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一、全景天幕装配量增长驱动智能调光玻璃需求上升
    • 二、汽车智能玻璃落地加速,应用领域从天窗拓展至全车玻璃
    • 三、主机厂与供应商如何拓展智能化玻璃?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汽车智能玻璃研究:玻璃智能化是如何演进的?

09/10 15:20
1687
阅读需 6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佐思汽研发布《2024年汽车智能玻璃研究报告》。报告详尽梳理了汽车智能玻璃中的调光玻璃、玻璃天线技术最新进展,分析典型车型案例,总结供应商布局与市场份额,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汽车智能玻璃作为汽车智能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驾驶体验,具体包括调光玻璃、玻璃天线、车窗智能信息显示器以及触摸响应玻璃。结合汽车智能玻璃搭载情况,《2024汽车智能玻璃研究报告》将主要围绕“智能调光玻璃”、“玻璃天线”展开研究。

一、全景天幕装配量增长驱动智能调光玻璃需求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垂向空间利用率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对座舱体验品质要求的日益增长,全景天幕市场正迎来快速增长期。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全景天幕的装配量达116万辆,较去年同期实现了6.5%的增长,装配率达12.0%。

在此背景下,全景天幕的广泛应用遭遇了关键挑战——调光隔热问题。而智能调光玻璃以其独特优势,迅速成为解决这一痛点、满足市场刚性需求的关键所在。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在推出配备全景天幕的车型时,将智能调光玻璃作为高配或选配项,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灵活、舒适且节能的驾乘环境。

案例一:阿维塔12 搭载智能光感前风挡+智能光感全景天幕

阿维塔12顶配版首次搭载了“智能光感前风挡”与“智能光感全景天幕”组合,在确保超大视野的同时,能有效遮阳、隔热、保护隐私。其中,智能光感变色前风挡采用5层夹层玻璃,带自适应光感功能,采光面积高达2.57㎡,能量透射率低、紫外线防御力强;智能光感全景天幕采用7层夹胶天幕,支持分区调控,90秒内实现全程变色。

案例二:蔚来ET7搭载分区智能调光全景天幕

2024款ET7行政签名版配备的分区智能调光全景天幕,采用EC光感技术,可以智能感知环境光线,主动调节遮光度,防晒隔热、保护隐私,支持前后区域四挡独立调节,防晒隔绝99.9%紫外线和86.3%的热量。

二、汽车智能玻璃落地加速,应用领域从天窗拓展至全车玻璃

目前,智能调光玻璃主要应用于汽车天窗/天幕中,随着技术的成熟发展,调光玻璃逐渐融入车门玻璃、后角窗、前/后挡风玻璃等核心部位;而玻璃天线技术也实现了在天窗、前挡风玻璃以及车门玻璃等位置的应用,展现了其多功能性与高度集成性。

案例一:新红旗H9后排车窗实现无极调光功能

新红旗H9搭载无极LC调光玻璃,支持-20°~85°的宽温智能调光,可隔绝99.9%紫外线和99.5%的可见光。启动调光功能后,用户可手动调节左/右车窗亮度并进行亮度记忆。此外,LC调光玻璃具有极致隐私性能,能确保车外无法窥视车内,而车内视野无阻,超越传统灰玻,即使在夜晚屏幕常亮时,也能完美保护隐私。

案例二:极氪009天窗采用卫星通信车载天线玻璃

极氪009通过金属镀膜技术将天线融入车辆天窗,不仅实现隔热防晒效果还可实现高精准的汽车卫星通信功能。在紧急情况下,例如地面网络受损时,车辆可通过卫星天线自主报警。

三、主机厂与供应商如何拓展智能化玻璃?

全球汽车玻璃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态势,四大领军企业占据了约90%的市场。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中国企业福耀玻璃市占率第一,占比约为34%;其次是日本的AGC株式会社约23%、NSG板硝子(2024财年)约18%,以及法国的圣戈班约14%。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趋势的加速发展,汽车智能玻璃作为车辆的核心构件,其制造与研发不再局限于玻璃供应商范畴。主机厂也积极投身其中,形成由供应商和主机厂共同参与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供应商凭借深厚的制造实力与专业技术,生产制造高性能智能玻璃产品;而主机厂则主动参与研发过程,洞察市场需求变化,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与定制化需求,进一步拓宽汽车智能玻璃应用边界。

案例一:福耀全景天幕产品推出星空穹顶及投影显示功能

其推出的星空穹顶天幕产品支持定制所需图案,并通过绚丽灯光营造浪漫氛围;投影显示天幕产品则可全彩显示高清影像,在座舱内打造专属“私人影院”。

案例二:广汽本田基于调光玻璃技术实现后排车窗沉浸式体感游戏

广汽本田2023年6月披露的关于车窗互动显示专利,采用双层调光玻璃与双面OLED屏技术,结合舱内人体识别系统,为后排乘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感游戏体验,显著提升了车内的互动性与娱乐性。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