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对产业发展坚定信心
    • “光伏+储能”前景看好
    • 去海外寻找新商机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SNEC2024特别报道 | 光伏产业正在穿越新周期

06/14 11:20
1295
阅读需 11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处在最好与最坏并存的时刻,在阵痛中破茧成蝶的重要转换期。行业正在经历的不是以往三五年一轮的周期性迭代,而是光伏大变局来临之前的一场预演。”6月13日,第十七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SNEC2024)在上海正式启幕,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会上指出。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光伏制造环节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光伏应用市场发展超出预期。然而,在产能快速扩张、产业技术升级迭代的同时,也带来了供需格局的改变,光伏产业正在穿越新周期。

对产业发展坚定信心

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光伏产业制造环节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初步测算,我国(指我国企业在国内的基地)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产量分别约为52万吨、240GW、173GW和138GW,同比增长分别为92.6%、108.7%、64.3%和48.9%。同时,光伏应用市场稳步扩大,新增装机为60.11GW,同比增长24.4%。

然而,受光伏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的拉动,行业内企业扩产意愿强烈,随着产能的快速释放,造成一定的供需失衡与价格快速下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石永红表示,光伏行业又走到了一个“坎儿”上,国内竞争激烈,海外形势也复杂严峻。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也表示,过去一年,光伏行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礼,行业出现了“量增价跌”的现象。

不过,能源变革的趋势没有改变,全球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没有改变。业内专家纷纷呼吁,光伏产业链的未来依旧值得期待,要坚定行业穿越周期的信心。

“去年我在SNEC大会上预测,2027年光伏将超过火电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现在看来这一时间还要提前。按照目前光伏的发展速度乐观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规模有望维持在490~550GW的区间,很快可追平与火电的装机差距。”朱共山称,社会周期、金融周期、技术周期三重周期,将成为推动中国光伏淬炼穿越周期的新力量。

朱共山指出,光伏产业将呈现三大新特征:一是现有市场错配反馈不影响产业高成长性趋势,光伏需求仍将维持高位增长但增幅略有放缓;二是产业进入新质生产力时期,光伏技术革命性突破窗口期来临,带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同步发生;三是光伏将深度嵌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形成电网互济、源网荷储平衡发展、光储氢醇氨、光储充换算检云一体化的耦合新路径。

“当前全球光伏需求仍然巨大,光伏最终会成为行业的主力能源担当。”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要解决现存问题,还是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光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本不断降低,核心驱动力还是技术创新。光伏行业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光伏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从集中式电站到光伏屋顶、光伏建筑,但是光伏用于建筑领域的标准目前还不成体系,标准建设严重滞后于产业的发展,因此,全行业需要共同努力推动适配不同场景的产品标准化工作。

“光伏前途无量,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节奏。”上迈新能源董事长施正荣指出,光伏发电行业的未来确定性强,希望政府适时给予一些引导。

“光伏+储能”前景看好

在甘肃省张掖市三墩滩广阔的戈壁上,一排排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层层“涟漪”,不远处,一排排形似“集装箱”的“超级充电宝”正默默吐纳着磅礴的电能。

作为一种储存和释放能量的技术,储能被认为是解决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间歇性及波动性,促进消纳,减少弃光、弃风现象的重要手段。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储能对光伏等新能源的赋能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供电稳定性、平衡电力供需、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

据介绍,储能系统可储存光伏等新能源在发电高峰时段产生的多余电能,并在用电高峰期或新能源发电不足时释放。这既能应对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和碎片化、提高供电稳定性,又可实现削峰填谷、平衡电力供需。此外,光热储能、V2G技术、光储充一体等“储能+”模式,拓宽了储能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调节能力。

“储能的加入能够更好地赋能光伏等新能源。多场景光储融合技术的兴起,为新能源行业的转型破局提供了新的思路。”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过,目前光伏+储能应用推广还面临着诸多难点和挑战。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5.3GW/77.68GW·h。其中,作为新型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锂电储能市场需求旺盛。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3年我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其中,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占比约20%。今年1—4月全国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48GW·h。

业内普遍认为,下半年,全球储能需求仍将保持旺盛态势。全球储能需求主要分布在中国、北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及新兴市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的加快,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进而推动储能需求的增长。预计2024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到71GW/167GW·h,保持高增长态势。

随着上游材料价格的调整结束及去库存进入尾声,储能产品的价格有望趋于稳定。在需求启动和经历合理的库存消化后,产业链价格可能重启上升通道。尽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储能行业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企业需要明确的市场定位,提升自身技术实力,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从需求端看,随着储能系统报价的下行,储能的经济性将进一步提升,从而推动装机需求量的增长。从供应端看,低成本、长寿命、构网型成为储能系统追求的技术方向,这将进一步提升储能产品的竞争力,加速其商业化进程。”科华数能相关负责人分析道。

“未来,储能的度电成本一定会降低到0.1元以下,当光伏+储能的度电成本低于0.3元,真正的能源革命就会实现。光伏和储能将构成‘新煤炭’,推动能源加速转型。”远景储能相关负责人说道。

去海外寻找新商机

从硅料到组件,我国光伏制造各环节正在加速“走出去”。协鑫科技全资子公司协鑫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与穆巴达拉主权基金旗下全资子公司MDC POWER HOLDING COMPANY LLC签订合作协议,探讨合作开发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个多晶硅生产设施;正泰新能泰国基地首个硅片项目正式投产;晶澳科技越南基地5GW电池项目在建……

“走出去才能危中寻机。”已成为光伏行业的共识。在《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中,多位光伏企业负责人表示,海外项目投资仍将是2024年的重点方向。

“当前,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中国光伏全面出海成为必然。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新一轮光伏出海中,绿色低碳成为最重要的全球通行证。”朱共山指出,碳足迹成为产品全球竞争力的“硬约束”指标。只有超低碳足迹与严格的碳链管理才有未来。

高纪凡表示,要站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或协同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未来应在创新上构建全球的融合体系,在产业上打破壁垒。

“出海有风险,不出海风险更大。”晶科能源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是晶科对于出海所秉持的态度。同时,晶科能源会加强自律和合规性,尊重并遵守既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和掌握自己的话语权。前瞻性设计,充分论证,谨慎部署。

晶澳科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我国光伏企业在布局海外市场时,要从产品技术、供应链建设、品牌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与国际接轨。“长久以来,我国光伏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侧重于硬实力的建设,在对外软实力及品牌吸引力打造方面还需要有更大的投入和提升。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跨国经营和技术创新,并注重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此外,对外布局的产能在选址和覆盖范围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要根据全球市场的需求和分布情况,优化全球生产和供应链布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该负责人说道。

“印度、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越发重视本国的产业链自主性与可控性,倒逼我国光伏企业从单一的技术、产品出海,向包括设备、原材料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出海转变。”朱共山预计,3~5年,中国光伏行业将完成第一阶段的全产业链出海。

作者丨张维佳编辑丨赵晨美编丨马利亚监制丨连晓东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RC0603FR-0710KL 1 YAGEO Corporation Fixed Resistor, Metal Glaze/thick Film, 0.1W, 10000ohm, 75V, 1% +/-Tol, 100ppm/Cel, Surface Mount, 0603, CHIP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0.02 查看
SIR610DP-T1-RE3 1 Vishay Intertechnologies Powe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暂无数据 查看
0643231039 1 Molex Wire Terminal, 2mm2, HALOGEN FREE AND ROHS COMPLIANT
$0.75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