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代工市场始终是半导体产业的热门话题,在这个言必称3nm、5nm的时代,1Xnm(12、14nm等)似乎上不得台面,但事实上,在当前的晶圆代工领域,真正能做出1Xnm的代工厂是少数。
从公开信息中可以看到,真正能实现大规模量产1Xnm的企业,也就台积电和三星(12nm和16nm)和格芯(12nm和14nm),以及中芯国际和联电,再加上最近传出Intel要进军Arm架构的12nm市场【此前Intel主要聚焦x86架构市场】。
拿下1Xnm市场!
从7nm及以下的市场格局来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台积电和三星的天下,联电、格芯都曾表明态度不会进入这个领域了,而28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市场又极其之卷,华虹、力积电、晶合集成等一大堆厂商在这个领域卷价格,这部分早已是完全竞争市场。
真正会出现变局的反倒是1Xnm。
根据集邦咨询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前十大晶圆厂累计占据95%的市场份额,其中台积电以57.9%的市场份额无可撼动的霸占榜首,三星则占据12.4%的市场份额,是除台积电之外,唯一一家市场份额占比在两位数的晶圆代工业者。
格芯(6.2%)、联电(6.0%)、中芯国际(5.4%)这三家算是第二梯队,占比接近,恰巧这三家都有1Xnm的制程。再加上Intel,未来四家企业谁将走强,谁将走弱也将和他们在1Xnm上的表现直接相关。
一个朴素的道理,对于晶圆厂来说,想要维持高速增长,拿下更高制程的技术是必要的,这一点台积电是最佳样板。
从台积电的营收来看,在过去五年时间,台积电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为17.03%,营收增长了2.2倍,且毛利率始终不低于46%,对于台积电这种超级战舰来说,能够维持如此高的毛利率与翻倍增长,除了和同行一样维持常规的扩产之外,最重要的是台积电在先进制程的占比在不断提升。
2018年,台积电来自7nm及更先进的营收仅有9%,到了2022年这一比例提升至53%,自2021年之后,台积电的营收中,有一半以上都来自7nm及更先进的制程。
更先进的技术自然会带来更高的利润,这是台积电无与伦比的优势,7nm及更先进的制程占比越高,也就意味着台积电的营收会越高,毛利率会越高,其他从业者与台积电的差距也会被拉大。
所以,对于格芯、联电、中芯国际而言,在1xnm实现大规模量产并获得客户,将会成为这几家企业维持继续增长的关键。而目前有机会在1Xnm实现营收的也就这三家企业。
四大选手的追逐赛
目前,格芯、联电、中芯国际以及Intel是1Xnm的有力竞争者,这四家企业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分开讨论。
格芯方面,虽然在2018年前后频繁卖厂,但不可否认,瘦死的骆驼还是骆驼,尤其是在前两年随着产能紧缺的带动,格芯又实现了更好的盈利能力,从过去两年的财务数据来看,格芯在产能紧缺大潮中实现了扭亏为盈的转变。从制程方面来看,格芯的优势在于其12nm和14nm已经具备产能,并且实现了规模化盈利。
中芯国际也具备1Xnm的制造技术,由于中芯国际已经不再公布其不同制程的营收占比,我们可以从过往的数据来推断其占比变化情况。
根据笔者此前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的第四季度,中芯国际来自14~28nm制程的营收占比在18.6%,而2019年这一比例在6%左右,简单总结就是在两年时间里,中芯国际来自14~28nm的占比提升了接近13个百分点,如今又是两年时间过去了,中芯国际来自14nm的营收占比只会多不会少。而且由于国产替代在过去几年以及未来的加速,中芯国际来自14nm的营收占比肯定会越来越高。
接下来看看联电,联电要与Intel一起看。前段时间有消息传出联电与Intel要展开合作,联电将其12nm技术授权给Intel。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的合作是有可能展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种合作是互惠互利的。
联电虽然具备1Xnm的技术,但从联电的财报来看,2019年联电来自1Xnm的营收占比为0%,如今4年过去了,2023年第三季度,联电的1Xnm营收占比依然为0%。另一方面,联电来自40nm以及更先进制程的营收占比从38%提升到了45%。这两组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两个情况,第一,联电的14nm还没有客户;第二,联电在过去几年持续推进更先进制程的营收占比。
基于这个逻辑,所以联电自然也想要推进自己1Xnm在市场的占有率,毕竟和自己同档位的格芯都有了,中芯国际也有了,自己如果不思进取,自然会在以后落了下风。
这一点在联电十月的法说会也能得到印证。其表示内部正在规划讨论以12nm生产低功耗逻辑产品的可能性,规划12nm制程将于2025年初完成,随后将带来营收贡献,而且不排除将部分28/22nm产能转换为12nm,借此节省成本,并将遵守投报率原则。简单来说12nm是一点要搞滴,而且必须搞,因为既能赚钱,又能省钱。
但联电想要推进1Xnm,又会牵扯到一些困难。从客户的角度来看,IC设计厂商选择晶圆代工会从价格、技术、产能、以及供应链安全四个角度去考虑。
从技术上来看,台积电与三星自然是最先选择,虽然台积电的价格不一定便宜,但技术迭代已进行相当成熟,而且对于这种1Xnm制程的芯片来说,流片一次价格不菲,自然选择台积电比较稳妥。
从价格来说,联电还没有实现批量化生产,与已经形成规模优势的格芯、三星等相比价格可能也不占优,当然联电前期低价抢用户也不是不可能,但这一方面能不能抢来用户是一说,另一方面在抢用户阶段必然拖累自己的盈利能力。此外,还有供应链安全牵绊着联电的1Xnm铺开,这点在后边谈。
总之,联电当前的情况是需要1Xnm拿到订单,但自己起步晚,没有优势,很难接到客户。而Intel的出现则有可能会帮到联电。
Intel在过去几年一直想要重振晶圆代工,在近几年时间里,Intel晶圆代工的新闻报道数量都快超过AMD Yes的新闻了。从Intel的各项动作来看,不管Intel的晶圆代工业务会不会分拆出来,但独立运作,慢慢转变成第三方代工厂似乎成了趋势。
还是集邦咨询第三季度的晶圆代工数据,Intel的晶圆代工业务已经排在力积电之前,位列世界第九大晶圆代工厂。未来Intel也肯定会持续推进对外代工,而Intel的优势在于x86领域,基于Arm架构的半导体代工还相对较弱,所以补足这个短板十分具有必要。在2023年上半年,Intel就宣布与Arm合作,未来说不定想要拿下高通、联发科的订单,苹果的订单估计是拿不下了。
Intel与联电的结合,属于互补短板,Intel获得联电的1Xnm技术,可以加强自身在Arm领域的代工,而联电一方面可以从Intel收取授权费,另一方面,可以借助Intel这个CPU巨头的力量,扩大自家1Xnm制程技术的市场份额,让Intel帮助自己打开市场。
1Xnm市场的三大挑战
各家摩拳擦掌想要1Xnm市场跃跃欲试的情况下,这个市场本身也会有一些挑战在。首先直接的挑战来自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台积电也是全球最大的1Xnm半导体代工商,其在技术、产能等方面都具备很强的实力,同时也深得客户的认可。
根据台积电2023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16nm制程占台积电总营收的9%,过去四个季度,来自16nm的营收占比在9%到13%的区间浮动。综合来看,大概台积电每年来自16nm的营收在10%左右,这一数字基本上等同于中芯国际、联电等全年的营收。其次,台积电近期也在扩产12nm。
台积电在日本熊本县新建的工厂初期主要用来为索尼的CIS等产品代工,余下的部分为电装公司代工。这个工厂主要引进的12~28nm生产线,将于2024年年底实现投产(今年年底)。
此外,台积电目前也在评估是否将在日本建设第二个制造厂,如果建造,日本第二座晶圆厂主要生产12nm芯片,工厂规模将与索尼、日本电装株式会社合作建设的第一座工厂大致相同。
当然,格芯、联电、Intel、中芯国际这四家晶圆制造厂除了面临台积电的压力之外,还面临着当前行业下行的压力。
过去几年的产能紧缺让晶圆厂实现了跨越式盈利,但出来混的迟早要还,尤其是对半导体这个具有周期性的产业,当初有多辉煌,现在就有么黯淡。根据笔者的统计来看,当前的晶圆厂产能利用率都普遍不高,联电第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7%创下了四年来的新低,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率也下滑至77%。以中芯国际、联电和台积电的季度销售晶圆来看,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晶圆厂的季度销售晶圆就开始下滑,台积电都如此,整个行业又能有几家企业比台积电好?
更为重要的是,需求量下滑之下,在过去几年晶圆厂新建的产能也在最近一年时间陆续投产,这无疑会让晶圆厂的压力更大。在这种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之下,1Xnm需求增长相比也不会太高。
悬在1Xnm头上的另一把达摩克利斯之间就是地缘政治。从2018年之后,谈论半导体产业必然无法绕开地缘政治。如今的半导体正在经历去全球化,各地区与各个国家都希望能有自己的半导体供应链,尤其是半导体制造厂,美国如此、日本如此、欧洲也是如此。在这种去全球化之下,各大半导体企业的营收也只能以本国,本地区为主。笔者也统计了相关数据。
从数据来看,在过去五年时间,中芯国际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比重在一路提升,与之相对的是其来自美国的营收占比下降。而台积电来自美国的营收比重自2019年之后也是稳步提升,而来自大陆的营收占比在下滑。
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还是地缘政治之下,客户开始站队,选择能够保障自身供应链安全的晶圆代工厂进行合作。这也意味着全球半导体的供应链结构被重新打破,晶圆代工将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具体到1Xnm市场,客户在选择晶圆代工厂合作之时,美国IC设计企业会优先选择格芯,大陆IC设计厂会优先选择中芯国际,而台湾IC设计厂会选台积电,这自然让想要扩展1Xnm代工业务的晶圆厂获取客户的难度也有所提升。
总结
当前的半导体产业就像是在汪洋中的一艘巨轮,在地缘政治、供需关系、技术与市场的多重巨浪裹挟下摇晃前行。1Xnm只是当前半导体产业动态发展的一个切口,通过这个切口,我们可以窥见当前市场的供需关系、竞争格局、以及地缘政治对半导体产业的影响。回归到1Xnm制程市场来看,未来中芯国际、格芯、联电、Intel,谁起谁伏一起也都未知数,就和半导体产业未来将走向哪里一样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