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近期,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尤其是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即将在武汉大规模部署。
在无人驾驶技术迈向商业化的关键时刻,百度Robotaxi的推广和多地无人出租车服务的加速落地,使得自动驾驶技术成为了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
仅需4元的“萝卜快跑”体验
自5月15日起,百度推出的“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车型在武汉正式上路,吸引了众多市民尝试并获得了积极评价。网络上的分享视频显示,乘客在无人车抵达后,仅需扫码并输入手机号码后四位,就能轻松解锁乘车,整个过程既安全又方便。费用方面,据网友比较,10公里的行程大约收费4-16元,而普通网约车一般在18-30元。
自2022年开始,百度无人驾驶车辆在武汉启动了全无人化测试。随着测试的不断深入和车辆数的增加,无人驾驶车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担忧。近期,“#百度 萝卜快跑#”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原因是武汉的一家出租车公司发表了公开信,抗议无人驾驶网约车,认为它们威胁到了低收入群体的生计,并呼吁对网约车数量进行严格控制。
有关“萝卜快跑”在武汉部署超过1000辆无人车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不过,据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透露,实际投放的车辆数为400余辆,远低于网传数字。根据武汉市交通运输局5月的数据,目前该市日均运营的网约车数量为2.94万辆。
关于“萝卜快跑”以极低价格提供服务的情况,有观点认为百度是在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对此,武汉市交通管理局表示,“萝卜快跑”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尚未被正式划分为营运车辆。武汉市经信局也表示,对于定价问题,目前无法给出明确答复,因为这属于企业的市场行为,建议直接向企业咨询。
“1000辆车辆投入”和“超低价格”的消息,导致当地许多司机对Robotaxi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有出租车司机反映,在Robotaxi密集投放的区域,传统出租车揽客变得困难。另一位司机表示,其日收入从400多元降至200元左右。受此影响,已有大约10%-15%的司机选择退车。
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竞争加剧
根据武汉市官方数据,截至去年底,武汉已累计开放测试道路3378.73公里,涉及全市12个行政区,覆盖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超过770万,无论是开放道路里程还是区域数量,均位居全国首位。
按照“萝卜快跑”的规划,2024年目标是在武汉实现全面覆盖,并预计投放1000辆第六代量产无人驾驶车辆。7月9日,湖北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武汉地区的“萝卜快跑”Robotaxi订单量呈现爆炸性增长,日订单量峰值超过20单。这些迹象无一不在表明,无人驾驶出租车正在迎来大规模商业化。
技术进步的浪潮势不可挡。目前,“萝卜快跑”服务已覆盖7个城市,其中包括武汉、重庆、北京和深圳等城市已启动全无人驾驶运营模式。近期,多个城市纷纷出台政策,推动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进程。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信息,全国已有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济南、武汉、广州、深圳、成都等在内的20个城市(联合体)被列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7月8日,北京市经信局公布了《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征求公众意见,提出将支持自动驾驶汽车在城市公交、网约车、汽车租赁等领域的应用。该条例旨在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明确、透明的法规环境。
同日,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关于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的公示》,计划开放部分道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包括中巴车自动驾驶测试和示范应用)。
上海向四家企业颁发了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证,允许用户在金桥等区域体验全无人驾驶汽车。
长沙宣布了一项计划,预计到2026年,将在城区全面开放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测试,测试道路总里程将达到1050公里,湖南湘江新区核心区将全面开放,优先实现火车站、高铁站、机场之间的互联互通。
回望过去,网约车的兴起也曾遭遇出租车司机的强烈抵制,与今日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境遇何其相似。然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商业化进程中遭遇的阻碍与新兴挑战
随着Robotaxi加速驶入大规模商业化的快车道,其面临的障碍和挑战也逐渐显现。
首当其冲的是法律法规的滞后。
7月8日,有关湖北武汉一辆“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在路口左转时与电动车发生碰撞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这一事件不仅造成了交通堵塞,也引发了公众对无人驾驶安全性的担忧。
随着无人车队的扩张和运营区域的增加,Robotaxi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不可避免地上升。然而,对于自动驾驶引发的事故,目前尚无明确统一的政策规定,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L2至L4)在事故责任划分上也存在差异。
行业专家指出,“目前无人驾驶的管理多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实验研发等名义进行,但这并非长久之计。”立法的不足已成为国内无人驾驶推广缓慢的关键因素。
其次是社会适应性问题。
在武汉,萝卜快跑过于遵守交通规则、被认为驾驶方式“过分礼貌”,在武汉的交通环境中有时反而会导致拥堵。
这种情况引起了司机们的广泛投诉,长江网的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充斥着对萝卜快跑的吐槽。许多市民建议无人车应避免在早晚高峰时段运营,甚至有人戏称“见到萝卜快跑,就快跑”。
最后,技术融合与伦理问题
除了上述挑战,无人驾驶出租车还面临着技术融合与伦理问题。如何将人工智能与现有的交通系统无缝对接,以及在自动驾驶车辆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做出伦理决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无人车在遇到潜在伤害人类生命的危险时,应该如何选择行动路径,这是一个复杂的伦理问题。
尽管无人驾驶出租车在迈向商业化的征程中面临了众多困难和挑战,但其未来展望依旧灿烂。作为交通领域的革命者,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它的兴起不仅体现了技术的突破,也标志着社会结构的转变。它注定将深刻影响我们的出行方式、劳动力市场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望将至,我们完全有理由保持乐观,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的逐渐接纳,无人驾驶出租车将逐步成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一环,为人类提供更为安全、便利和高效的移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