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说三代半”获悉,近期国内多家SiC企业均获得了最新技术突破,涉及沟槽技术、大尺寸制备等:
● 青禾晶元:实现了高质量晶圆级SiCOI(6寸,SiC膜厚1μm±100nm)的规模化生产。
●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成功攻关沟槽型碳化硅MOSFET芯片制造关键技术。
● 上海汉虹:使用自行研发制造的碳化硅长晶炉成功拉制出高品质8英寸碳化硅晶体。
青禾晶元:SiCOI实现规模化生产
8月28日,青禾晶元官微宣布,他们在绝缘体上碳化硅(SiCOI)材料的制备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高质量晶圆级SiCOI(6寸,SiC膜厚1μm±100nm)的规模化生产。
长期以来,高质量SiCOI材料的制备一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解决晶圆键合、微纳加工等多个技术难题,业内前期探索主要是小尺寸样品的制备尝试。
青禾晶元成功攻克了这些技术难关,实现了高质量晶圆级SiCOI的制备,该公司科研人员通过优化晶圆键合质量、完善微纳加工工艺等手段,确保了SiCOI材料的高纯度、高均匀性和高性能,为后续器件的制造和性能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青禾晶元已正式参编《2024碳化硅(SiC)产业调研白皮书》,将与众多行家企业一起深入剖析碳化硅产业脉络。《白皮书》将于今年12月中旬发布,届时也将深入展示青禾晶元的SiC最新进展和布局。
除青禾晶元外,合盛新材料、芯聚能、安海半导体、三安半导体、烁科晶体、天岳先进、恒普技术、华卓精科、快克芯装备、泰坦未来、东尼电子、科友半导体、长联半导体、致领半导体、奥亿达新材料、瑞霏光电、才道精密、亿值旺、纯水一号、中科光智、中电化合物、森国科、清软微视、士兰微、清连科技、弘信新材、高泰新材、成都炭材等也已正式参编《2024碳化硅(SiC)产业调研白皮书》,期待更多SiC领域的行家企业加入,共同推进碳化硅半导体产业发展,了解更多详情请扫描海报二维码。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开发沟槽型碳化硅MOSFET芯片
9月1日,据“南京发布”官微消息,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成功研发了沟槽型碳化硅(SiC)MOSFET芯片制造的关键技术,在国内实现首次突破。
据介绍,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组织核心研发团队和全线配合团队历时4年,不断尝试新工艺最终建立全新工艺流程,突破“挖坑”难、稳、准等难点,成功制造出沟槽型碳化硅MOSFET芯片,较平面型提升导通性能30%左右。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技术总监黄润华透露,目前中心正在进行沟槽型碳化硅MOSFET芯片产品开发,推出沟槽型的碳化硅功率器件。预计一年内可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智能电网、光伏储能等领域投入应用。
此外,该中心还表示已启动碳化硅超集结器件研究,该结构的性能比沟槽型结构的还要更优更强,目前还在研发中。
上海汉虹:制备8英寸碳化硅晶体
8月30日,上海汉虹官微宣布,他们在拉晶实验室中,使用自行研发制造的碳化硅长晶炉成功拉制出高品质8英寸碳化硅晶体,此晶体具备优良的均匀性和低缺陷密度,直径达到200毫米标准,电阻率和晶向均符合高端应用要求。
据悉,该晶体的制备使用了上海汉虹自行研发制造的碳化硅长晶炉,采用上进料方式和自动化控制,通过热场旋转及热场工艺稳定性设计,确保晶体生长过程中的温度均匀性和稳定性,目标为新能源汽车、5G通讯等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材料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