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国内卫星产业又传来好消息!
2024年2月3日7时37分,11颗卫星通过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顺利将所有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所有卫星状态正常,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入轨的11颗卫星,全部属于吉利未来出行星座。该星座由时空道宇推出,是全球首个商用通信导航遥感一体星座。
2022年6月2日,时空道宇曾经以“一箭9星”的方式将星座首轨9颗卫星成功发射入轨,组成了星座第一个轨道面。此次的11颗,将组成星座的第二个轨道面。
按计划,到2025年,他们将完成星座一期全部72颗卫星的组网部署,实现全球实时数据通信服务。再往后,就是扩展至168颗卫星的星座二期,届时将实现全球厘米级高精定位服务。
最近几年,卫星产业发展迅猛,关注热度持续上升。时空道宇开年就抢了个“头彩”,不仅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喜庆,也拉开了中国商业航天新一年征程的序幕。
那么,这个未来出行星座,到底有什么用?全球那么多巨头都在抢建星座,这里面有哪些门槛和挑战?
今天这篇文章,小枣君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卫星星座的话题。
█ 为什么卫星星座这么火?
说到卫星星座,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马斯克的星链(Starlink)。
这个曾经被认为是“异想天开”的星座计划,在马斯克和SpaceX公司的持续推进下,竟然一步步走向了现实,令人大跌眼镜。
在星链计划的影响下,众多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推出了更多的星座项目。一股席卷全球的“卫星星座热”,由此掀起。
卫星星座之所以会成为热门,主要还是因为有需求的驱动。
地面通信网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庞大的规模。但是,针对沙漠、山区、森林等偏远地区,以及海洋、天空等非陆地场景,地面网络仍存在短板,满足不了人类活动的需求。
多颗卫星所组成的星座,可以带来全方位的空间覆盖能力,有效弥补地面网络的不足,满足数字时代的人类全域无缝连接需求。
高通量(HTS)和低轨道(LEO)技术的崛起,给卫星产业落地创造了新的机遇。卫星星座所提供的通信、导航(定位)和遥感能力,在交通出行、户外探险、交通物流、航空海事、能源矿产、城市治理、应急救援等众多领域,都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卫星应用的商业价值,正在迅速提升。而围绕卫星产业的竞争和布局,也才刚刚开始。
█ 国产星座,实力如何?
卫星星座是重要的新兴战略领域,当然不能少了我们中国企业的身影。
除了中国星网这样的国家队之外,以时空道宇为代表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也挺身而出。他们投入大量资源,打造专属的卫星星座,参与全球商业竞争。
时空道宇所推出的星座,正如它的名字(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所示,是一个重点服务于未来社会人类出行需求的特色星座。汽车市场是一个庞大而不断发展的市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对卫星技术和应用拥有天然的需求。同时,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不仅仅服务于汽车,还包括消费类电子等领域。
卫星星座的功能通常包括通信、导航、遥感三种。绝大部分星座,只针对其中一种。而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集三种功能为一体,全方位服务于用户出行场景需求。
在通信方面,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拥有超大通信容量、超高灵敏度、超强抗干扰能力,可以完成全链路高效的通信数据服务保障。
最近,手机直连卫星通信很火。SpaceX打造的星链二代(Starlink V2 mini),也增加了这个功能,并于今年年初发射了6颗相关卫星。
同样,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在设计之初,就规划了这个功能,可提供卫星短信及数据传输服务。此外,时空道宇早已布局相关产品,在2023年底的首届链博会上,展示了自研的22纳米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的通信芯片。
在导航方面,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的星基高精定位(PPP-RTK)服务,精度可达厘米级。
在无法接收卫星信号的隧道内及失锁场景,通过融合惯导技术,定位误差达到1‰以内,优于行业内2‰的行业水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自动驾驶典型路线内,定位精度优于10厘米(CEP95),高于行业内20厘米(CEP95)的水准,也是国际领先水平。
在遥感方面,星座卫星的空间分辨率可达1.25米,依托光学遥感载荷拍摄到的影像数据,融合全球多源遥感数据,时空道宇自主定制开发的遥感服务SaaS平台,可以实现卫星星座数据服务快速响应,为用户提供多规格遥感服务解决方案。
强大的功能和领先的技术指标,为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的商业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时空道宇就已经将卫星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消费类电子及公共服务领域。
他们自主研发了车规级芯片、模组及融合定位终端产品,并联合汽车厂商,将卫星通信服务直接导入新能源量产车。他们和极氪合作,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卫星通信乘用车,为其提供双向卫星消息和卫星通话服务。这也是国内首次实现航天产品车规级研发投产。
目前,基于时空道宇的技术,极氪001FR、极氪007、吉利银河E8等车型都已具备卫星通信能力。
除了民用新能源汽车之外,时空道宇的星座还将服务于手机、无人机等多维载体,在智慧物流、海洋渔业、智慧能源、环境保护、定制化遥感服务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
他们不仅进行了车机/手机卫星交互等相关技术研究及验证,还支撑了“蓝星卫士”等海洋环保公益行动等。
时空道宇是国内首个实现商业闭环的商业航天企业,在卫星应用场景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随着越来越多自家卫星的发射升空,时空道宇的星座将变得更加完整。信号覆盖区域更广,信号质量也会持续提升,可以给客户带来更好的通信、导航业务体验,实现真正的“永远在线,永不失联”。
█ 搞卫星星座,到底有多难?
卫星星座,是开展自营卫星业务的一张门票。有了它,才能够更好地落地场景、服务用户,进而掌握未来卫星商业竞争的主动权。
这张门票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的。它本身也有很高的门槛。在全球范围内,有能力自主建设并运营大型卫星星座的企业,不超过10家。而时空道宇,就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我们从规划、制造、组网、测控等各个维度,详细了解一下,时空道宇到底是如何布局的,并且克服了哪些挑战。
● 星座规划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是“通导遥”多用途星座。因此,在规划阶段,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用于通信,需要考虑链路特性、覆盖重数等。用于导航定位,需要考虑精度。用于遥感,还要考虑对特定区域的重访时间、频率约束等。
在综合各方面因素后,他们经过详细设计,确认将采用“一期72颗、二期168颗”的方式,实现全球覆盖,提供卫星应用服务。
除了星座数量之外,还要考虑频率和轨道资源。卫星项目竞争,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争频率和轨道空间。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在发射卫星之前,已顺利完成相关规划和协调工作。
● 卫星制造
前面我们提到,本次发射的11颗卫星,全部来自时空道宇自己的卫星超级工厂。这也是时空道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卫星制造,是商业航天产业链的最前端,直接影响到卫星的研制周期、星座的建设成本和星座的建设周期。
时空道宇借鉴了全球先进卫星制造产线,同时结合汽车产业的大规模量产制造经验,打造了批量化、智能化、柔性化的卫星生产线,实现低成本、高可用、可快速交付的智能商业卫星制造模式,旗下工厂是全球首个深度融合航天制造与汽车制造能力的卫星量产工厂。
这座卫星超级工厂,拥有全向转运平台、协作机器人、多轴精确调姿平台、自动精测系统等先进工艺装备,采用流水线并行生产等方式,具有很高的智能化水平,生产效率极高。
根据测算,时空道宇卫星超级工厂从下单到卫星出厂,全流程控制在28天。量产后,每天可出厂1~2颗卫星,年产卫星可达500颗。
目前,能够使用自动化产线进行卫星量产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屈指可数。
自有卫星工厂,不仅可以优先确保产能,还可以大幅降低卫星制造成本。随着低轨卫星制造及发射逐渐进入爆发期,卫星超级工厂将给时空道宇带来显著的竞争优势。
● 组网部署
国内其他商业航天企业一般采用单星或者多星部署的方式。同一轨道面的卫星,在不同的时间,通过不同的运载火箭发射,可能存在卫星型号、发射时间、品控不一致的问题。
时空道宇通过一发一轨,整轨部署形式进行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的快速组网部署,有效避免以上问题,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轨道面级部署的商业航天企业。
时空道宇每一次卫星发射,都是按照一个轨道面卫星整轨发射,第一个轨道面9颗,第二个轨道面11颗。单发火箭的整流罩内,全是时空道宇的卫星,属于“包车”,而非“拼车”。
这种方式,星座建设速度更快。整轨卫星为同一批次,品控一致,服务能力及使用寿命均相同。
● 星座测控
星座想要正常工作,仅靠空间段的卫星是不够的,还需要地面段系统的支撑。
在地面段,时空道宇自主建设星座测运控系统及星座地基数据站网,全面支持星座运营及应用服务。
时空道宇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建设智能化、高可靠、星座测控、运控一体的高集成度星座测运控系统,为星座全生命周期运营提供优质稳定的测运控服务。
目前,时空道宇已经分别在青岛、上海和台州,建设了“一主两备”共三个高可靠性的控制中心。其中,青岛为全球测运控中心。
为了满足星座测控总体需求,时空道宇还在国内西部新疆、东北部黑龙江、南部海南、东部青岛和西部成都、西安等地建设了卫星测运控一体化的星座管理系统。
在海外,时空道宇计划在欧洲、东南亚和非洲建设中转地面站,做到数据不落地国外,能够安全、高效地传输到国内测运控中心。
█ 星座对比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时空道宇在星座核心技术上是有过硬实力的。发展低轨卫星星座的三大挑战:量产能力、轨道面级部署、星座级测控、规模化商业落地,都已经被他们解决了。
事实上,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就算和国际顶级卫星星座项目相比,也不落下风。
根据这张对比图,我们可以看到,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在卫星数量规模上并没有那么激进,但在部署方式、覆盖范围等方面,都是和国际顶流保持一致的。
首先,在全球范围内,时空道宇是继铱星(Iridium)、全球星(Globalstar)、轨道通信公司(Orbcomm)、一网(OneWeb)、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之后,有独立建设并运营商业卫星星座能力的企业。
再来看功能,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是通信导航遥感一体星座,比其他几家更强。在卫星自主制造、产能方面,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仅次于SpaceX和OneWeb。在芯片自研、车规级应用等方面,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有明显优势。
站在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的角度来看,时空道宇的成就非常了不起。
█ 最后的话
总而言之,商业航天,是一项高门槛、高投入的事业。但是,它也能够带来高回报、高收益。
根据行业机构的数据,2015年以来,中国商业航天市场增长迅速,2017-2024年增长率均在20%以上。到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的规模将达2.8万亿元。
想要分享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离不开技术上的创新、人才上的积累、资源上的投入。时空道宇在这个领域上的长远布局与深耕,毫无疑问将帮助自己奠定市场竞争优势,收获更多回报。
我们期待国产星座能够加速崛起,和地面通信基础设施一样,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届时,空天地一体化的强大AICT(航天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平台,一定能够助力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全面迈向数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