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024中国锂电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4/02/21
1646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盘点中国锂电产业的2023年,内卷与出海,恐怕是不同总结里的“最大公约数”。这一年的1月初,国内碳酸锂现货市场还运行在50万元/吨的水平,而到了2023年末,碳酸锂价格已跌破10万元/吨,作为锂离子电池核心原料,碳酸锂市场这一年“李有田下山”式的狂飙,恰是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缩影。

从食品鞋服家具文创上市公司争相跨界,到上下游全面产能过剩,过于剧烈的转折令产业人措手不及,回顾业内大佬刘金成2022年末的警告:“预计最晚后年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而唯一不会出现过剩的是质量上乘、成本低的电池产品”,可现实证明,“质量上乘、成本低的电池产品”同样难以逃脱供过于求以及随之而来的惨烈价格内卷。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  图源:搜狐科技2023年底,公开市场上方壳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电芯报价已经跌至0.4元/WH,头部车企往往还可以拿到更低廉的供应商报价,这样的价格,不能不让许多产业人感到“刷新三观”,这样的价格对相当比例锂电电芯制造企业来说,意味着即便不要一分钱利润,也无法覆盖原材料投入与人工、机器设备成本。同在2023年,出海无疑是中国锂电产业链有志一同的动作,根据行业咨询机构统计,2023年中国锂电池产品海外装机量已超过100GWh,产业链企业海外产能投资合计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虽然“外卷”的商业模型看起来如此美好:产品售价高、毛利高、能源成本低、政府补贴大,但当所有人都形成共识性预期并集体行动,那么得到了结果往往就是南辕北辙,事实上,面对中国锂电产品与产能的大举涌入,美国与欧盟这两大经济体均在2023年产生了明显的“排异反应”,其中,美国政客的风格无疑最为简单粗暴,打着“国家安全”的大旗肆无忌惮打压中国企业,甚至闹出了宁德时代储能电池会刺探美军基地情报的笑话,当年年末正式出台的美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实施细则,更是为中国锂电企业量身定做了所谓“受关注外国实体”身份,只要电池价值链上有超过25%的中企份额,就无法获得税收抵免优惠。

2月9日,在美国国会压力下,美国公用事业公司杜克能源(Duke Energy)最终决定,将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生产的储能电池从美国最大的海军陆战队基地之一——勒琼营(Camp Lejeune)中移除,并将在民用项目中逐步去除宁德时代的产品。与美国人相比,欧洲市场对中国锂电产业的回应更为精巧却也暗藏机锋,如欧盟新电池法明确规定了锂电池碳足迹声明要求,且后续极大概率将以产品碳足迹表现阻断部分产品进口,至于产品碳足迹的核算标准谁说了算?当然是欧洲人自己。

在内卷与出海的喧嚣扰攘背后,2023年诸多行业新现象,也使值得更深一度思考的论题浮现:锂电产业,该如何做深价值?当下于盈亏一线间挣扎的锂电产业身上,“科技范”与“未来感”的滤镜似乎褪色许多。曾几何时,当公众谈起锂电,跃然于心智中的俨然是一副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变革的科幻长卷,然而2023年,即便马斯克郑而重之推出了所谓的秘密宏图第三篇章,阐述了其实现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可行方案”,却依然没有激起多少资本市场浪花,新能源车及高度与其绑定的锂电概念,在全球资本市场普遍遭遇估值回吐。症结或许在于,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的共识,正在市场现实面前走向分化。2023年,丰田继续以1120万辆的新车销售量继续位居全球最大车企宝座,总销量同比增长7.2%,然而其中纯电与插电混动汽车销量合计占比却不到5%,几乎可忽略不计,这样的表现,折射出全球层面传统燃油车的市场“大盘”依然稳健,也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的动力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

的确,新能源汽车在部分区域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历了超乎寻常的崛起,不过伴随的却是本土市场参与者对短期盈利能力的取舍,尽管这成功为中国车企确立了在电动化浪潮中的先发优势,然而卷出天际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却也意外探明了消费者需求的阶段性限度,2023年即便在中国国内市场,纯电动汽车渗透率整体也已进入盘整格局,与此同时插混/增程汽车渗透率快速提高,显示出终端消费者对渐进式过渡的青睐,纯电动汽车这一年力推的快充、大电池等产品特性,并未彻底打消纯电续航焦虑。

既然纯电产品价格“卷”到如此地步,在大众市场渗透上也没有表现出较混动产品的优势,那么海外在位巨头自然可以选择高挂免战牌,不接受在此时大局ALL IN纯电,不必要地承担强行“油电同价”所带来的成本。如此博弈下,国内新能源车企流血割肉熬来的先发优势,却可能摇身一变为“先发陷阱”,中国企业为打磨纯电技术成熟度与供应链能力所付出的“学费”,相当于降低了海外车企推迟入场决策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锂电产业自然也不可能自外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火,国内车企全产业链降本的压力传导下,锂电企业除了让出利润空间别无选择。在上下游博弈中的这种弱势地位,既有锂电供求关系逆转因素,却也意外凸显了锂电产业当前产品同质化的苦涩现实,即便部分龙头企业尚能享有一定品牌溢价和渠道壁垒,但总体而言锂电电芯的大宗商品属性已经充分暴露,似乎已不再是一个能够讲出科技故事的领域。

在大众心智里,科技的“性感”叙事,离不开“横扫”级的市场表现和指数级的技术进步这些要素,在这个四处比附摩尔定律的时代,科技产业,未来产业,似乎应该如同英特尔CPU之于个人电脑、高通SoC、索尼CMOS之于智能手机般,具有“XX inside”的点石成金魔力。然而中国锂电厂商们,是否也在下游车企看来能够对标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为什么锂电企业10%、20%的毛利已让车企沸反盈天,海外机电、电子部件巨头30%乃至50%、70%的毛利水平却只会迎来仰望与喝彩?毋庸置疑,锂电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然而产业的“技术密度”不等于“技术梯度”,微电子等具有深长“技术梯度”的产业里,性能持续跃升能够使龙头企业既能在现有市场营造越来越森严的技术壁垒,又能在强劲的技术外溢趋势中捕捉新的蓝海机遇。

反观显示面板、锂电等产业,尽管其在下游系统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比极高,本身也是典型的资本与技术密集业态,但不同于微电子产品,其技术特性演进存在着可清晰感知的上限(像素密度、能量密度),这样的禀赋,就决定了该类产业所遵循的并非摩尔定律,而是更为冷峻严酷的赖特定律。经济学家西奥多·赖特 (Theodore Wright) 于1936年提炼的这一规律,旨在表征产品成本随大规模生产的下降趋势,可以简单理解为累积产量如增加一倍,则成本就会下降一个恒定的百分比,有心人不难发现,常被用来展示锂电产业进步的度电成本曲线,恰是赖特定律的范例。

在一个被赖特定律所统治的产业,大规模生产的效率将成为事实上唯一的价值坐标,从无差异化产品中凭借更高成本控制效率获得平均以上利润,是企业最重要的能力追求。在超级过剩背景下,赖特定律就是锂电产业的宿命么?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023年,中国锂电企业突破赖特定律魔咒的探索同样活跃,作为锂电行业的全球领导者,宁德时代正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代表。在减碳、降碳领域,宁德时代已经进行了许多探索,其子公司时代绿能已入局风、光、储投资建设和运营,预计到2023年底建成约300MW的分布式光伏,宁王目前拿到的集中式新能源也已经达到4000MW,包括风电2400MW,光伏1600MW,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在光伏未来的技术制高点—钙钛矿电池上,也已经有明确投入与成果。

在储能领域,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出货量已连续保持全球第一,与其他厂商只是将之视为消化产能的渠道不同,宁德时代在应用场景方面进行了大量摸索,在国内乃至全球铺开了许多示范性项目,如在美国南加州1.8GWh全球最大单体储能项目、福建晋江国内首家非电网企业管理的独立并网大规模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广受关注的宁德近海海上风电场项目开发也已经在近期获得发改委批复。

对于这些探索的用意,宁德时代方面人士曾坦言:“有时候做这些事情赚钱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些过程中,无论是电源侧还是电网侧,还是在各种不同的商业应用场景,你可以在这里面发现他的一些逻辑,可以开发出一些新的商业模式”。这样的表述,可以说一语道破了发掘价值的突破口,诸多行业的历史已经揭示,锂电产业要做深价值,必须从被集成的角色,转变为系统集成的主导者,从而掌握价值集成的主动权。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24年2月2日,宁德时代注册成立了时代碳资产经营管理(宁德)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等,证明该公司在低碳零碳领域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探索仍在深入,而这样的探索,也为产业界提供了宝贵的启迪与示范。

2024年中国锂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步履未停。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BTW68-800RG 1 STMicroelectronics 30 A standard SCR Thyristor in TOP3I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4.16 查看
BTA16-600BRG 1 STMicroelectronics 16A standard and Snubberless™ Triacs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1.4 查看
RG1676-4 1 Electrocube Inc RC Network, Bussed, 10W, 220ohm, 600V, 0.47uF, Through Hole Mount, 2 Pins, RADIAL LEADED
暂无数据 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