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通社 zhangtongshe.com
“我们想要成为汽车界的‘微软’”。今年45岁的雷溢强,聊起自己对于技术和行业的理解,显得信心满满。
雷溢强曾在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从事汽车研发工作,做过国内最早的AUTOSAR(汽车开放系统架构)量产落地,十几年来的行业经历让他深刻地意识到,汽车行业正遭遇重复开发的困境。于是,2014年,他创立了蓝聪科技,专注提供基于AUTOSAR的汽车电子基础软硬件平台以及相关协议栈软件开发服务。
成立十年间,蓝聪科技曾相继迎来上汽、吉利、比亚迪等主流车企的订单,量产100个项目、推出两款行业领先的软件开发平台、成为上海市交通电子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完成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N板)挂牌……如今的蓝聪科技,已成为AUTOSAR领域的领军企业。
近日,张通社在位于张江国家级孵化基地的蓝聪科技,采访了这位75后创业者。“我以前就是张江男,现在自己创业了,当然要把地址选在这里。”谈到为何将公司落到张江,雷溢强还表示,作为一家研发公司,蓝聪科技需要“张江”这片科技土壤。
01、深耕AUTOSAR行业十余年锚定行业过度开发困境
1992年,钱学森深思熟虑后用钢笔写下一封信:中国应跳过传统燃油车阶段,直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同年,福建松溪县的雷溢强面临读高中或中专师范的人生抉择。彼时,后者因有工作分配更为吃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当时所有人都劝我去读中专师范。”他回忆道,“学个两三年就出来教书,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他顶着压力去念了高中,并顺利考上中南民族大学,就读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为村里第二位大学生。
2002年,雷溢强从大学毕业,先后就职于微星科技Micro-Star International、上海博皓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泓越通讯技术有限公司;2005年,他来到美国,先后在两家企业从事汽车研发工作。“我在美国买了房子,本可以一直在那儿生活。”他介绍道。可这种一眼就望到头的生活,又让他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思虑再三后还是选择回国。
回国之后,雷溢强进入一家知名车企工作。在这家企业工作期间,他对于汽车行业重复开发的困境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并做了国内最早的AUTOSAR量产落地。
“汽车行业最大的特点是保持安全性,比如刹车必须保持万无一失。”据雷溢强介绍,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模块化和解耦策略,导致相同功能的软件在不同项目或平台中被多次独立开发,而没有实现代码的复用;另一方面,各家企业的标准层出不一,无法做到生态融合,协议标准呈多元化。正因如此,车企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过度开发导致资金、时间浪费的情况。
2014年,中国政府开始制定智能网联汽车。也是同一年,雷溢强创办了蓝聪科技。早已成长为汽车领域专精人才的他参透了中国汽车科技澎湃向前的脉搏,走了一条罕有人至的创业道路,也卷入了如今这百年变局的中国汽车的浩荡升级之路。而上海张江,则是最能承载雷溢强对未来想象的沃土。
2016年,前百度高级副总裁王劲提出“软件定义汽车”。如今中国在汽车软件的产业局势尚不容乐观:芯片受阻,软件标准不明,产业中许多企业各自登山,天量资金注入却在旧模式中冲撞浪费,无数的重复开发增加了成本,也贻误了时机。雷溢强创业的初衷,便是想解决这个难题。也是在这一年,蓝聪科技为长城的一款汽车用CP AUTOSAR做了量产,正式进入AUTOSAR赛道。
“后来,我们与上汽集团达成合作,成功在业内打开了局面。”雷溢强表示,2017年开始,公司进入高速发展期,相继与比亚迪、吉利等主流车厂及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合作,并开启与西门子的合作。“2022年,公司的营收达到一个小高峰。”他介绍道。
02、自主研发SmartSAR和BlueSAR,汽车基础软件开发效率提升3倍
从2003年起,AUTOSAR成员共同合作拟定了一个符合汽车电子软件开发的、开放的以及标准化的软件架构。该架构旨在改善汽车电子系统软件的更新与交换,同时更方便有效地管理日趋复杂的汽车电子软件系统。简单来说,AUTOSAR就是一套标准协议、软件架构。
“AUTOSAR发展了这么多年,供应链已经非常成熟,国外有VECTOR、ETAS等巨头,国内则有东软睿驰、经纬恒润、普华基础软件等头部玩家。但专业技术层面,蓝聪拥有绝对的自信。”历经十年发展,蓝聪科技在AUTOSAR快速开发这个赛道里,已做到行业领先。
雷溢强说,当下的AUTOSAR标准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标准答案。在雷溢强看来,如今山头林立的汽车行业,资金、技术已不是问题,符合各主机厂标准并满足用户智能化、个性化以及快速迭代的要求变成产品落地的关键路径,才是行业向前发展的最大瓶颈。
“虽然无法统一行业的标准,但是我们能做到让开发模式满足不同的标准与要求。”雷溢强用“山不动我动”来形容蓝聪科技的产品研发的初衷。为此,他们自主研发并推出了快速开发平台——SmartSAR。
SmartSAR的核心功能集中于简化和加速符合AUTOSAR标准的基础软件开发过程。“我们凭借长期积累的海量项目经验,深入挖掘并提炼出了汽车开发中的共性需求与关键技术环节。”据雷溢强介绍,SmartSAR集成了先进的模块化设计理念和高效的代码复用机制,完美契合AUTOSAR标准的开发体系,不仅确保了汽车电子系统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还极大地提升了开发的灵活性与迭代速度。
“目前,SmartSAR可以让整个系统开发可以提升三倍,装车量达到千万台。随着产品不断地迭代,未来我们希望将汽车基础软件开发效率提升100倍。”该产品包括立即能用的硬件和软件配置集成软件,客户使用时就可验证自己的算法,实现了软件的高度可复用性和快速开发能力。
此外,蓝聪科技还自主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lueSar软件开发平台。该平台秉承AUTOSAR的开发理念,无缝对接AUTOSAR标准,依托多年丰富的量产应用经验积累,采用先进的协议栈技术实现基础软件的稳健开发。
“相较于市场上同类基于AUTOSAR标准的项目所面临的高昂开发成本,BlueSAR平台能够帮助企业将成本缩减至原来的80%,即降低20%的成本支出。”雷溢强表示,它不仅以快速开发、低成本见长,还兼具高度可定制化、安全稳定等诸多优点。目前,BlueSar的装车量超300万台。
03、100个量产项目经验目标是汽车界的“微软”
蓝聪科技成立十年,并非一帆风顺,在看似充满机遇的新能源汽车爆发元年,雷溢强却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2021年,大量的人才、资金都涌向新能源汽车行业,当时AUTOSAR方面的人才是行业内最紧缺的,所以我们公司很多人才都被挖走了,大概走了一半员工。”但困难摆在眼前,他没时间多想,只能迅速找到解决办法。好在技术出身的他,对于如何将普通工程师培养成专精人才已有丰富的经验,通过重新组建团队并培训,才顺利渡过这道坎。
雷溢强这种迎难而上的性格还充分体现在对待客户项目上。“我们曾江湖救急过一个大项目,客户急着要交付,可这个项目里的所有东西都是新的,行业内没有任何参考。”回想当时的情况,他记忆犹新。那时,他在客户的办公室里熬了三个月,“累了趴一会儿,醒来就开干,满脑子都是项目。”他笑道。
“目前公司已完成了摸索和高速发展阶段,接下来我们想要建造一个生态,让公司得以腾飞。”雷溢强对此充满自信,“我们想要成为汽车界的‘微软’”。
得益于强劲的技术实力,蓝聪科技已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上海专精特新企业,完成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N板)挂牌,还具备100个量产项目经验。
在知识产权方面,软件著作权19项,多项发明专利,覆盖汽车电子的软件开发、集成、销售及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基于AUTOSAR软件工具或者协议栈工具下的汽车电子ECU底层协议栈,应用层、诊断及BootLoader的开发集成服务及销售),曾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024年,是蓝聪科技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的一年。3月,在第五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上,蓝聪科技荣获“中国汽车软件风云奖”;4月,蓝聪科技成为上海市交通电子行业协会理事单位,还荣膺上海市工商信息技术商会“技术创新应用奖”;此外,还正式成为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2024年授权认证渠道经销商。
同时,蓝聪科技注重前沿技术与团队优势的整合,设立印度ODC研发中心,提供更专业灵活的开发资源,长期与上海著名学术机构保持良好的科研交流,并与国外汽车电子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历经十年发展,蓝聪科技在AUTOSAR这个赛道里,已做到行业领先。“我们目前想的是把营业额做起来,不断完善产品并借助资本的力量来推广。”提到蓝聪科技的目标,雷溢强这样回答。在他看来,蓝聪科技未来要做的,是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下,以打造中国汽车基础软件的产业链为己任,推动整个行业快速发展。
“当你的目标和方向是对的时,你就永远在成功的路上。”对于自己的十年创业路,雷溢强有着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