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 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
这个意见涉及内容很多,值得关注的是,《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电信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
事实上,从去年年中开始,就不断有专家学者在各种场合反复吹风,要加快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推进国内卫星互联网加速发展。
结合上周“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一箭18星”升空入轨这一历史性事件来看,我认为,国内卫星互联网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发放运营牌照。
卫星互联网当前被看作是地面互联网的有力补充,是空天地一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谁取得卫星互联网的运营牌照,就意味着它将成为继电信、移动、联通、广电之后的第五大基础通信运营商。
那哪些企业会获得这个牌照呢?
首先,我认为,当前电信、移动、联通、广电这四大运营商会顺理成章获得卫星互联网运营牌照,毕竟这四家企业前期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来布局,尤其是中国移动,年初已经发射了中国移动01星、星核验证星两颗卫星,当前还有其他的卫星发射计划。
然后,当前国内公开规划的“万星星座”计划共有三个,分别是GW星座、千帆星座和鸿鹄-3星座。其背后的运营主体分别是,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大家都知道中国星网是中央企业,后面两家也有一定的国资背景,所以,我认为,这三家企业也很可能将获得运营牌照。
此外,我认为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资本也有可能获得牌照,其未来的运营模式可能类似于虚拟运营商。
因此,一旦国内卫星互联网牌照开始发放,不光会出现第五大运营商,第六、第七,甚至十大运营商都有可能出现,它们都将可能为用户提供空天地一体的互联网服务。
那对当前的四大运营商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有人说,这意味着传统电信运营商的主要业务模式将被颠覆,四大运营商将从零开始,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上。
事实上,我觉得,情况并没有那么严峻,从短期来看,卫星互联网要做到全程全网的服务保障,肯定需要与当前的地面互联网联接,解决最后10米的问题。
另外的话,卫星互联网才刚起步,其网络容量还非常有限,哪怕是星链计划,其用户规模也不过是300万,服务能力还很弱,服务场景很狭窄。
要完全替代地面互联网,从短期看来,基本没有可能。
但从长期看,卫星互联网和地面互联网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意味着,卫星互联网运营商和当前通信运营商的竞争将迟早爆发。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提前做好部署,这是今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