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Part 1、丰田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
    • Part 2、一体化压铸技术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丰田:下一代动力电池及一体化压铸技术

06/19 11:50
857
阅读需 4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近期丰田在日本展示了自家两项比较重要的技术:电池和一体化压铸。我们根据这些内容梳理并分享给大家。

丰田正在重新定位电动汽车战略,在开发端围绕电池技术进行研究,在生产端,一部分改变是使用一体化压铸技术。

Part 1、丰田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

丰田展示了其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技术,分为性能版、大众版和高性能(双极)版三种:

● 性能版:

◎ 应用车型:计划应用于2026年下线的雷克萨斯LF-ZC,续航里程可望达到1,000km。

◎ 特点:电池容量高于现有的bZ4X,达到70kWh。在空气动力学性能、轻量化提高的车辆效率和电池性能改善等方面优化。

◎ 成本和充电:比bZ4X降低20%的成本,并实现20分钟内快充(从10%到80%的SOC)。

● 大众版:

◎ 材料和结构: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LFP)作为电池材料,使用混动车型中常见的双极结构。

◎ 商业化计划:预计在2026-2027年间实现商业化。

◎ 性能提升:比bZ4X续航里程延长20%,成本降低40%,快充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SOC=10-80%)。

● 高性能(双极)版:

◎ 技术结合:结合了双极结构和高镍正极技术。

◎ 商业化时间:计划在2027-2028年实现商业化。

◎ 性能优势:比性能版电池,续航里程延长10%,成本降低10%,快充时间少于20分钟(SOC=10-80%)。

● 固态电池

◎ 开发状态:尽管未在展板上详细介绍,丰田正在研发用于纯电动车的全固态电池。

◎ 预期性能:预计在2027-2028年实现商业化,续航里程将比性能版增加20%,快充时间少于10分钟(SOC=10-80%)。

Part 2、一体化压铸技术

2023年丰田汽车对外公开宣布称计划在即将推出的电动汽车上采用一体化压铸工艺打造的车身。

与与特斯拉提出的“一体化压铸工艺”类似,在制造中将汽车车身分为三个主要铸件——前部、中部(搭载电池组)、后部,从而实现“重要部件集成”。

在现场,丰田还展示了其最新的一体化压铸技术,主要用于汽车结构件的制造:

 应用车型:从2026年的雷克萨斯LF-ZC开始应用。

● 技术优势:通过铝压铸工艺,将传统的多个零部件整合为一个单一的结构件,以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 设计自由度:减少了紧固件数量,提高了设计的自由度。

● 材料与环保:考虑使用回收铝材和绿色铝材等材料,以实现碳中和

小结

丰田对于电动汽车领域的改变,是相对迟滞的。新技术储备方面,通过推出多种版本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丰田的目标不仅提升续航能力和充电速度,还包括有效控制成本,满足了消费者对高效能、低成本电动车的需求。

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应用则进一步改善了车辆结构的强度和轻量化效果,丰田对于这两项技术的应用,我们会持续关注。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ADUM1301BRWZ-RL 1 Analog Devices Inc Triple-Channel Digital Isolator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5.52 查看
ADG706BRUZ-REEL7 1 Rochester Electronics LLC 16-CHANNEL, SGL POLE SGL THROW SWITCH, PDSO28, TSSOP-28
$7.27 查看
VNH7070BASTR 1 STMicroelectronics Automotive fully integrated H-bridge motor driver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3.23 查看
丰田

丰田

丰田汽车公司成立于1937年,距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丰田在中国的事业可追溯至1964年对华出口首批CROWN皇冠轿车。长久以来,丰田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广大消费者不断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从而为社会和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丰田汽车公司成立于1937年,距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丰田在中国的事业可追溯至1964年对华出口首批CROWN皇冠轿车。长久以来,丰田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广大消费者不断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从而为社会和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笔者 朱玉龙,一名汽车行业的工程师,2008年入行,做的是让人看不透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我学的是测试和电路,从汽车电子硬件开始起步,现在在做子系统和产品方面的工作。汽车产业虽然已经被人视为夕阳产业,不过我相信未来衣食住行中的行,汽车仍是实现个人自由的不二工具,愿在汽车电子电气的工程方面耕耘和努力,更愿与同行和感兴趣的朋友分享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