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 “国产星链”,不能闭门造车 
    • █ 卫星企业推动全球化,该怎么做? 
    • █ 最后的话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国产卫星星座,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

2024/05/29
1323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聊卫星和星座。

2024年行将过半,全球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又有了新的变化。

在卫星星座方面,各大企业的竞争博弈全面进入白热化阶段。卫星的发射速度在不断加快,而全球星座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卫星星座布局的窗口期一旦结束,产业格局也将基本确定,新的玩家再想进入,就很难了。

在卫星应用方面,发展速度也同样惊人。

面向手机终端的卫星通信服务,目前已经成为各大手机厂商旗舰型号的标配。除此之外,面向汽车、物联网等场景的卫星服务,也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欢迎,正在加速落地。越来越多的卫星通信终端,正在进入交通出行、户外探险、航空海事、应急救援等领域,为用户创造价值。

█ “国产星链”,不能闭门造车 

卫星产业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围绕国内卫星产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网络上却有一些错误的观点。

众所周知,在商业航天和星座布局上,我们国内的速度是慢于国外的。

以SpaceX星链计划为代表的国外星座,启动时间较早,占据了先发优势。无论是在星座规模上,还是在市场推广上,他们都处于领先地位。

而国内的话,启动时间虽然晚,但追赶步伐正在不断加快。除了中国星网这样的国家队之外,以时空道宇为代表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也纷纷入局,参与到了这场竞赛之中。

针对目前的竞争态势,很多人认为,中国发展“国产星链”,只是为了服务于国内和周边小范围地区。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国产星链”,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甚至有人认为,卫星产业,中国和国外就应该“各玩各的”,独立发展。

这些观点显然是不对的,缺乏对卫星产业的基本认知。

卫星按用途可以分为军用卫星和民用卫星。民用卫星产业,和IT、汽车等其他很多产业一样,都属于开放竞争的市场。国外能做,国内也能做。国企能做,民营企业也能做。

2014年,我国就已经开放民间资本搞火箭、造卫星,大力推动航天产业的商业化进程,并称之为“商业航天”。截至2023年底,国内注册并有效经营的商业航天企业达537家。这些企业的发展给中国航天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通过技术创新大大刺激了产业发展的活力。

目前我们国内的卫星星座项目,基本上都属于商业航天。既然是商业化的产物,就符合全球化的趋势,应该积极“走出去”。

全球化是卫星星座发展的必然方向。

卫星星座和地面基站有很大不同。地面基站的服务范围受信号能力限制,所以只能覆盖较小的区域。而卫星在太空中,它的移动范围更大,服务范围也更大。

既然能够覆盖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具备提供服务的能力,那么,基于当地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当地开展业务,为当地用户提供服务,又何尝不可?

站在市场的角度,用户数量越多,收入就越高。星座的发射和运营成本能够得到平摊,企业也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提升盈利能力,商业模式的成功概率也会更高。

站在技术的角度,国内卫星企业积极出海,也是利大于弊的。全球化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速卫星技术创新。各国可以根据自身优势,进行能力互补,共同推进卫星设计、制造、发射及应用服务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站在供应链的角度,通过加入商业航天全球供应链,国内卫星企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最优化的原材料、组件和服务,有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企业也可以将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开放给国际合作伙伴,创造收益。

商业航天出海,其实就像高铁走出国门一样,也是扩大中国影响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卫星产业的全球化,能够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对话,增强国际信任与合作。
总之,搞卫星,绝对不能“闭门造车”。

卫星产业的全球化,不仅有利于技术革新、市场增长和成本效率,也对社会经济、国际合作以及产业进步等有巨大帮助。对于卫星企业来说,如果想要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就必须走全球化之路。

█ 卫星企业推动全球化,该怎么做? 

一直以来,海外的卫星企业,都积极推动自身的全球化布局,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SpaceX的星链项目为例。作为业界最知名的低轨星座,他们从一开始,就定位于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截至目前,开通星链服务的国家、地区和市场已近100个。

星链项目不仅在物理层面上实现了全球网络的铺设,也在应用和服务层面深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通过技术和服务等多维度的全球化合作,星链已经在卫星互联网接入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2023年,他们的收入达到41亿美元。

另一家知名的卫星企业——铱星,也是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他们的卫星网络,可以提供覆盖全球的移动语音和数据服务。

铱星的商业客户群极为多样化。既包括海运、航空、石油、天然气等传统产业,也包括娱乐、旅游、应急服务等高速增长的市场。2024年一季度,铱星的付费用户总数超过233万人,营收超过2亿美元。

再说说OneWeb。作为行业先驱之一,OneWeb也有自己雄心勃勃的星座计划。他们打算构建一个由600多颗近地轨道卫星组成的星座,为全球提供高速、低延迟的互联网连接服务。

OneWeb非常重视国际合作,与多个国家政府、企业以及发射服务提供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他们与阿丽亚娜航天公司合作进行卫星发射,以及获得英国政府等的支持。再例如,他们与软银合作,在日本开展卫星通信服务。

国际巨头的全球化战略,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也给我们国内企业提供了方向。

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国内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也已经开始了全球化的尝试和努力。

以时空道宇为例,作为国内民营商业航天的代表性企业,他们的全球化已经走在了前面。

时空道宇成立于2018年,由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是一家专注于航天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也是全球第六家、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具有自主星座建设及运营能力的商业航天企业。

时空道宇的全球化战略,包括了多个方面:

首先,是用户市场的拓展。

时空道宇拥有自己的星座,名字叫做吉利未来出行星座。

2022年6月2日,时空道宇将星座首轨9颗卫星成功发射入轨,组成了星座的第一个轨道面。2024年2月3日,他们又成功发射了11颗,组成星座的第二个轨道面。第三轨卫星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部署完成后开启全球化商业服务。第四轨卫星将搭载手机直连卫星通信载荷,为海量存量手机提供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服务。

按计划,两年内,他们将完成星座一期全部72颗卫星的组网部署,实现全球实时数据通信服务。

在星座全球化服务落地的发展方向上,基于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时空道宇积极与海外电信运营商进行深度的绑定和合作,在消费电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为当地用户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的应用服务,实现全球化业务落地。

2023年,时空道宇积极拓展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业务,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战略合作签约。

其次,是技术的全方位合作。

时空道宇的能力并不仅限于卫星星座的建设与运营。他们是国内首个实现商业闭环的商业航天公司,已经完成了从卫星研发、量产、测控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换言之,除了星座之外,在终端和应用解决方案上,时空道宇也有强大的研发和服务能力。

在消费电子领域,时空道宇已完成基于自有星座的手机直连卫星通信芯片研发和流片,将于下半年实现规模化量产应用。在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领域,时空道宇已于2023年实现车载卫星通信技术及星基高精定位技术的全球首次量产上车。

这些能力,为时空道宇在海外实现业务落地奠定了基础。他们可以与当地客户进行深入合作,共同进行应用的深层次研发。

例如,在东南亚地区,时空道宇与马来西亚电信运营商Altel签约,携手研发技术和系统应用,加速智慧港口、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落地。在中东地区,时空道宇与阿曼卫星通信公司Azyan Telecom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在中东地区和北非地区推动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商业化服务的全面落地。

其次,是产业链的融合。

时空道宇在浙江台州有一个卫星超级工厂,可以灵活满足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不同型号规格的卫星总装、集成与测试,具备年产卫星500颗的能力。

这样的产能,自己用肯定是富余的。加入全球产业链,可以将这个产能输送到全球市场,服务于更多客户。

时空道宇自研了多种卫星平台,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要求,提供定制化的生产方案和服务。

所有的这些,都有利于时空道宇在全球卫星产业链中占据一席之地,也能够帮助自身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通过在市场、技术和产业链上的全面推进,时空道宇的全球化布局已经初步雏形。这将会帮助他们获得更快的业务增长,以及更多的经营盈利,有利于他们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最后的话 

商业航天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想要在这个行业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胆略。

大胆地走出去,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对于国内商业航天企业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历练过程,也是难得的机遇。

当然,国内商业航天企业的全球化,除了企业自身努力之外,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国家如果能在目前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产业政策等支持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出海政策上的支持,将大大加快企业的全球化进程。

通过放宽相关技术出口管制,帮助民营企业在相关国家取得频率和运营许可,能够鼓励和保护民营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政策对接,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海外市场准入条件和服务保障,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实现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

在不远的将来,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成功出海,共同推动人类“大航天时代”的早日到来。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LTC6993HS6-1#TRMPBF 1 Analog Devices Inc LTC6993HS6-1#TRMPBF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5.14 查看
553SCMGI 1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COL-8, Cut Tape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8.47 查看
NC7SZ126M5X 1 Texas Instruments LVC/LCX/Z SERIES, 1-BIT DRIVER, TRUE OUTPUT, PDSO5, PLASTIC, SOT-23, 5 PIN
$0.43 查看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通信行业知名新媒体鲜枣课堂创始人,通信行业资深专家、行业分析师、自媒体作者,《智联天下:移动通信改变中国》丛书作者。通信行业13年工作经验,曾长期任职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从事2/3/4G及5G相关技术领域方面的研究,曾担任中兴通讯核心网产品线产品经理、能力提升总监、中兴通讯学院二级讲师、中兴通讯高级主任工程师,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