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传丰田比亚迪的混动技术打造插电车辆,在华新车或将全部使用比亚迪DMi混动系统。
丰田汽车对此传闻进行了回应,回应称:
目前没有确切性官方消息,丰田一直保持开放的技术合作态度,希望与各领域优秀伙伴共同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丰田与比亚迪的合作主要集中于BEV(纯电动汽车)领域,并没有涉及其他领域。
过去,丰田与比亚迪合作开发纯电车,比亚迪提供电池和电机,丰田整车开发。
丰田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不看好电车的未来。
以日本本土而言,发展电车意味着对整个国家的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成本高、周期长,丰田作为一家企业没有能力决定日本国策,且K car和混动车已经把油耗控制的很低,日本消费者对电车不感冒,因而缺乏为日本本土市场开发电车的动力。
就日本的海外市场来说,只有中美欧韩有条件搞电车,韩国外国车企份额很低,欧洲和中国的电车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且现有的电池技术尚不成熟。美国在大国中,在油车契合度上仅次于俄罗斯。
因此,丰田不看好电车,缺乏开发电车的动力,而且电池产业投资巨大,在对电车未来持悲观态度的情况下,丰田不愿意将过多的研发资金投入到纯电车中,因而选择了直接购买比亚迪的电池和电机开发纯电车投石问路。
就混动技术而言,丰田并不缺。
丰田产品线齐全,纯油、油混、插混、纯电、氢能源都有。其实油混加大电池,增加充电口,就是插电,其实就是同一套技术,是政策按电池大小分为插混和油混,给大电池插电绿牌,给小电池的油混蓝牌。
不仅仅是丰田,本田、日产也有插电产品,之前本田还做了插电车2000公里续航挑战。
在国内,插电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有绿牌,不受限购、限行等政策的限制,而且免购置税,享受碳积分等等优惠政策。
油混是蓝牌,和油车一个待遇,因而削弱了油混车的竞争力。
在有家充条件和电价廉价,以及配套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插电是有明显优势的。
在没有政策拉偏架,且无家充条件、电价偏贵的情况下,油混在造车成本、使用成本、换电池成本、整车轻量化、耐久等方面比插电车有优势。
如果油价足够便宜,比如2元/L,油混车也会失去优势,不敌油车。
在基建落后的欠发达国家,如果油价低,那么油车优势最大。如果油价偏高,比如8元以上,那么,油混车比插电车有优势。
以丰田的油混为例,可以把油耗开到4L,最新的普锐斯油耗可以低至3L。
油混车的镍氢电池,寿命更长,更安全,极少自燃。
插电车用锂电池,有自燃风险,寿命8年左右。
就技术成熟度而言,丰田的油混车全球累计销量2500万,而且已经发展了30年,技术成熟。
就后期维修保养而言,丰田混动车电池小,更换便宜,国产插电车电池大,寿命8年左右,更换成本高。
简言之,在电力基础设施弱后国家,如果该国本身就是石油国,油车优势大;如果油价高,那么,插电不如油混。
有鉴于新能源政策对绿牌车的倾斜,以及当下国内插电车热销。以后日系、德系也会在大陆卖插混车。比如,上汽的插电技术已经开始反哺大众了。
当下,全球燃油车是绝对主流,欧美对电动车已经放缓,且欧美基于自身国情,并没有纯电车、插电车发展的土壤。
相对于日企本身就有插电技术,欧洲企业会购买中国企业的插电技术,比如上汽向大众进行技术输出,这种做法主要是大众为了降低投入,快速切入插电市场赚取利润。
插电是中国特色,油混不是丰田独有。
吉利、奇瑞、长城也有自家的油混车,而且和油车的差价不像丰田那么大,比丰田更加良心——星越L油车是2.0T+8AT,油混是1.5T+3档DHT,另外配一个1.6度的小电池和100瓦电机,前者油耗8-10L,后者油耗5-6L,两者的价格是差不多的。
诚然,吉利这套油混技术并不成熟,装机量也少。相信10年后,技术会更成熟度,价格也有望做的更低。
简言之,油混其实可以做到和油车同价,因为发动机可以从2.0T变成1.5T,采购爱信8AT变速箱成本高,用自家的3档混动变速箱成本更低,这些省下来的钱足够覆盖增加的1.6度电池和100瓦电机成本。
日系混动比油车贵不少,纯粹是车企心黑赚利润。
至于网络上因为现代中国市场溃败,丰田买了国产的电池、电机,大众买了上汽混动技术,于是就唱衰丰田、大众、现代,就未免有些过了。
诚然,在国内市场,合资品牌迟早要被边缘化,现代则已经被边缘化,但就此认为丰田、大众、现代很快会被国产电车消灭,就未免有失客观。
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丰田、大众、现代在中国市场逐步凋零,但在全球市场依然是世界前三的车企,比较类似的是三星,虽然在中国市场大溃败,但依然是世界出货量第一的手机品牌。
实事求是的说,电车只能在中国大陆抢市场,真正冲击丰田和现代全球市场基本盘的是奇瑞、上汽、吉利、长城出口的油车和混动车,特别是奇瑞、吉利的油车物美价廉,其中的精品车型,是真正的国民好车。
总之,国产汽车的进步是值得欣慰的,但是也不宜盲目自大,宗教品牌粉丝也不宜编造谎言自我陶醉。
当下,欧美国家重回油车赛道,第三世界国家电力基础设施一般,电车市场有限,开拓第三世界市场,关键在于国产油车和混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