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一到缺芯就只会叫唤,缺芯少魂呐!

虽然现在来看,短期内不会再出现当时那样大规模缺芯的黑天鹅事件了,但汽车芯片国产化却仍然举足轻重,原因恰恰在于——成本。在一辆传统燃油车上,大约只有300-500颗左右的芯片。但新能源车由于更多电子控制器的介入,每辆车的芯片数量骤然提升至1000颗以上。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车型,对芯片的需求量则更大,芯片数量甚至会超过2000颗!赛力斯汽车平台技术体系总裁何浩曾表示,2019年芯片占整车成本的占比大约只有4%,到2023这一比例已经迅速提升至20%以上。再加上最近动力电池价格一直在下跌……照这个趋势下去,搞不好芯片的成本占比会超过动力电池,成为整车中最烧钱的部分。

了解芯片行业的朋友应该知道,芯片作为这个时代最能代表高精尖技术的存在,门槛和壁垒是非常高的,这也使得芯片产业特别容易出现一家独大的寡头。理论上来说,一家企业一旦在市场中形成绝对垄断,就能掌握无限大的定价权。现在的高通、英伟达、英特尔AMD等等传统芯片巨头,正在享受这一红利。据业内人士估算,一旦汽车芯片实现大规模国产化,突破巨头们在芯片上的垄断地位,单车在芯片上的成本有望降低到现在的仅1/4。粗略估算一下,相当于一辆20万元的车能省下3万元的成本!听起来就相当诱人。

而汽车芯片的种类虽然繁杂,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高算力芯片具体就是高算力的智能驾驶芯片和智能座舱芯片,也是当下最炙手可热、也最难突破的一类(前面提到的蔚来神玑、小鹏图灵、吉利龙鹰都是这类)。二是汽车功能控制类芯片,包括各种MCU(微型控制器芯片),以及各种伴随雷达摄像头芯片而生,用于处理感知信号用的芯片。三是功率半导体芯片,主要包括IGBT碳化硅晶体管等等,用于电机控制器、充电模块等等,负责强电控制。那么,芯片的突围之路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01. 智驾芯片:必须迈过英伟达!‍‍‍‍

首先来聊聊近期呼声最高的智能驾驶芯片。智能驾驶芯片目前已经基本属于英伟达的天下了,市面上带高阶智驾功能的车,有80%以上用的都是英伟达的芯片,哪怕一颗Orin X要大几千块也在所不惜。

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像地平线、黑芝麻智能这样向英伟达发起冲击的中国智驾芯片企业。尽管在制程和算力上,国产智驾芯片已经不输英伟达了,成本上相比英伟达也有一定的优势,但短时间内仍然难以撼动英伟达的地位。主要原因在于,芯片确实不如英伟达好用这里的“好用”,指的是英伟达已经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软件开发流程,智驾工程师们已经用习惯了。而切换到全新的智驾芯片,软件开发流程也得跟着变。就像你用了十多年Windows系统突然切换到iOS一样,肯定会不适应。所以智驾芯片想要实现国产化突围,最大的拦路虎其实在软件上。好用的芯片和开发软件,必须得用时间磨合出来。

既然英伟达的芯片更好用,为何蔚来、小鹏、吉利等车企,还硬着头皮也要搞智驾芯片呢?因为基于英伟达芯片开发出来的智驾系统,一定程度上被“公版”芯片框架框死了。就像当年几乎所有车企都在用Mobileye,后来特斯拉决定抛弃Mobileye转向自研HW系列芯片一样。说白了,车企玩了这么多年智驾,逐渐摸清楚了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只有突破“公版”方案,才有可能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

不过,虽说车企自研出来的智驾芯片算力和性能都杠杠的,但芯片制程普遍都小于7nm。目前大陆晶圆厂的芯片最先进制程14nm,意味着这些国产高性能智驾芯片想要大规模量产,台积电代工是绕不过去的。而台积电在核心技术上又受美国控制,所以一旦地缘政治出现波动,很有可能直接影响先进芯片的出货。受到制裁的华为,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想彻底解决先进芯片卡脖子的问题,晶圆制造这关仍然需要克服啊!除了智驾芯片以外,智能座舱芯片的情况也比较类似,也对芯片制程要求比较高,软件开发也需要磨合,社长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02. 车规级MCU:验证周期是大关!‍‍‍‍

相比之下,车规级MCU芯片,如空调、BMS、刹车、转向、灯光控制芯片,这些芯片对制程的要求就没那么高,基本上都在16nm以上,不需要担心“造不出来”。尽管如此,车规级MCU的国产化率仍然非常低。
全球接近98%的市场,都被瑞萨恩智浦英飞凌、赛普拉斯、德州仪器、微芯、意法半导等七大厂商占据。而华润微、三安光电这些中国车规级MCU企业,虽然近几年有上升势头,但体量上跟这些国际巨头还是无法抗衡的。

目前国内车规级MCU产品,主要应用在雨刮、车灯、车窗等低端应用场景。而电子助力转向、ESP、ABS、安全气囊、逆变器、BMS等相对高端的应用场景,覆盖较弱。车规级MCU的壁垒,主要在于需要通过专业的车规级安全认证。
认证周期长达1-2年,再加上设计、流片、量产,一趟线下来往往需要3-5年的时间。之所以限制如此严格,主要是因为相比智驾智舱芯片,车规级MCU出问题的后果非常严重,很多直接关乎生命安全,比如安全气囊失效、整车无法启动、ESP失效等等。长周期认证,也是为了保证芯片在10-15年内能够保持安全可靠。

不过,长周期认证对于咱们的“追赶者”就不太友好了。等到费劲千辛万苦通过认证,巨头们早就推出性能更强的产品了。所以车规级MCU想要弯道超车,需要提前进行高瞻远瞩的布局。要抓住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变革的大趋势,从多功能集成的SOC芯片入手才有机会。

03. 功率半导体:重在产能和成本!‍‍‍‍

相比前面提到的“弱电芯片”,“强电芯片”也就是功率半导体,国产化进程就要好很多了。在以往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英飞凌的地位基本上跟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界的地位类似,独占半边天,而其他半导体厂商只能喝英飞凌剩下的汤。

2015年,中国汽车功率半导体国产化率只有不到13%。而到了2023年,这一比例已经提升到了接近60%。更可喜可贺的是,比亚迪半导体在去年已经干掉了昔日的“老大哥”英飞凌,成为了国内功率半导体装车量最大的企业(也和比亚迪的销量脱不开关系)。

之所以如今功率半导体成为汽车芯片国产化的“排头兵”,主要还是跟布局早有关。早在2004年,比亚迪就成立了专门的半导体公司,而具体比亚迪开展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发业务的时间则更早,可以追溯到1998年。2011年,比亚迪就成功开发出了耐压600V的IGBT,并开始在汽车功率模块和家电中应用。2020年,在市面上除了特斯拉以外,绝大部分电动车都还在用IGBT的时候,比亚迪就率先把自研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应用在了初代汉EV上。碳化硅相比硅基的IGBT,功耗更低、更耐高压,这也成为了当时比亚迪敢跟刚刚国产化的特斯拉Model 3在能耗上硬碰硬掰手腕的底气。

而2023年12月,比亚迪宣布研发出了耐压1200V的碳化硅芯片,做到这种程度,基本可以认为做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当然,除了比亚迪以外,包括中车、斯达半导体等等中国功率半导体企业,近几年出货量增长还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他们确实乘上了汽车电动化转型以及800V普及的东风,另一方面,经过几年的验证,车企们已经开始逐渐接纳国产功率半导体了。

接下来想要让汽车功率半导体国产化更进一步,大力发展碳化硅器件,做好成本控制,二者缺一不可。碳化硅器件的高耐压特性,跟800V高压平台技术是完美契合的。早在2020年以前,碳化硅器件就已经出现了,却没有像现在一样大规模的上车,主要是因为太贵了,1颗碳化硅的价格基本能抵上10颗IGBT。如今,经过几年的规模化降本之后,碳化硅器件的价格仍然高出IGBT将近50%,降本空间仍然很大。碳化硅价格高,主要是因为生产比IGBT困难得多。碳化硅晶体的生长速度只有硅的1/80不到,同时碳化硅质地更脆,切割时容易崩片,导致良品率低。

想要提升碳化硅的生产效率,晶圆尺寸非常关键。常见的碳化硅晶圆的生产尺寸有4英寸、6英寸和8英寸,晶圆尺寸越大,意味着单位时间里能生产出的芯片数量越多。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碳化硅晶圆厂都是4英寸的,只有少部分拥有生产6英寸能力,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的8英寸晶圆厂则寥寥无几。所以,当国内晶圆厂大部分完成从4英寸到6英寸的升级改造,少部分达到8英寸时,碳化硅的产能将大幅提高,成本也会迎来进一步下降。相信用不了几年,800V技术有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遍地开花。

04. 写在最后‍‍‍‍

科幻小说《三体》中,刘慈欣对于人类敌对阵营“三体人”科技多么多么强大的描述,恰恰在于芯片技术——三体人把超级计算机,刻进了一颗“质子”里。

而恰恰是三体人向人类发射的两颗带着超级计算机的质子,成了地球文明走向毁灭的关键。现实世界何尝不是如此,芯片产业的强大与否,不仅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典型体现,更是决定未来国运的关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