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芯片外置电阻RC如何实现振荡器功能?

2024/08/08
1166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大家好,这里是大话硬件

这篇文章来实现DC-DC控制器内部的振荡器模块功能。

在调试DC-DC控制器时,如果要改变其开关频率,通常是修改芯片外围的RC参数, 如下图所示。

结合常用芯片UC3842系列的内部框图,实现方式如下:

实现方案如下:

根据上述的原理,实现的思路:

使用一个电源电容C先充电,再放电。因为在电容充电后期,电压变化缓慢,这部分电压需要去掉,同理,在放电后期,电压变缓,也不需要放电为0,为了更精确控制开关频率,振荡器的频率需要准确,故而,只截取电容充放电的一部分。

基于上述的思路 ,设计电路如下:

在另外一款经典的芯片TL494数据手册上写了第二种方案实现振荡器的功能。TL494这款芯片在10年前上大学那会,电子设计大赛的电源题目,最常见的就是这款芯片。

在《开关电源原理设计及实例》这本书里面,作者专门讲了这两款经典的DC-DC控制器。

TL494数据手册中实现思路如下:

理解下来就是使用一个恒流源(a constant current)对电容CT进行充电,恒流源的大小由RT来控制,当电容电压达到3V时,开始放电,放电结束后,继续对其进行充电。

实现原理如下:

同样实现了芯片内部振荡器的原理。

但是可以看出,不同的芯片外置同样的R=50kΩ,C=1nF的器件,内部的振荡频率并不一样。UC3842仿真振荡器频率36KHz,而TL494只有19KHz。差异原因来源于对电容充放电思路不一样。

在某些规格书上能看到下面振荡频率计算公式,同一颗芯片,同样的RC器件,内部的振荡频率也不一样。

不同芯片同样的RC,内部实现原理存在差异,振荡频率自然不一样。但是对于同一颗芯片,k的取值不同的原因是为了当外部C不一样时,内部寄生参数存在差异,使用不同的K来补偿内部寄生参数的影响。

以上即为开关电源DC-DC内部振荡器实现原理。

关注我,让我成为你的专属小太阳吧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SPA11N80C3XKSA2 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owe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11A I(D), 800V, 0.45ohm, 1-Element, N-Channel, Silicon,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ET, TO-220AB, ROHS COMPLIANT, PLASTIC, TO-220FP, 3 PIN
$3.79 查看
BSC014N06NSTATMA1 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owe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4.2 查看
0717182000 1 Molex Telecom and Datacom Connector, 200 Contact(s), Female, Right Angle, Surface Mount Terminal, Receptacle, ROHS COMPLIANT
$36.36 查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加入交流群
举报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