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初,曾经花时间研究过生成式AI,但我的公众号不想追热点,也觉得在传统企业(非高科技企业)在生成式AI的应用还需要场景的沉淀。便没有写文章。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23年12期的主题是《生成式AI部署指南》,而封面文章中的一个观点触发我写点东西。
在许多情况下,生成式AI的最佳用途是使人类工人更具生产力或创造力,而不是取代他们。——《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23年12期
在这篇文章中,引用了一个公司案例。这家公司通过生成式AI应用于客服的挑战:新员工需要几个月时间掌握如何回答技术问题和处理困惑的客户。
1500名客服代表使用生成式AI两个月后,平均每小时解决问题的数量和客服同时处理聊天数量增加了15%,平均聊天时间减少了近10%。
但是,越是技能低的客服代表(新的代表)受益越大,在新系统引入前,最慢的20%的客服解决效率增加35%;而最快的20%的客服效率解决效率没有变化。
所以生成式AI是能够快速提升员工技能,通过提升技能来提高效率。
生成式AI适合做初稿
在生成式AI开始流行时,一些自媒体朋友尝试使用生成式AI创作,但创作的很多内容并不精确,还是需要人来确认。
所以在应用生成式AI时,大量的工作是用生成式AI做初稿,比如GitHub Copilot工具适合写代码的初稿,由人来纠正错误。
咨询、工程、和技术人员等知识型工作,都可以使用生成式AI做初稿。
通过初稿,提升生产力,让人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中去。
但是生成式AI应用于翻译则相对成熟。
企业使用生成式AI的策略
首先企业需要对知识型工作进行盘点:写作、数据分析、程序员、客服等工作,分别有多少人。
其次,考察每个角色:这个员工从生成式AI中受益多少?可以分为初始应用阶段(生成式AI刚刚应用,训练不足时),和成熟应用阶段(生成式AI已经经过训练成熟),分别能提升多少收益。
最后,选择效益成本最大的工作。优先使用生成式AI。
任何新技术的发展,都没有替代人工作,而是增加了新的岗位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很多新技术都已替代人的工作,但都为人类开辟了新的工作岗位。
工业革命,大量机器使用,利用机器提升效率,但开辟了机械行业,制造机器、维护机器需要工作,为人类提供了新的岗位。
工业4.0概念之初,很多企业的目标是黑灯工厂,即用机器取代操作工人。
但是为了实现工业4.0,需要机器人的维护、设置、软件的维护员工。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很多领域减少了人的岗位,但也开启了一个新的行业数据标记。
在生成式AI的背景下,人是不用担心失业的,但人要学会适应新的变化。当人工智能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适应变化的人会走进另一扇门。而对另一扇门视而不见的人,将真的会被社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