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通社 zhangtongshe.com
熬过2023年的低谷,芯片行业终于迎来了回暖。
近日,芯片公司澜起科技公布了2024半年度业绩预增的自愿性披露公告。公告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16.65亿元,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83亿元-6.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2.73%-661.59%。换言之,这家芯片公司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翻了六倍不止。
增长不仅发生在澜起科技上,据了解,韦尔股份、佰维存储、南芯科技等芯片公司都公布了2024年半年报预告,且半年净利润增幅均超100%。对于业绩上涨的原因,四家公司均提及下游需求复苏、行业出现恢复性增长。
从多家芯片公司已公布的半年报来看,芯片行业触底复苏已是确定性的,增长拐点则来自AI、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01、上半年实现营收收入16.65亿元,净利润涨超六倍
澜起科技成立于2004年,位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是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据了解,澜起科技致力于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拥有互连类芯片和津逮®服务器平台两大产品线。
2019年7月,澜起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经过上市融资和创新研发,目前澜起科技在售和在研的产品多达十几款,在多个细分领域实现全球领先,已逐步成长为一家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和互连芯片平台型设计企业。
据澜起科技公布的2024半年度业绩预增的自愿性披露公告显示,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9.49%,而在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2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83亿元-6.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2.73%-661.5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5亿元-5.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924.98%-14711.96%。
净利润大幅上升,澜起科技不是个例。据公开数据显示,韦尔股份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13.08亿元至14.08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53亿元相比,呈现出了754.11%至819.42%的大幅增长;佰维存储预计与2023年上半年亏损2.96亿元相比,2024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5.76亿元至6.26亿元,业绩显著增长;南芯科技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32亿元到13.02亿元,同比增长86.51%到97.11%;净利润为2.03亿元到2.21亿元,同比增长101.28%到119.16%......
可见,国内半导体市场在历经2023年的低迷后,迎来强势“回春”。
02、超90%营收来自互连芯片,AI“运力”芯片成为业绩增长点
澜起科技的营收,主要来自其主营业务——互连芯片。据公开信息显示,其上半年16.65亿元的收入中,互连类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约为15.28亿元,占比超90%;津逮®服务器平台产品线销售收入约为1.30亿元。
增长源自哪里?今年以来,一方面,澜起科技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需求实现恢复性增长,DDR5下游渗透率提升且DDR5子代迭代持续推进,2024年上半年公司DDR5第二子代RCD芯片出货量已超过第一子代RCD芯片;另一方面,部分AI“运力”芯片新产品开始规模出货,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以上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澜起科技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目前,澜起科技共有三款AI高性能“运力”芯片产品,分别是PCIe® Retimer 芯片、MRCD/MDB芯片和CKD芯片。
PCIe® Retimer芯片采用先进的信号调理技术来补偿信道损耗并消除各种抖动源的影响,从而提升信号完整性,增加高速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为服务器、存储设备及硬件加速器等应用场景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PCIe®互连解决方案。随着全球AI服务器需求旺盛以及公司市场份额的提升,PCIe® Retimer继2024年第一季度出货约15万颗之后,第二季度出货约30万颗。
AI同样拉动了对更高带宽内存模组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澜起科技的MRCD/MDB芯片服务器高带宽内存模组开始在境内外主流云计算/互联网厂商规模试用。因此,公司的MRCD/MDB芯片销售收入快速增长, 继2024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首次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之后,第二季度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此外,澜起科技于2024年4月在业界率先试产DDR5第一子代时钟驱动器芯片(简称CKD),受益于AI PC产业趋势的推动,以及客户端新CPU平台(支持内存速率为6400MT/S) 发布时间临近,相关内存模组厂商开始批量采购CKD芯片用于备货,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的CKD芯片开始规模出货,单季度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03、AI、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应用拉动芯片需求
今年6月份,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把对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同比增速的预测上调至16.0%,相比去年11月份做出的预测,上调了2.9个百分点。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6112.31亿美元,此前预计为5883.64亿美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芯片的需求和供给预期也在持续增长。
在需求端,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Q1季度中国智能手机产量达到2.76亿台,同比增长16.7%。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80万辆;其中,汽车新注册登记1242万辆,同比增长5.70%,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439.7万辆,同比增长39.41%,创历史新高;自OpenAI发布Chat GPT后,一系列大模型产品横空出世,国内进入“百模大战”,引爆算力需求。
在供给端,一方面,因2022年消费市场需求持续萎靡,半导体行业在2023年开启主动去库存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国产芯片公司产能利用率正在回升。
2024年Q1季度,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率(折合8寸)上升至80.8%,一跃成为仅次于台积电和三星的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华虹半导体第一条12英寸产线9.45万片的月产能基础之上,第二条月产能8.3万片的12英寸产线预计将于年底建成投产。
在需求端的拉动和供给端的不断扩增下,半导体行业回暖是确定性的。随着国内生成式AI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芯片行业将迎来更为乐观的局面。
文字|张文琪 编辑|吕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