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电池新品出击!
新能源转型浪潮下,技术创新成为最为核心的驱动力。
从锂电产业链来看,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赛道景气需求持续。高工锂电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预计2030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5倍,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8倍,锂电池出货量将达3.5TWh。下游需求带动锂电产业电化学材料体系、制造体系、结构体系全方位技术变迁。
从当前的技术发展形势来看,46系大圆柱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技术等成为当前锂电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
站在新一轮的技术风口,9月20日,创明新能源在四川绵阳举办了“化学造物·师法自然”新品发布会,连续公布了钠离子电池、46系大圆柱电池等一系列新的产品,并全球首发一体集成竹藤电池CTP1.0。
创明新能源深耕行业二十年,在21700、32140、4680上拥有多条材料路线和制造工艺的核心技术储备。2022年创明新能源电池项目落户四川绵阳,总投资额达120亿元,在锂电生产线上使用了先进的全自动电芯生产线及配套PACK生产,锂电池数字化生产线达10条。
从本次发布会来看,创明新能源站在了电池技术领域的前沿阵地,展示了创明新能源在新技术领域的布局决心。
此次发布的竹藤电池系列也是创明新能源多年研发经验累积与制造体系进步基础上的迭代,从行业聚焦、产业技术、产品布局再到产业链生态,助推锂电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首发超快充钠离子电池
作为锂电池材料体系的重要补充,钠离子电池因为成本低廉、低温性能出色,在高纬度地区有极大的市场空间。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钠离子电池出货量预计达20.5GWh,2030年钠离子电池出货量预计达347GWh,预计未来钠离子电池有望在二轮车、低速四轮车、户用储能、通信储能等市场得到应用。
创明新能源CTO赵悠曼表示,从现阶段来看,钠离子电池尚处于商业化的初期阶段,不论是材料体系、结构,还是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一系列指标,钠离子电池仍有巨大的挖掘空间。
创明新能源发布的32140竹藤钠离子小动力电池,显著的优势在于宽温长循环特性,其耐宽温达到-40℃~60℃。性能表现上,32140竹藤钠离子小动力电池可循环2000周,容量保持率80%。
结构设计层面,作为后起之秀,钠离子电池在借鉴过去锂电池优秀的结构设计之余,也逐渐发展出自身的独特优势。创明新能源32140竹藤钠离子小动力电池使用采集线FPC化设计,具有轻量化,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标准化的优点,系统成本节省15%以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快充技术的发展极大填补了钠离子电池的补能焦虑。相比于过去快充技术更多在三元、铁锂技术路线的发展,创明新能源率先实现了超快充技术在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创明新能源31240钠离子电池也是业内首颗超快充钠离子电池。
大圆柱电池技术持续突破
46系大圆柱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上持续突破,引发全球产业界关注。
通过结构和材料体系创新,46系大圆柱电池可实现更高的制造效率,搭配全极耳技术和干法电池技术,46系大圆柱电池兼具更高性能和更低成本。
从材料企业到终端车企,从国内到国外,46系大圆柱产业化浪潮已经席卷开来,并呼应锂电产业新一轮竞争下的质量和性能升级要求。
赵悠曼表示,作为新一代电池技术,46系大圆柱电池技术难点多,工艺复杂。创明新能源深耕锂电产业多年,在大圆柱集流盘、极耳焊接等高技术壁垒领域已实现一系列突破。
创明新能源发布的46系大圆柱电池采用极简模块化设计,结构件高度集成,其模组材料成本相对传统方形降低15%。
创明新能源46120大圆柱竹藤储能电池,使用CCS集成母排设计,加上榫卯结构组装,使其组装成本相对低13.5%,电池系统兼具尺寸薄、质量轻的特征;该电池还采用车规级热蔓延防止设计,可以使电池拥有更低导热系数以及高温下更优异的隔热性。基于智能高效热管理系统,46120竹藤储能电池模组温差控制在4℃以内。
另外,创新新能源46215竹藤储能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180wh/kg,可实现75%体积利用率,10000循环周数。相比于方形电芯,创明新能源大圆柱竹藤储能电池电压比提升50%-87.5%,进而提高逆变器转化效率,平台提升效率近1%。
继31240钠离子电池、46系大圆柱储能电池发布后,创明新能源在应用场景上已构建起了小动力、大动力、户储、工商业储能等全方位应用场景,在技术路线上也形成了钠离子电池、三元+铁锂路线、准固态电池等方向的完善路线布局。
在新一轮技术竞争风口下,凭借完善的技术和产品布局,在市场化进程、供应链打造以及企业规模体量、增速上创明新能源将持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