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最吸引眼球的硬件设备,那还得是Vision Pro啊。
毕竟这些年,整个圈子的新品逻辑那叫一个循规循矩,用高情商的话来说那叫稳扎稳打不易出错,而低情商那叫创新精神严重缺失。在元宇宙泡沫散去之后,就连XR市场也讲不出什么新故事,Vision Pro起码算是创新性融合AR与VR,把XR这个理念代入了消费级市场。
理论上来说,作为一个始终追求科技前沿的玩家,小雷不整台Vision Pro好像没啥道理。
但是,近30000块的售价,换算过来就是我这种小职工不吃不喝得几个月的工资收入,实在不像是一句简单的“感兴趣”就能花出去的金额,更别提小雷本人独在异乡,每个月不吃不喝都有几千块的固定生活费用支出,这要存到30000块,那确实是猴年马月的事情。
啧,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只能说这Vision Pro啊,真就不是咱们这些平头小老百姓消费得起的东西。
苹果很懂这点,果粉应该懂这点,而华强北可能比苹果更加懂这点。
事实上,早在苹果Vision Pro发售之前,便已经有山寨版Vison Pro头显现身国内二手平台。名为Vision SE的这款产品,据说不仅在外观设计、UI设计上和苹果Vision Pro如出一辙,甚至售价区间为1500—1800元,价格几乎是苹果的二十分之一。
只能说,这波目标用户就很明显。
我知道,我知道,作为人家公司一眼相中的目标用户,这波小雷不买就多少有些没礼貌了,所以我这不是把这台莫名其妙的“Vision SE”给买回来了嘛。
至于这1500块钱的Vision SE到底什么水平,跟着我看下去你们就知道了。
外观很复刻,但细看很丑!
老规矩,我们从包装部分开始。
该说不说的,就这包装设计,没开箱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120%的华强北气息。
简陋的方形外包装内,除了Vision SE本体外,什么遮光罩啥的已经预先安装在本体上了,此外就是一个异常简陋的手柄遥控器,以及一个最高18W USB-C电源适配器。
远远看过去的话,不可否认Vision SE和Vision Pro确实是有几分相似的,类似的滑雪镜式设计,采用金属银色涂层的边框,以及看着有点像是布料纹理的眼罩部分,至少看上去和正品有七八分相似,甚至按键、开孔和散热的结构都整得大差不差。
不过,只要稍微靠近一点,那就什么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首先,Vision SE的正面压根就不是什么屏幕,而是一块由亮面硬塑料覆盖的面板,正中间还有两个非常mini的摄像头,主要负责的是官方宣传中的XR部分,具体体验我们下文再说。
Vision Pro上的铝合金中框,到Vision SE上面变成了“铝合金金属色”的塑料中框,手感黏糊糊的,至于编织材质的眼罩部分,自然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编织纹理的塑料眼罩。
头带则是标准双环头带,布料质地有点粗糙,后颈没有缓冲垫的设计。
如果说Vision Pro的外观和做工代表着数码行业天花板的工业设计水平,那么Vision SE的外观和做工突出的便是满满的粗糙感,有一种未经雕琢和修饰的美。
这种差别,一方面源于材质的差距,另一方面则来自它相对拙劣的做工。这当然不奇怪,毕竟价格和成本摆在那里,1000多元的山寨头显,用料和做工可想而知。
真要说的话,Vision SE对比Vision Pro唯一的优势就在重量上了。
毕竟Vision SE是一款标准的一体机设备,这意味着它不需要额外加装电池包来供能,此外全身轻量化(笑)的设计,使其机身仅有485g左右,而Vision Pro不带电池包的重量也达到了630g左右。
显示、佩戴,样样不行
再说佩戴方面。
Vision SE的佩戴体验是挺简单的,只要把眼睛往头显那里对准,然后把头带往后面一扣就行了。
想要调整松紧程度的话,可以借助头带上的魔术贴来重新定位,算是比较方便的调节方法了。
不过材质这块就不敢恭维了,头带的质地非常硬,颈部没有缓冲泡棉,这点也增加了长期佩戴时的不适感,而且前面遮光罩的材质也不行,与肌肤接触久了会有种瘙痒的感觉感,和面部的贴合程度也有待改善。
然后是配置方面。
作为Vision Pro的山寨版,Vision SE采用的自然是开源版的方案,商家提供了一份参数表,让我们对它的配置性能能有一番了解。
首先,它用的芯片是高通SXR1130,这个型号看起来很陌生对吧。
事实上,SXR1130是基于骁龙670打造的一颗Soc,两者拥有同样的CPU架构,即2个Kryo 360(A75)+6个Kryo 360(A55),而且GPU都是Adreno 615,而骁龙670是一款发布于2018年的中低端,可以视作是骁龙660的升级版,也是骁龙680师出同源的好兄弟。
换句话说,这就是一台套上了XR设备外壳的廉价入门手机。
这产品性能,放在六年前的中低端手机市场都不够看,让人对它如何实现宣传中的实时3D画面呈现,以及所谓的XR混合现实效果,又多了一分好奇心。
至于显示方面,则采用了LCD屏幕,刷新率为72Hz,双目分辨率达到3664*1920,总像素为702万,拥有98°的视场角。
这是什么水平呢?真正的Vision Pro显示画面总像素达到了远超主流产品的 2300 万,热门国产一体机Pico 4总像素为930万,入门的Quest 3则为910万。
换言之,就算不考虑软件上的差异,Vision SE带来的画面清晰度无疑要更加稀烂。
系统体验?根本没有!
在开机后,小雷能够确认的第一件事。
就是这款头显采用了基于Android 8.1系统的UI界面,唯有整体交互界面高度类似于visionOS。
我说的高度类似于visionOS,其实指的就是悬浮在半空中这个形似PSV的系统界面,这个“四-五-四”的高仿排版,搭配上分辨率严重不足的应用图标,给人以一种极其割裂的视觉观感。
从该界面下滑,就可以进入Vision SE的场景选择,但是一共只有六个场景可选之余,其中有三个场景是另外三个场景的夜间版,而且全部场景看起来都有一种非常粗糙的贴图感。
视觉冲击是没有了,只能说我能坚持这几分钟还是因为以前常用VR一体机的缘故。
另外,既然是模仿Vision Pro的产品,那一定得有XR功能,因此产品左上方提供了一个场景切换按钮,通过双击按钮即可快速将画面切换为现实场景。
而开启后的感觉……我是建议你别开更好。
没错,Vision SE确实能实时将拍摄到的外部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但是这颗不明参数的镜头,拍出来的画面可以说模糊到一种新境界,不仅看不清楚有细节的东西,在使用XR功能的同时开启别的应用还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掉帧效果,让人好一阵恶心。
对了,别看机身前面有两个主摄镜头,其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这一真一假的镜头,致敬传奇山寨手机了属于是。
操控亦是如此。
如果说苹果那个“看-点”的操作模式还算饶有新意的话,Vision SE这个「看-点」的操作模式只能说是东施效颦,不但没有眼动追踪,头动追踪有延迟,光标会自己乱动,而且为了实现点击,你还要给它接上一个有线遥控器,梦回任天堂WII时代的操作感受。
显示效果炸了,操作体验炸了,那我们还能拿Vision SE干嘛呢?
看片?虽然可以实现窗口选择、拉伸之类的基础操作,但是Vision SE内部的应用窗口显示效果可谓极度粗糙,滑动刷新时能看到扫描线也就算了,播个在线FHD片源还能有明显锯齿。
感觉不如我的……小米14。
游戏?Vision SE只有一个简单的有线遥控器,机子本身也仅支持3DoF,不仅大部分VR游戏玩不起来,游玩兼容的安卓游戏操作起来那叫一个别扭,可以说毫无体验可言。
至于什么办公、剪辑能力啊……那肯定是没有的,建议别做梦了。
甚至可以说,现如今市面上所有的AR、VR类眼镜产品,在它的衬托下,都是神中神了。
作为对比,我让同事把Pico Neo3给带过来了。
不同于Vision SE,Pico Neo3是更传统的那种VR一体机。
尽管在屏幕的纸面参数上二者高度一致,但是Pico Neo3采用了高通骁龙XR2平台,本质上是一颗特调的骁龙865处理器,搭配上功能完整的手柄,二者的娱乐体验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开机之后,Pico Neo3首先要用手柄进行边缘检测,划定一个大致的安全范围。
为啥要这样做,因为它支持6DoF。
所谓3DoF的设备,是指该设备可以检测到头部向不同方向的转动,但是不能检测到头部的前后左右的空间位移。
而6DoF的设备,除了检测头部的转动带来的视野角度变化外,还能够检测到由于身体移动带来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移的变化,让你可以置身于完全沉浸式的虚拟体验中。
当然,这肯定不是啥稀罕功能,只是单纯Vision SE没有罢了。
至于Pico Neo3能做什么嘛……
首先,游戏这块肯定是碾压的,PICO应用商店里起码拥有着数百款游戏应用,什么轻拳、重拳再来个格挡,或是和AI来场酣畅淋漓的乒乓对决,是真能把你变成居家运动小天才。
就是资源量这块,拍马也赶不上Meta Quest。
想玩PC VR大作,也是没问题的。
用PICO互联连上电脑就行,比如大热的VR游戏《半条命:alyx》,游戏内的换弹、瞄准都往现实里靠近,自带的手柄也有着还算细腻的振感反馈,玩起来可谓是相当带感了。
至于看片这块,虽然显示效果也就一般,但是Pico上的资源量确实不是华强北小厂可以媲美的,在抖音强推下,甚至你还能和主播零距离互动、躺着刷刷短视频什么的。
小姐姐唰地出现在面前,这放在以前真的是想都想不到。
最重要的是价格,目前Pico Neo3二手价在800块上下。
如果说Vision SE是用1/20的价钱拿下不到Vision Pro 1/200的体验的话,那么Pico Neo3可以说是用1/2的价钱拿下了数十倍于Vision SE的体验。
当然,这并不是说Pico neo3有多出色,这只是一款合格的入门VR一体机。
只是Vision SE的表现,实在太丢人了。
感兴趣?我劝你别感兴趣!
事实上,除了长得和Vision Pro有点像外,我很难说出Vision SE有什么优点。
虽然它试图通过模仿市场上的热门产品来吸引用户,但其在性能和体验上的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材质廉价、屏幕不行、显示效果差强人意,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用户的沉浸感和体验质量。
为了模仿Vision Pro而加入的XR功能更是让人失望,拙劣的透视效果给用户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眩晕,相册功能甚至存在重影且无法消除,简直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近视手术。
便宜,那肯定是便宜了。
然而,低价的背后,是显而易见的体验牺牲。类似于Vision SE这些高仿设备在沉浸感、操作方式及功能多样性上,显然无法与正版Vision Pro相提并论。
相比于苹果Vision Pro的手势操控和眼球追踪,Vision SE只能依赖传统的移动与按钮操作,且使用功能和应用场景较为单一,甚至不能满足用户观看视频或玩游戏等娱乐需求。
与之相比,价格仅为Vision SE一半的Pico Neo3却能提供更为流畅和真实的虚拟现实体验,除了没有彩透效果之外,在性价比上确实是远高于Vision SE。
在我看来,对于那些对VR游戏有兴趣的玩家来说,Pico Neo3以其800-900元的价格,提供了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
对于追求更高XR体验的用户,3000元挡位的Quest 3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不仅在硬件配置上有所提升,彩透显示效果非常可观,其软件生态和用户体验也更为成熟。
然而,不论选择哪款产品,大伙都应该意识到,这类虚拟现实/混合现实设备也就是一种新奇体验的载体。
在三分钟热度后,你还会用它吗?
在购买之前,我建议大伙都拿这个问题来问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