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动力电池关键的原材料之一,锂电铜箔行业的发展直接反应了动力电池产业链的状况。
2023年,降本是中下游电池企业乃至车企的主要任务,从新能源汽车到电芯,自下游驱动的降价潮一路向上蔓延,其中新能源汽车以插混车型为代表的电车价格下探到燃油车的价格腹地5-15万元,电芯价格则从2023年开年的1元/Wh下跌到0.4元/Wh。下游持续的降本诉求也带动了锂电关键材料价格的不断下跌。
锂电铜箔也不例外,以6微米和8微米锂电铜箔加工费为例,从2023年1月的3万元/吨和4万元/吨,下跌到了2024年1月的2万元/吨左右。
近期,多家头部锂电铜箔企业发布的2023年业绩预告均出现同比净利润大幅下降的情况,不少企业已进入亏损阶段。多家锂电铜箔上市公司表示,受到锂电铜箔行业竞争激烈的影响,铜箔加工费大幅下降,产品毛利率也较上一年同期出现下降。
不仅如此,加上铜箔企业本身的产能释放,行业产能过剩加重。根据市场数据统计,当前已有超过50家企业布局铜箔赛道,预计相关产能在2024年突破150万吨,相比于市场需求,产能或过剩一半以上。
此前德福科技副总经理宋铁峰在高工锂电年会上表示,在行业持续的下行周期,行业会对入局者进行残酷洗牌,最终呈现“剩者为王”的结果。
在此情况下,锂电铜箔的极薄化和高强化正成为市场发展趋势。从铜箔企业视角来看,随着6微米加工费用的大幅下跌,企业寄希望于高性能极薄化铜箔产品研发,增厚企业利润。在电池客户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亦加快导入到5微米、4.5微米锂电铜箔。
嘉元科技方面表示,目前主流普强6微米铜箔产品占比在75%左右,6微米及以下极薄高强铜箔占比在25%左右。不过,6微米及以下的极薄高强铜箔比常规普强产品加工费高15%左右,4.5微米和5微米产品加工费用仍处于高位,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目前公司4微米极薄铜箔已送样知名电芯厂测试。
诺德股份方面表示,随着下游市场扩大以及对极薄、高性能需求提升,高端产线仍供不应求。诺德股份在极薄铜箔研发上,目前已实现5-6微米铜箔的放量能力,并开启了4.5微米和4微米极薄铜箔的批量生产和交付,在3.5微米的极薄铜箔也已具备量产能力。
随着铜箔企业产能释放和技术突破,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计,到2025年<6μm铜箔出货量市场占比将提升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