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圆满闭幕 | 盖世汽车2024第二届汽车人工智能大会

04/22 10:18
4771
阅读需 19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由盖世汽车主办 “2024第二届汽车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市圆满闭幕!

今年以来,AI agent、大模型等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聚焦到汽车产业,AI和大模型等相关技术也为汽车应用带来了更多可能性。甚至行业中有观点表示——汽车智能化的尽头是AI。那么AI的尽头是什么?算力?算法?数据?还是能源?

作为上海汽车文化节官方活动之一,“2024第二届汽车人工智能大会”邀请到了12家车企代表、12家科技公司的参与——共话AI遇见汽车:颠覆与重塑。围绕大模型技术、ChatGPT、LLM、算力算法、云原生、端到端、汽车机器人、AI智驾、AI智舱等热点话题与会嘉宾展开了分享与讨论。

同时本次大会得到了Neousys宸曜科技、零束科技、科大讯飞、思必驰、为旌科技、百度智能云、微软、智谱AI、致远电子、同星智能、思索技术、亦佩捷、东方中科、智参软件、睿创微纳、科络达、扶丕悌、优乐赛、法本信息、易特驰、智驾汽车、新泗威、视晟科技、亿迈通讯、信邦控股等生态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智驭未来:智能座舱结合AI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9个语言大模型研发厂商,其中15家厂商的模型产品已经通过备案。据预测,2023年我国语言大模型市场规模已达到132.3亿元,增长率已达到110%,市场规模实现较快提升,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智能座舱总师赵亨利坦言:“AI对于效率的提升,将融入到各行各业的每个角落。”

赵亨利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智能座舱总师

Al大模型对智能汽车有哪些影响?赵亨利认为,首先AI大模型将助力智能汽车更好的理解传统车控意图;其次基于AI大模型,将不断提升驾驶安全性、优化用户体验、提升座舱舒适性;最后汽车作为场景和功能的集合体,AI大模型将助力“第三生活空间”的建立。

对主机厂而言,算力、数据、应用是AI大模型的重要支撑。目前北汽研究院针对AI大模型也进行了诸多实践,持续拓展智能座舱的深度与广度,增强用户情感共鸣和沉浸感。 展望未来,赵亨利表示大模型作为座舱AI的核心,负责处理用户与座舱系统的交互,以及系统内部的智能化决策。在传统座舱围绕南向(硬件)和北向(软件)展开的开发基础上,将实现多向延伸,构建更智能高效、无缝衔接的座舱体验。

大模型的探索与实践

大模型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和落地

ChatGPT发布两个月,用户数迅速破亿,大模型开启新纪元。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在未来3-5年时间里快速上新大模型相关应用。

智谱AI COO张帆表示,当前大模型已经实现了从数据、算法、模型到应用的统一,一个框架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其带来的直接结果是“AI变得更强大,AI使用成本下降一百倍”,因此AI大模型的普及成为业内共识。

张 帆 | 智谱AI COO

智谱AI成立于2019年,前身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知识成果转化。2021年,智谱AI便发布了百亿模型,2022年发布了千亿模型,同时参与了斯坦福全球主流大模型的评测,智谱AI成为亚洲唯一入选模型,在全球处于中上游水平。据张帆介绍,智谱AI的大模型矩阵,全面涵盖文本,代码,图像,视频。2024年1月,智谱AI全新推出了GLM-4,整体性能提升60%,逼近GPT-4。

大模型在汽车行业将有哪些实践?张帆认为,首先是智能座舱的应用,大模型将助力车企打造更聪明、更舒适、更好用的第三生活空间,实现对复杂车控、车书问答、闲聊陪伴、生活服务、多模态交互等智能化、场景化的应用。其次大模型将赋能汽车各营销模式。包括客户标签提取、销售话术质检、营销话术辅助与陪练等。最后是赋能售后服务,包括智能服务、舆情分析等。

接下来,大模型将覆盖汽车研发与制造的全流程,持续提升汽车生产效率。

思必驰大模型塑造智能座舱场景大融合

思必驰作为国内专业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型企业,始终以“沟通万物、打理万事”为使命,提供智能人机交互软件产品、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以及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目前,服务覆盖智能汽车、智能家电消费电子物联网领域以及数字政企类客户。

思必驰科技智能汽车事业部高级产品总监曾春华表示,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机交互的智能化语音需求,思必驰已经搭建起完善的核心技术能力体系,包括全链路语音及语言交互技术、软硬一体化人机对话系统构建能力、大规模对话系统定制。相关语音产品已经落地到许多行业知名车型。

曾春华 | 思必驰科技 智能汽车事业部高级产品总监

基于对话式AI技术,思必驰不断升级基座模型,深入车载语音场景。曾春华介绍,DFM大模型技术与全链路对话式AI技术结合,深耕垂域,关注行业大模型产业落地。同时,思必驰大模型不断塑造场景大融合。

红帽OpenShift Al助力车企大模型应用场景落地

在2024年CRN AI100名单中,红帽位列Top 20 AI云厂商。红帽在AI大模型的浪潮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据红帽中国首席技术架构师刘洋介绍:“就像在应用程序领域所做的那样,结合生态体系优势,红帽提供训练、微调、测试、部署和监控模型所需的混合云平台以及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

刘 洋 | 红帽中国首席技术架构师

当前用户实施AI的过程中碰到了哪些挑战?刘洋从GPU利用率低、缺分布式算力支持、缺乏统一平台、安全性和合规性要求复杂、模型监控和维护困难以及技术支持和培训要求高等方面展开了分享,并针对以上挑战详细介绍了红帽AI/ML方案。

汽车行业智能化趋势及AI算力平台

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网联服务是AI赋能智能汽车的三个重点领域。华为昇腾自动驾驶AI算力平台总监马国建坦言,最火热的还要属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带来的体验和改变是革命性的。目前自动驾驶有三个趋势:第一、数据倍增,其中AI数据是重中之重;第二、模型收敛至BEV+Transformer+Occ;第三、迭代与训练频次越来越快。特斯拉已经做到每天迭代一次,华为每5天迭代一次,个别模块迭代会较快。

马国建 | 华为昇腾自动驾驶AI算力平台总监

大模型正在重构汽车行业全业务流程,降本增效的需要正在加速AI商业落地。在此背景下,华为昇腾提供全栈自主、开放兼容、灵活部署的智驾云端AI算力平台。围绕“昇腾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马国建进行了技术讲解,并结合具体落地案例进行了细致分享。

从感知到认知—自动驾驶感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感知体系包括感知模块、融合模块、定位模块以及集成系统,整体可以分为感知1.0和感知2.0。吉利汽车自动驾驶总工,行车感知负责人佘锋表示,1.0阶段是传统的后融合方式,每个传感器分散感知,感知到目标后再做融合,在实际量产会造成分裂。2.0阶段进化到了前融合BEV感知,相当于一种上帝视角,感知性能和感知精度都能有较好提升,还可以为下游做好输入。

佘 锋 | 吉利汽车自动驾驶总工,行车感知负责人

目前关于智能驾驶感知系统方案有“纯视觉感知”和“多传感器融合”两种主流路线。佘锋坦言,BEV纯视觉感知具备几方面优势,包括BEV视角让定位更加精确,速度稳定,同时减少规控调试难度;结构化优势,BEV纯视觉架构可以把不同传感器融合到BEV架构中,提升开发效率、优化人力分配;此外可以实现去高精地图,做到高保鲜、高覆盖……但与此同时视觉感知也面临着纯视觉BEV前融合、模型轻量化、去高精地图化等技术挑战。

此外,佘锋表示,在自动驾驶的感知过程中,还面临着虚拟仿真技术的挑战——包括基于数据驱动的场景自动化建设、仿真平台云部署、高并发测试、实现物理级多源传感器建模。

站在前瞻性的视角上,佘锋提出,一方面BEV+Transformer 提高智驾感知能力和泛化能力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另一方面BEV+Transformer已成自动驾驶算法主流趋势。最后,针对大模型对自动驾驶发展,佘锋向行业抛出了十点问题,以期引发更多观点的碰撞。

深度思考:AI如何赋能智能汽车

2023年,奇瑞集团累计服务1300万+客户,其中海外用户达到了335万。2023年,奇瑞集团累计销量达188.1万辆,其中星途星纪元作为金字塔塔尖的品牌,截止2023年已经在全国设置有300家门店,预计2024年将达到460+家。

奇瑞汽车人工智能技术中心主任、智能座舱功能开发负责人张礼元介绍,2023年奇瑞集团在AI领域取得了六方面的成绩:

第一、跨域交互。

第二、健康监测。

第三、多轮交互。

第四、多语种语伴。

第五、会议纪要。

第六、大模型基座。

张礼元 | 奇瑞汽车人工智能技术中心主任、智能座舱功能开发负责人

围绕上述六点,张礼元结合具体的落地案例分别进行了详细讲解。展望未来,张礼元认为,首先,在大模型出现后,AI在汽车上的应用呈现出明显的去APP化趋势;其次法规AIGC的优势将为汽车行业赋能。AIGC汽车应用将在汽车设计、HMI、销售与市场营销等流程发挥重要作用。

大模型时代下汽车企业AI应用思考与实践

受益于数据积累和算力发展,大模型横空出世,引发新一轮AI浪潮。

长安汽车大数据中心数据算法与模型处负责人匡旭表示,具体到汽车行业来看,AI+替代互联网+成为最新的趋势。将AI放在产品定义过程中可以更精准挖掘用户需求,同时基于AI可以畅想产品形态,这对汽车产品定义而言将是全新的改变。

匡 旭 | 长安汽车大数据中心数据算法与模型处负责人

未来汽车作为智能移动空间,将不只承载AI、芯片通信等新技术,还将与用户有更多的交互,成为平台型产品,并基于平台型产品创新商业模式。汽车企业本身需要具备怎样的AI能力?匡旭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第一、汽车企业一定要沉淀自己的数据资产。

第二、建设场景编排工具。

长安汽车希望将大模型作为基础的智能大脑,将小模型做成不同的工具链,让大脑有效使用工具,做到大模型与小模型并重。基于以上思考,长安汽车进行了一系列AI应用实践。未来,长安汽车还将构建企业统一的AI基础设施,支持智能化产品和数智化经营,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经营效率提升,引领交通行业AI应用和生态繁荣发展。

AI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

在AI大模型来临时,企业可以从四方面做好充分准备。首先是思想的准备;其次先把容易的做了;再次要弄清楚AI智能体将带来哪些新的体验和变革;最后当企业内部大模型来时,真正实现高效的开发。

围绕上述四点,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蔡勇分享了他的思考。

蔡 勇 |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软件开发总工程师

其中关于“什么是最容易的事情?”蔡勇表示,座舱里语音最容易被大模型赋能,语音已经走进用户的用车日常。目前哪吒语音的用户数据显示,意图使用量>800;平均日活跃率>80%;日均有效指令>10。因此,哪吒语音主打自然、全面、聪颖,这正满足用户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需要。接下来,大模型将助力语音交互上一个台阶,AI智能体将带来新的人机关系。

江淮汽车在大模型方面的探索和应用

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大模型也是如此。

江淮汽车智能网联软件开发专家徐瑞雪坦言,2017年,Google提出Transformer架构,是大模型技术起始元年。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规律表现为,从单模态过渡到多模态、从判别到生成、从专用到通用,最终理想状态实现人工通用智能AGI。

徐瑞雪 | 江淮汽车智能网联软件开发专家

聚焦到汽车领域来看,以数据为驱动,大模型链接企业和车辆用户,覆盖研发生产、营销、运营、购车、用车、养车、修车、售后全生命周期场景,提供简单、高效知识数字化服务。江淮汽车围绕座舱系统大模型展开了实践应用,包括自然的交互模式、高效的任务处理、靠谱的AI说明、有趣的内容创作等。同时全球首搭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的智聆智能座舱具备畅聊共情对话、智能用车专家、沉浸场景服务、智教互动助手等19个亮点功能。

关于智驾系统大模型,徐瑞雪表示,江淮智驾系统设计—感知一张网规划一张网,将感知和规划模块分别简化一张神经网络,可以数据驱动的方式持续训练更新。此外,数据将会成为自动驾驶赛道后半场的决胜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江淮也在布局自己的数据闭环系统。

AI赋能智能座舱的现状及未来

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慧底盘,长城汽车已完成了智能化全产业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咖啡智能作为长城汽车整车智能化技术品牌,能为整车提供全域智能化解决方案,成为实现长城汽车“绿智潮玩”战略目标的技术底座。

长城汽车AI高级技术专家武秀根介绍,以用户体验及需求为牵引,咖啡智能秉承“安全稳定、三智融合”的技术理念,将打造端云一体、万物互联、会思考、能判断、可成长的未来出行伙伴。同时长城汽车已实现垂域AIGC模型的全链路自研开发,为长城量产车型生成情景化、趣味化的AI壁纸,并为企业端赋能。

武秀根 | 长城汽车AI高级技术专家

关于下一代AI技术布局。武秀根认为,第一是多模态算法的部署;第二要聚焦大模型的应用,充分利用算力和资源,同时平衡好大模型的需求与能力;第三AI Agent的搭建是决定后续问难题解决能力的关键。

大模型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工程应用研究

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完成从“大量模型”到“量大模型”的转变。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软件工程主任工程师刘海峰表示,当前大模型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源研究、闭源商用;单模态迈向多模态等三方面的特征。同时大模型在聊天AI、视频AI、绘画AI、编程AI等多方面实现落地应用。

刘海峰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软件工程主任工程师

同时刘海峰表示,基于数据平台、算力平台以及云平台的基础能力,针对人、车、生活,汽车行业的应用领域包括通用、研发过程、产品定义、产品技术、生产制造、营销售后、日常生活、智能家居元宇宙等9大领域,共计29类应用场景。

基于视觉大模型,东风汽车构建了自动标注平台,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强化学习技术,进行仿真场景与数据生成,实现自动化地数据分类、挖掘与标注,赋能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等应用场景,助力AI模型与软件的高效迭代与交付。

至此,为期两天的大会议程全部结束。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接入AI大模型,重新定义汽车的“人机交互”与“服务生态”,汽车行业将迎来产业链的重构与商业模式的创新。人工智能将推动汽车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并逐渐形成了全新的产业生态圈。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L6206PD013TR 1 STMicroelectronics DMOS dual full bridge driver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7.05 查看
ACS723LLCTR-40AU-T 1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Analog Circuit, 1 Func, BICMOS, PDSO8, LEAD FREE, MS-012AA, SOIC-8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4.46 查看
ACS781KLRTR-150B-T 1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Analog Circuit, 1 Func, BICMOS, PQFP7, SOF-7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5.54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