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汽车崛起的时代,欧洲汽车零部件企业陷入了苦战,如同2009年底特律汽车企业危机带来的美国零部件企业大洗牌。随着欧洲在电动汽车领域的落后,欧洲零部件企业也开启了一场令人胆寒的裁员风暴。传统巨头采埃孚,博世和法雷奥相继宣布相当规模的裁员计划,核心的问题还是企业的负担很重,转型迫在眉急。
随着电动汽车的崭新时代来临,汽车零部件“老炮”们陷入了生死存亡的角逐。随着裁员的消息传遍欧洲汽车产业,一股深冬的冷风席卷整个汽车行业,预示着这场裁员潮可能还只是寒流中的序曲。当然随着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深水区,欧洲的汽车企业转型还在进行时。
Part 1、欧洲汽车零部件的裁员浪潮
这次欧洲裁员和重组的企业,不是小角色。2022年,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Raeuchle(后被收购)、 萨克森金属和塑料加工公司、 ETM工程公司、德国 BBS、意大利 Spectra Premium等等,德国线束莱尼等都是小角色。这次受影响的是2023TOP20的企业,排名第一的博士、第三的采埃孚,排名第12的法雷奥,而大陆集团也面临重组和拆分。
● 采埃孚 (ZF Friedrichshafen AG):宣布裁员人数:1.2万人
电动化转型,适应汽车行业的变革趋势。
● 博世 (Bosch):计划裁员人数:1200人
裁员直接理由是全自动驾驶发展进度慢于预期,同时将裁员归因于经济疲软和高通胀。公司在官方声明中表示,经济疲软和高通胀是由能源和大宗商品成本增加导致的。
● 法雷奥 (Valeo):宣布裁员人数:1150人
提高集团在汽车电气化背景下的竞争力和效率,希望通过建立一个更加灵活、连贯和完整的组织来加强竞争力。
这些大的零部件企业,围绕燃油车布置了自己的护城河,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这些护城河被解体了。加上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让原来哪怕通用的汽车电子部件的公司都承受不住这个变化。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都正在经历电动化浪潮的压力,燃油车相关业务不再像过去那样独占鳌头,导致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市场发展空间逐渐被压缩。
● 电动化转型压力大: 重组裁员的主要原因之是负担过重,你原有的人力结构和产品结构,后面不符合电动化转型的条件,腾笼换鸟你首先要有足够的地方。
● 经济形势和财务状况: 从未来几年来看,哪怕是现在企业财务状况相对较好,但整体经济形势不够乐观,零部件收入增长和成本,导致裁员成为应对降本的措施,来消除不确定性。
● 业务调整和组织架构变革: 应对电动汽车时代的挑战,业务调整和组织架构变革是必须的,博世顺应“软件定义汽车”趋势,法雷奥重点发力于电动汽车核心领域,以及采埃孚的事业部门整合等措施。
直白一些来说,传统零部件业务没有成长和孵化器,直接和中国零部件企业内卷的战斗状态打在了一起。这个压力是非常大的。
Part 2、零部件企业的下一步
传统零部件巨头企业的优势逐渐被削弱,现在都在降本增效。
传统领域,如座椅和车灯,也在发生变革。新能源汽车推动座椅功能的升级,为座椅供应商提供了新的机会。虽然座椅市场一直以来集中度较高,但随着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崛起,座椅供应商在配套研发、成本控制和质量稳定等方面有了机遇。国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工艺和材料创新等方式,已经成功降低了部分零部件的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市场渗透率。比如在23年,中国零部件企业在空气悬架方面迎来突破。
中国汽车行业正迅速实现“全球化”,而零部件企业也需要跟随这一趋势。随着中国汽车出口量的增加,零部件企业有机会扩大海外市场,提供更本地化的服务,零部件企业跟着国内整车企业出海,也具备对中国车企的配套服务和沟通方面。
● 供应链变革: 传统的汽车供应链结构正在发生变化,Tier 1供应商数量下降,而新兴的Tier 0.5供应商崭露头角。部分企业陷入“降级”困境,需要适应新的协作关系。
● 技术突破:新技术的涌现,随着新的技术降本成了关简单。
● 极致降本: 通过技术突破和创新降本是目标,反正一句话中国零部件能接受的成本在全球来看是最低的
小结:
24年汽车产业的每个玩家都不容易,没谁日子好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