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8日美股收盘,AI芯片巨头英伟达凭借3.34万亿美元的总市值,超越苹果和微软,一举登顶全球市值最高企业的宝座。这对于英伟达乃至整个科技界而言,可谓里程碑事件。
至此,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芯片公司、全球首家由华人创立的3万亿美元市值公司、全球最快增长3万亿美元的科技股、全球最大AI科技公司。
这一最新市值相当于英国2023年的GDP,而英国的经济总量居于全球第六。此外,3.34万亿美元还相当于25个英特尔市值规模、12个AMD市值规模。事实上,英伟达的股价在过去一年已经飙升超过200%,单是今年开年以来,英伟达的股价就已涨约174%。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数据显示,从2万亿美元市值升到3万亿美元市值,苹果用了1044天,微软用了945天,而英伟达仅仅用了96天。目前来看,这样的上涨趋势仍将继续。
罗森布拉特证券公司的分析师Hans Mosesmann表示,英伟达将延续涨势,在未来一年其市值可高达近5万亿美元。英伟达这一路的狂飙,主要得益于其在AI芯片市场近乎“垄断”的霸主地位,其GPU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任务中表现极为亮眼。
TechInsights的一项研究表明,2023年英伟达的数据中心GPU出货量总计约376万块,比2022年的264万块猛增100多万块,该出货量占据数据中心GPU市场份额的98%。
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GPU出货量为385万颗,也就是说,AMD和英特尔两家在2023年的出货量加起来只有9万颗。与此同时,OpenAI、微软、亚马逊、Meta等公司对AI处理器的大量需求,使得英伟达的产品被疯狂抢购,业务也快速拓展。
英伟达创纪录的市值,连带着其当家人黄仁勋的身价也水涨船高。福布斯富豪榜显示,黄仁勋目前净资产为1190亿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11。排名第一的世界首富马斯克净资产为2141亿美元。
狂欢背后,黄仁勋的超前危机感:GPU需求或放缓
5月23日,英伟达公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Q1总营收为260.4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净利润为148.8亿美元,同比上涨628%。其中,数据中心业务营收达226亿美元,同比增长427%。总的来看,公司业绩全面超预期,且核心增长来自于数据中心业务的强力推动。
该季度数据中心的表现强劲源于Hopper架构GPU出货量的增加。一季度,Meta宣布推出Lama 3开源大模型,并使用了2.4万个H100 GPU。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占据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约为45%左右。
在这之前,英伟达业绩已经连续四个季度超过市场预期。
势头高涨之际,英伟达还宣布将进行拆股。自6月10日起,英伟达将把普通股按照“1拆10”的比例进行拆股。按照6月22日收盘价949.5美元/股计算,拆股后为94.95美元/股。该计划不仅提升了英伟达的股价流动性,也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对其信心。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华尔街的狂欢,花旗、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多家投行接连上调英伟达目标价。
业绩喜人,市值飙涨,市场信心高涨。但这烈火烹油的狂欢背后,黄仁勋新一轮的危机感已经出现。
英伟达的收入主要划分为数据中心、游戏、专业可视化、汽车电子四个板块,如上文所说,公司总营收中占比最大的是数据中心板块,而数据中心营收的将近一半都来自云计算厂商。据悉,以微软、AWS等为首的云计算客户们,在最近几个季度下单购买了英伟达近一半的AI芯片。
问题是——这些主要的云计算厂商们,或将因为数据中心空间不足无法安装AI芯片,从而减少对英伟达产品的需求量。这也是黄仁勋此前特意召开系列会议探讨的核心问题。
通常情况下,云计算厂商会提前规划数据中心的扩展和升级,以应对不断增长的数据和处理需求。然而,物理空间的限制、电力供应和冷却设施等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制约因素,尤其是高性能AI芯片的电力消耗和散热需求较高,如果数据中心现有的电力和冷却设施不足以支持更多AI芯片,那么可能需要先进行基础设施升级。
在黄仁勋看来,似乎部分云计算的客户还没有快速建立起数据中心或电厂等,来容纳并运行他们购买的英伟达GPU。
为了应对这一可能出现的威胁,英伟达开始向开发者们提供软件销售相关的服务。黄仁勋曾表示,英伟达不止是一家芯片公司,而是一家AI超级电脑公司、AI基础设施公司、AI工厂公司,这也是英伟达的特别之处。目前,英伟达在业务上,不单只是提供芯片,还包括专门软件及生态系统的开发。
除此之外,黄仁勋的对手们也在加速瓜分AI芯片的市场。目前,包括AWS、微软、谷歌云、阿里云、IBM等都在做自己的AI芯片,而国内AI芯片企业的崛起,同样会对英伟达产生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