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移动又成立了新组织——中国移动(河南)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这些年来,中国移动成立了很多二级、三级机构,客观来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成立以后就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那此次成立的新组织,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后续又将如何发展呢?
从起点上看,这个新组织起点相当高,在“数据要素×”生态大会上,由河南省人副省长刘尚进、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共同揭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其重要性,要知道,中国移动很多当下牛逼哄哄的专业公司,当年成立时大多都鲜有人知,更别提总经理亲自揭牌、亲自站台。
那怎么理解这个新组织的成立呢?中国移动在下一盘什么棋?
很简单,中国移动要认真搞数据了!或者说,中国移动正式把数据当成一盘生意去搞了。众所周知,数据已经成为新生产要素,是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中国移动也早就在数据领域开展布局,而且其规划的路径很清晰——
第一,数据资源化:中国移动在内部逐步建立了数据治理体系,推进数据标准制定,形成标准化数据服务、高质量数据集、场景化数据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数据资源化——中国移动打造的梧桐大数据平台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通信服务数据集群,形成了超5万亿tokens(词元)高质量数据集,沉淀核心数据资产超2000PB,数据年调用量达千亿次。一个典型的案例,浙江移动组建市场、政企、网络、规建、流程、信安法务六大数据治理专题组,以省市两级协同推进数据治理工作。同时,联合集团专业公司,组建省专协同推进工作组,从确立协同管理机制、优化数据引入通道、建立数据资源目录和统一数据汇聚开放四个方面,推进专业公司数据资产的盘点和引入,建成全网专业公司数据目录,以高效支撑生产经营和决策运营。云能力中心也在推进类似工作。
第二,数据资产化:在实现数据资源化的基础上,中国移动搭建数联网(DSSN),实现数据安心入场、放心交易,支撑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真正解决数据交易的后半程问题,实现数据场外线下交易向场内线上交付转变,初步实现了数据资产化。值得一提的是,数据的资产化实现了内部的高效流转,这对于企业内部支撑业务贯通、数智决策呈现巨大价值,比如,在生产经营方面,通过用户数据分析,构建用户画像和标签,挖掘用户消费需求与通信行为时空特征,提高通信产品和应用服务的适配性,提高营销成功率,降低客户离网率。在企业治理方面,数据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财务、人力、采购、内审等各个管理环节,推动业财融合、数字员工、阳光采购、智慧审计等快速发展,实现数据驱动企业治理体系变革。
第三,数据资本化:在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的基础上,中国移动进一步推进数据的高水平应用,多路径推进数据流通赋能,支撑数据价值广泛释放。比如,利用用户数据、网络数据、位置数据等,在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合规的前提下,面向金融、城市治理、应急救援、文旅等领域,形成定制化的数据产品。到了这个层次,数据实现了产品化,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就是一种资本,因为它像传统资本(如资金、设备)一样,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带来增长和收益。
客观来说,在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这两个阶段上,中国移动的工作做得很多,也相对比较完善,而在数据应用、数据产品化、数据资本化这个阶段,中国移动才刚起步!
也恰恰正是这最后一个阶段,才能真正实现数据的价值激发!
我理解,中国移动(河南)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的成立,其目的也正在于此——通过这个组织的成立,加速推进数据应用和数据产品化,真正让数据成为中国移动发展的一种资本。
中国移动(河南)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未来发展会怎样?我是比较乐观的。一方面,前面说过,中国移动手握海量数据,就相当于守着一座金山,这是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移动作为中央企业,这个身份很重要,因为这背后具有天然的可信可靠属性,数据是一门很敏感的生意,能有资格搞这门生意的企业不会很多,如果一切顺利,中国移动有可能会成为这个市场的平台方和主导方。
当然,要实现数据的产品化并不容易,不光是技术层面的能力要提升,更重要的是对于社会各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对于数字政府建设要求的深刻理解,支撑公共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为行业企业、政府部门提供数据支撑,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以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阻且长,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