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发布《车载健康专题研究——汽车黑科技月度监测与分析报告2024年第2期》,以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车载健康解决方案为焦点,进行多维度分析,主要涵盖技术路线分析、主机厂产品分析、供应商方案分析,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
车载健康五大发展阶段
车载健康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前三个阶段主要关注车内环境健康,其中空气健康是核心。第四阶段开始关注车内乘员健康,以驾驶员监测为核心。第五阶段开始关注健康数据的打通和互动,例如将驾驶员的生命体征数据和座椅按摩、香氛/音乐/氛围灯等环境调节、紧急呼叫系统等实现联动,以实现更加闭环的健康服务。佐思汽研《车载健康专题研究——汽车黑科技月度监测与分析报告2024年第2期》主要聚焦第四和第五阶段研究。
车载健康的五个发展阶段
佐思汽研:《车载健康专题研究——汽车黑科技月度监测与分析报告2024年第2期》
健康数据与车辆功能联动是当下车载健康的主要应用方向
目前,车载健康行业主要处于第四发展阶段,主机厂往往采用生物识别+驾驶员状态监测的应用方式。例如将心率、血压等生物数据作为驾驶员监测的指标,实现对驾驶员健康状态和驾驶状态的多维度评判,以增强驾驶安全。
部分主机厂生物识别+驾驶员状态监测布局
佐思汽研:《车载健康专题研究——汽车黑科技月度监测与分析报告2024年第2期》
在这一阶段,创新应用方向是将健康数据与车辆功能联动。例如,将驾驶员的心跳、呼吸等生物数据,与灯光、音乐、空调、座椅、影音,甚至自动驾驶等功能联动,实现车辆功能的个性化和人性化。
2021年,广汽蔚来曾公开一项“健康调节系统”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中的健康调节系统,通过近红外设备、气味探测器、双目摄像头、脉博波采集器、皮肤温度传感器、血糖采集设备等,对驾驶员进行多种生物指标采集,判断驾驶员健康状态,并能够根据驾驶员健康状态对车内灯光、音乐、空调温度、语音提示等系统进行相应调节。
广汽蔚来“健康调节系统”专利简介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3年6月2日,长安汽车“一种基于健康状态检测的智能驾驶避险系统及方法”专利公布,主要内容:根据穿戴设备数据,在驾驶员健康存在异常时,车辆将自动开启领航辅助模式,实现自动接管。
长安汽车“一种基于健康状态检测的智能驾驶避险系统及方法”专利图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健康座舱概念将健康服务贯穿出行的各个场景
车载健康第五发展阶段提出了健康座舱概念,其核心是将生物识别贯穿出行的各个场景,通过车内生物传感器实现对驾驶员健康状态的长期连续监测,形成健康报告。同时在后台实现健康状态与在线医疗资源、语音助手、紧急呼叫系统等连通,对用户实现全场景、全链条的健康服务。目前,已有一些主机厂提出概念性方案,例如奔驰、红旗、创维等。
2023年上海车展,红旗发布Health Auto智慧健康座舱概念,采用大数据+物联网+车联网+AI技术,通过主动感应、生物监测等技术来监测并采集用户实时健康数据,建立用户健康档案,保证安全行驶。
红旗Health Auto智慧健康座舱
红旗Health Auto智慧健康座舱提出四个阶段的全方位健康服务:
出发前——座舱里的健康监测:通过舱内无接触传感器、智能硬件等设备,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生理指标分析算法,对驾驶员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智能分析。基于FaceID建立个人专属健康档案并提供详细报告,确保驾驶员处于可接管汽车的状态。
驾乘中——座舱里的安全提醒:行驶途中,运用指标检测算法、疲劳检测算法、分心检测算法,实时监控驾驶员健康状态。结合健康档案,对于会影响驾驶的异常状态进行实时提醒,如心率异常、血氧异常、疲劳等。
休息时——科学解读健康指标:在临时停车或途经服务区时,座舱会根据驾乘健康档案,适时推送相关健康课程和饮食指导方案。例如针对长途乘坐车颈椎难受人群,可提供颈椎康复、腰肌劳损等运动方案,在车舱内即可完成的动作,简单有效、缓解疲劳。
紧急时——提供医疗服务资源:在出现一些紧急情况时,座舱可以一键发起视频问诊、连线专业医生。在线解答指导,守护司乘健康。
可穿戴设备有望成为车载健康纽带
可穿戴设备正在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未来有可能在车载健康领域发挥纽带作用。
从功能来看,可穿戴设备能够监测用户的健康状况,比如心率、血压、睡眠质量等,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进行健康管理。此外,可穿戴设备可以追踪用户的运动数据,包括步数、距离、卡路里消耗等,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运动情况,这与车载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
可穿戴设备主要包括耳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其中智能手表与汽车数据已经开始融合。比亚迪、长安、蔚来等品牌的智能手表可以对汽车进行实时监控,让用户更好地了解车辆情况。未来,将智能手表中的健康数据与汽车打通,有望成为一个发展方向。而国内已有多家车企自研智能手表或与智能手表厂商达成合作,实现智能汽车与智能手表的联动,为车载健康应用奠定了基础。
部分主机厂智能手表业务布局
佐思汽研:《车载健康专题研究——汽车黑科技月度监测与分析报告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