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呼吁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系统中国方案
    • “小满”项目启动,降本增效迈出实质性一步
    • 拥抱开源,构建开放共赢的未来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打造中国方案,普华基础软件推动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共建

06/21 10:40
1288
阅读需 12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当下,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开源、开放的操作系统内核,以支撑全新技术架构的软硬件创新。

6月17-18日,2024首届中国(重庆)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三届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在重庆召开。本次大会充分探讨了我国汽车软件和芯片产业发展状况,并达成构建开源、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的共识,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普华基础软件)、中国电科芯片技术研究院、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协办,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承办。

作为致力于车用基础软件与通用基础软件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平台,普华基础软件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道,联合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10余家整车及芯片企业启动开源共建仪式,点亮“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共建计划”,宣布“龘”微内核(EasyAda)项目通过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TOC评审,成为基金会孵化筹备期项目。

与此同时,普华基础软件宣布启动“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2023年5月“龘”微内核(EasyAda)开源项目发布后,国内首个规模化、量产级的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

“我们有责任尽快打造一个以开源内核为基础的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系统中国方案。”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所言,中国已成为智能汽车的最大市场,但中国车用基础软件的开发,都是建立在国外的现成的开发系统上,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对此,普华基础软件身先士卒,成为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的核心力量。

呼吁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系统中国方案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汽车基础软件和汽车芯片作为其灵魂和大脑,作用愈发突出,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以车用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软件,正成为支撑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智能化随着的不断提高,应用软件研发和迭代日新月异,成为车企品牌推广中的展现热点。

因此,汽车软件的研发高度活跃,加入的生态伙伴越来越多,全社会投入的人力财力巨大,成果积累也越来越厚,成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新的产业增长点和创新高地。

另一边,中国品牌汽车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规模超过三千万辆,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其中30%是新能源汽车,达到L2级以上自动驾驶的车辆超过50%。智能汽车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新的机遇不断涌现。

不过,车用基础软件的应用和研发也引起业界的担忧。如付炳锋所言,“万丈高楼建在沙滩上”,因此业界近年来不断呼吁重视基础软件的自主创新和研发,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可控的开源操作系统,尤其是在芯片底层的内核操作系统。

从更高层面来看,加快发展智能汽车基础软件既是顺应技术变革,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打造未来发展动力源泉,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客观需要。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对操作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用操作系统必须能支持异构、高算力芯片,具备高安全、高性能的特点。

开源作为新型生产方式,以其开放、共享、协作的特性,正成为加速基础软件迭代创新和生态共建的重要途径。早在2023年2月1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发布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作为开源计划核心发起单位之一,普华基础软件联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汽、东风、长安、中汽创智、中电科32所、西部智联、地平线、芯驰、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电子科技大学等企业和高校,结成开源共建伙伴,实施开源计划。

普华基础软件是中国电科集团发展基础软件的重要平台,更是行业中为数不多的从事基础软件开发的科技公司,凭借十几年的创新积累,打造了“龘”微内核(EasyAda),还与汽车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推动中国汽车操作系统走向开源共建的发展模式。

“小满”项目启动,降本增效迈出实质性一步

处理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也是产业生态的核心。操作系统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在不断演进,操作系统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逐步从“单个产品”的操作系统发展成为支撑“信息系统体系基石”创新软件平台。

总体来看,开源软件已成为基础软件的主流模式,驱动了绝大多数的技术创新。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则是推动技术创新、共享技术成果、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升系统安全性、降低研发成本有效应对行业挑战的关键路径。

普华基础软件一直都拥有开源的基因。2024年4月,普华基础软件在OpenHarmony社区贡献排名上升至第三位。2024年5月23日,普华基础软件“龘”微内核(EasyAda)开源项目在开放原子基金会的TOC会议上全票表决通过。

作为中国电科集团发展基础软件的重要平台,普华基础软件在本届大会上重点发布了“小满”安全车控操作系统项目,并且介绍进一步的开源计划。

普华基础软件总经理助理周冬生表示,6月18日小满项目启动之后,10月10日小满将实现代码及文档提交、代码提交托管平台、工具链软件完成网络下载配置,以及文档材料库内容上传;计划10月24日实现小满V1.0开源发布,公布小满项目开源运营政策:包括开发者模式、版本更新、技术支持、改进建议、代码贡献等鼓励措施。2025年6月18日,实现小满V2.0开源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会上,主办方还启动了普华基础软件(重庆)有限公司、普华车控软硬件协同设计中心、普华车控操作系统和芯片适配中心落地重庆仪式。随着普华基础软件三家机构落地,将为汽车芯片、软件更好地协同整车厂构建开发应用生态,应对降本、提速、增效挑战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中电太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普华基础软件董事长吕翊表示,车企在产品竞争力差异化方面更多的是在应用层方面的竞争,在基础软件层面应当通过开源打造面向全行业的车用操作系统平台,其开源的“小满”产品,内容凝聚了普华基础软件十六年的经验积累。截至2023年底,已实现规模量产超过1700万套,得到市场充分验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拥抱开源,构建开放共赢的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是开源的大国。“比如我国开源的人数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开源项目增长规模是世界第一,当然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要从开源大国向开源强国发展。”

《GitHub 2022年度报告》数据表示,当前中国代码仓库贡献量已经达到1900万,开发者人数达到800万,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2020年开源项目数已达到1500万以上,行业代码库开源占比大多在80%左右。同时, 中国的开源新用户增长速度世界第一。

吕翊强调,当前车用操作系统面临着三个主要方面的挑战,一是创新速度与技术迭代日新月异,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迭代迅速,车载操作系统发展必须高度演进来适应当前变化。二是安全性和可靠性,给我们人类在交通领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三是兼容性和标准化。以前车控体系,很多零部件都是各自为战,如何实现集中化节约化的一体化发展,解决兼容性问题,还有着难度。同时,如何能够标准化适配多个整车厂,相关厂商的需求,显得格外重要。

“从行业来看,整车企业的核心诉求,一是希望掌握核心技术,二是尽可能降本增效。”吕翊补充表示,车企自研车载操作系统,是重复造轮子,投入巨大,资源浪费,加剧了行业内卷。开源的车用操作系统方案将助力车企平台化战略和研发效率提升。

普华基础软件提出开源的车用操作系统方案,希望各方在开源社区里共同研发,共同投入。如此,车企既可以基于自主需要,保护自身核心技术,开发不同的发行版支撑自己独立的体系,同时又能够从内核上实现互联互通,进一步降低成本。

要实现优秀的车用操作系统研发,必须突破传统的模式。显而易见,开源是解决行业痛点问题的创新模式。开源模式是人类在信息技术时代的智慧结晶,从代码贡献量、提交次数、协作开发者人数以及文件效量来看,都远超单个软件项目或者产品。

打造中国自主的汽车操作系统,普华基础软件承担起应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A3981KLPTR-T 1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Stepper Motor Controller, PDSO28, 9.70 X 4.40 MM, 1.20 MM HEIGHT, LEAD FREE, MO-153AET, TSSOP-28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3.2 查看
ICM-20648 1 InvenSense Inc Analog Circuit, 1 Func, CMOS, QFN-24
$7.81 查看
HCPL-316J#500 1 Avago Technologies BRUSH DC MOTOR CONTROLLER, 2.5 A, PDSO16, SO-16
$19.77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