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五年来,中国信息通信业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在标准专利、网络建设、设备制造、应用创新等方面形成了系统领先优势,为推动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全球产业生态贡献“中国方案”。中国电子报特开设“5G这五年”系列报道,全面展示5G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成就。敬请关注。
2024年5月15日,北京地区的一些用户惊喜地发现,自己手机上的5G图标变成了5G-A图标,下载速度也更快了。这是“5G-A点亮中国”行动的成果。
自2019年5G商用以来,手机品牌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5G手机。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5G手机出货量达到5643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3.7%。5G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深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AGV、无人机等5G工业终端深入智能制造核心环节。5年来,5G终端让生产生活更加智能便利,助力中国5G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5G手机走进寻常百姓家
2019年8月,中兴天机Axon 10 Pro 5G版成为国内首款正式开售的5G手机。之后,各大手机品牌进入5G手机新品周期。2024年5月,市场上也已经有一批支持5G-A网络技术的手机,例如vivo X Fold3系列、小米14 Ultra、OPPO Find X7 Ultra、一加12等,用户可以感受到5G-A技术带来的超高速率。
5G折叠屏手机从2019年用户“翘首”更换5G新机并打开5G开关,到如今5G-A逐步点亮中国,5G手机以更高效率、更快连接的特点,越来越深入大众生活。2019年以来的5年,是我国5G手机的蓬勃发展期。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5G手机出货量超过1377万部。2021年,我国5G手机出货量达到2.66亿部,同比增长63.5%。2023年,我国5G手机出货量为2.40亿部,同比增长11.9%。
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5G手机出货量达到5643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3.7%。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指出,2022年1月,全球5G智能手机的销售渗透率达到51%,首次超过4G,中国市场是这一增长的最大推力。从2019年年中开始,5G手机陆续在中国市场上市,彼时价格高达1万元以上,之后逐渐下降至6000元左右。随着规模化需求释放,技术逐渐成熟,5G手机价格下探至3000元,如今已经涵盖了1000元档位。
手机厂商不断调整产品体系,关注细分人群的商务、娱乐、影像、续航等差异化需求,推出更贴合用户需求的5G智能手机和应用。如今,5G中低端机型不仅价格合理、外观时尚,还配备了三摄或四摄相机、AI芯片、高刷新率屏幕、长续航电池等功能。价低质更优,5G手机性能不断提升。记者从《中国电信终端洞察报告》获悉,2023年,各家手机厂商在5G性能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特别是在5G网络连接、AI性能及功耗控制方面。以荣耀Magic5系列手机为例,其搭载了荣耀自研的通信射频增强芯片,这一创新技术使得即使在弱网环境下,手机仍能保持稳定的通信表现。
具体到芯片,2023年,5G芯片在VoNR语音质量、功耗、AI性能上提升明显,主流厂商手机综合通信性能全面升级;AI泛在趋势明显,进阶级摄像头AI芯片表现良好。2024年,5G手机新增异网漫游、AI大模型、卫星通信等功能,持续提升用户体验。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4G成就了手机短视频,5G时代,当大模型落地以后,手机就可以做3D和AR,用户还可以自己生成短视频,会带来新一轮的手机换代热潮。
5G消费级终端让生活更加智能互联
5G时代,是一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的变革,教育、办公、娱乐的智能交互,离不开5G生活终端的链接,让人们的生活更智能、更便捷、更美好。2020年1月,联想正式发布全球首款5G PC——联想YOGA 5G,将5G连接功能从智能手机领域拓展到高端计算领域,该设备可提供约4Gb/s的下载速度,引领PC行业进入5G时代。
2024年5月,上海移动联合终端厂商发布两款裸眼3D终端,基于AI+裸眼3D技术,用户可以在高速率、低时延的5G-A网络下,通过3D超拟真画面观看精彩内容,畅享三维立体感带来的沉浸式观看体验。
5G家庭健身终端Pico Neo 3和HTC Vive Focus 3 等VR一体机终端产品均搭载了支持5G连接的处理器,从音频、视觉、交互全方面提升沉浸式体验。5G智慧鱼缸、5G大屏冰箱、5G互动智慧屏、5G智能门锁等家居终端轻松实现万物5G互联,实现从单品智能逐步走向互联的全屋智能。
中国电信集团市场部副总经理邵琰涛表示,2024年,中国电信持续做大全品类终端规模,其中智慧家居终端超8000万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国内5G非手机终端累计上市产品608 款,其中1—10月新上市产品234款,同比增长59.2%。新上市终端除平板电脑、车载终端等传统类型外,5G摄像头、直播平板、医疗专用终端、5G音视频执法记录仪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表示,中国广电推动5G广播网建设,推动广播电视服务向移动终端、车载终端等“小屏”延伸,满足人民群众在移动、户外等场景下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需求。随着5G技术的发展及其服务生态体系的完善,汽车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大号终端”。2019年4月,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5G车载模组MH5000,之后奥迪迅速在乘用车上装载了该模组,并在2019年年底首次亮相。
无顿挫感绕障、超车、躲避大车,灵活上下匝道,高效借道通行……前不久,上海嘉定区叶城路附近的城区道路上,国内首个采取“5G+纯视觉感知算法”的高阶智能驾驶车型极越01,正在邀请客户试驾。Counterpoint研究公司高级分析师Parv Sharma向记者表示,随着5G覆盖范围的扩大和L3+ ADA引入,5G在联网汽车中的应用将在近十年时间里迅速普及。预计到2030年,几乎90%的汽车将拥有5G连接功能。
在邬贺铨看来,5G的广渗透和5.5G开始商用,推动了C-V2X(蜂窝车联网)完善并走向成熟。单车智能和车路网云城智能协同的5G—V2X车联网技术路线在国际上已经取得共识,技术与产业正加快发展。
5G工业终端深入智能制造核心环节
在全国首个5G+龙门吊码头——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一位工作人员可以同时操作三台5G龙门吊,实现精准移动、装箱作业,并形成了智能集卡和人工集卡混行的自动化作业链,人力成本下降了60%,实现了从传统码头向智慧码头的转型。
宁波舟山港5G+龙门吊码头工业是5G应用的主战场,以一个5G工厂组网架构来看,5G终端用于将各种类型工业设备接入至5G网络,并支持3GPP定义的终端功能,与 5G 网络进行通信。随着5G轻量化核心网、定制化基站等网络设备逐步落地,5G工业终端产品日益丰富。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达2456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万个,应用赋能向核心控制环节加速拓展。5G终端根据需求场景不同存在多种形态,包括5G工业路由器、5G工业网关、5G CPE、集成5G模组的工业设备等,支持5G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仪表、执行器、工业相机等产品,5G工业机器人、5G AGV等一批新型终端相继涌现,在工业互联网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大显身手”。
中国电信研究院专家戴国华表示,面向众多行业应用需求,5G行业终端在形态、功能两方面定制化发展。在形态上,行业应用将催生定制化形态的5G行业终端以满足行业需求,承载连接任务。除了CPE、DTU、网关等传统终端形态之外,AGV、智能机器人、工业相机/摄像头、无人机/车/船等各种终端将作为5G行业终端形态的扩展和补充,进一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在功能上,考虑高温度、高湿度、粉尘等复杂多变的行业终端作业环境,研发特定场景下稳定可靠运行的终端产品成为重点。基于多协议转换、低成本、防水/防爆、安全、5G局域网等关键能力的定制化研发,为用户提供“交钥匙”产品,成为5G行业终端发展的一大趋势。
自动化5G电力配电设备、矿山5G自动导引运输车、矿山5G防爆设备等融合定位、高精度授时和工业防护功能的定制化5G行业终端,有效提高了5G在行业应用中的稳定性和使用效率。戴国华也指出,随着云计算、云存储、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端-边-云”智能协同将加速终端云化趋势,实现行业用户业务快速响应、灵活部署、全局调度。
针对5G全连接工厂等海量设备连接场景,海量连接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处理均可部署在云端,通过边缘网关、服务器为广大行业用户提供低时延、低成本、高可靠、及时响应的服务,同时,基于“端-边-云”智能协同,可实现5G行业终端智能云化,进而有效降低终端成本,扩大5G行业终端的应用范围。RedCap是一种轻量级的5G终端技术。2023年以来,产业各方积极推动5G RedCap芯片、模组、终端上市,并联合行业企业围绕电力、工业、视频监控等重点行业完成5GRedCap试商用现场验证。今年2月,中国联通发布联通雁飞5G RedCap产品矩阵,包括4款低成本5G RedCap模组和包含电力网关、工业网关、工业路由器、CPE在内的10款行业终端,并已初步投入使用,可有效满足电力、工业、视联、办公等场景的应用需求。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4年度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在推动5G RedCap终端贯通层面,围绕电力、工业、安防等领域推出工业网关、摄像头、自动导引运输车(AGV)等超100款5G RedCap终端产品,推动提升行业产品供给能力,增强5G RedCap终端与行业的适配应用能力。当前,RedCap具备规模商用能力,正处于大力发展的重要时期。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表示,RedCap技术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正以其独特的光芒引领着产业变革,预示着万物互联的光辉前景,预计2025年RedCap产业将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作者丨卢梦琪编辑丨邱江勇美编丨马利亚监制丨连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