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中国手机市场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在中国市场不是运营商主导的市场,是各家厂商依靠自身的产品实力来说话的市场。这也是为何在中国市场,厂商的促销力度最大,新品发布最密集的原因所在。而用户在选择的时候,也更喜欢货比三家,在不同的平台,叠加不同的优惠活动,而且还容易形成不同的“圈子”和“粉丝团体”,进行相互的吐槽和看不起。
在这个市场,苹果公司倾注了很多心血,甚至库克都多次来华站台,为了一个门店的开业,库克都不惜万里之遥来为之鼓劲,就是因为这个市场的独特性和用户的庞大性让人不能忽视。苹果公司也有别于别的市场,多次在中国市场推出促销活动,在今年中国6·18期间,甚至推出了最高2000元的促销活动。为此也激发了中国手机厂商的价格波动,一些主流厂商对各自的价格运营几乎到了极致。
近期,包括华为在内的第一军团,也开始对手机定价做出微调,把今年最新发布的旗舰产品Pura 70系列开始让利降价。而且,市场还在传闻,华为下一步发布的Nova小折叠屏手机会在价格上更加亲民。价格有可能拉到5000元左右,这已经几乎是市场同类别产品的“基本价”了。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华为意识到当下市场的消费能力和用户对于价格的认同点的改变,如果单纯地固守高端价格区间,或许会失去一部分用户的参与度。据悉,Pura70系列的调价也是因为市场出货预期没有想象的高,虽然已经超越了Mate 60系列,但尚未达到华为的预期,因此在价格上会做出调整。而下一步,或许华为也会考虑市场的承载能力以及用户的消费实力,在价格的制定上,更加科学合理。
华为手机价格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苹果公司带来压力。要知道,今年秋季苹果公司的iPhone 16系列将搭载AI能力,虽然进入国内市场的机器是不是也会搭载ChatGPT尚存疑问,但不可否认的是,原来属于Android和鸿蒙阵营的AI能力,在更多手机厂商产品中都会体现,包括iOS系统。这就会让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用户对于AI应用的比较也会更加苛刻,产品的应用能力以及计算能力,都会成为用户选择的重要参考。
2024年第二季度的相关数据已经出炉。调研机构IDC和Canalys的最新数据均显示,国内头部手机品牌在本季度的出货量上超越苹果,包揽前五。vivo此次排名第一,而苹果跌至第六,市场份额在13%、14%左右。市场人士认为,苹果手机份额的下滑是因为华为产品产能的释放,以及快速回升带来的竞争压力。可以说,华为用户就是从苹果用户倒戈而来,这部分用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而且对技术的追逐更加直观。
IDC报告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158万台,同比增长8.9%,延续增长势头。AI和折叠屏依然是市场关注焦点,生成式AI落地终端尚需要时间,折叠屏手机的激战则更加猛烈。在中国市场,Android市场同比增长11.1%,iOS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3.1%。IDC数据统计:中国市场前五名分别是vivo(18.5%)、华为(18.1%)、OPPO(15.7%)、荣耀(14.5%)、小米(14.0%)。
华为的回归延续了去年第四季度Mate60系列出货之后的强劲势头,尤其是二季度华为推出了Pura70系列,受到用户的关注和参与。整个上半年华为以17.5%的市场份额再次成为智能手机市场出货第一,并且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持续缩小与苹果的差距。这个价格区间是真正具有消费能力的用户群体,这部分用户对于产品的认可度和要求性比较高,这是真正考验产品能力的价格区间,也是手机市场一直力争的用户群体。华为和苹果公司在今年还将继续竞争,下一步就是iPhone 16系列和Mate70系列之间的竞争。
Canalys的报告数据略有差异,vivo出货同比增长15%,位居第一,出货量1310万台,市场份额达19%。OPPO以113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二。荣耀以107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三,同比增长4%。华为以106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四。小米以1000万台的出货量以及17%的同比增长重回前五。苹果出货排名退至第六,市场份额14%。
分析机构认为,中国本土厂商展现出市场领导地位,有史以来首次包揽中国大陆市场前五的席位。中国厂商与本土供应链伙伴深度协同,已逐步在软硬件均取得成效。苹果公司也不甘落后,正在调整渠道管理,在实现库存健康化后,力求确保零售价格的稳定,同时保障渠道伙伴的利润空间。下一步,苹果的Apple Intelligence服务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落地将成为关键。
如今,经济大环境低迷和消费信心不足是市场非常明显的一个状态,成本上涨的压力会给厂商带来更多挑战。或许AI短时间内难以成为消费者换机的主推力。而性能、影像、外观、续航以及价格等仍是消费者选择手机的主要考虑因素。手机厂商如何在制定价格,以及在产品应用方面是不是有真正突出的地方,也将成为用户选择的重要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