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1 软硬件融合的内涵
    • 2 垂直向,软硬件跨系统堆栈融合
    • 3 水平向,软硬件跨处理器架构融合
    • 4 斜向,软硬件跨计算节点融合
    • 5 贯穿全局,通用计算,性能和灵活性的极致均衡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再论软硬件融合

2023/12/26
2782
阅读需 14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前面专门写过一篇“软硬件融合”的系统性介绍文章,之后有很多朋友私信交流。不断汲取大家对软硬件以及软硬件相互协作方面的观点,逐步深化和完善“软硬件融合”概念和技术体系。

简单总结一下。一方面,大家对未来认识的大方向是趋同的,就是“软硬件要深度结合/协同”。但另一方面,对软硬件融合观点的认识,也存在如下一些常见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关于软硬件结合。软硬件结合和软硬件耦合几乎是一致的。而软硬件融合不是软硬件耦合,软硬件融合是不同层次软硬件解耦基础上的再协同。
    第二个误区,关于系统分层。软硬件系统分层解耦是正确的,但分层解耦并不意味着每一层是“独立王国”,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软硬件融合强调,分层需要从全系统视角审视,分层后每一层都不宜黑盒,不同层之间仍然需要联动,全局的、动态的、长期的统筹系统分层。
    第三个误区,关于软硬件垂直整合。软硬件融合不仅仅指的是垂直向的从上到下、不同层次系统堆栈的深度协同,它还有其他更加丰富的内涵。

第一个误区,道理比较浅显易懂,这里不再赘述。今天这篇文章,接着第二个和第三个误区的话题,来详细介绍一下软硬件融合的丰富内涵。

1 软硬件融合的内涵

软硬件融合的内涵,可以简单总结成“三融一通”,指的是:

    第一个融合,垂直向的软硬件跨系统堆栈分层的融合。第二个融合,水平向的软硬件跨不同架构处理器的融合。第三个融合,斜向的软硬件跨计算节点的融合。一个通用,整个系统需要通用性,也即性能和灵活性的极致均衡。

接下来,我们详细展开。

2 垂直向,软硬件跨系统堆栈融合

垂直向的软硬件协同或融合,是目前大家最大的共识。软硬件系统通过分层实现系统的拆分,同时实现不同子系统的解耦。即使系统分层非常的科学和准确,分层仍然无法一劳永逸。随着系统的发展,原有的分层必然逐渐不再适应系统发展的需要。系统的每一层均不宜是黑盒或“独立领地”,不同层之间需要联动。从系统的视角,需要全局的、动态的、长期的、持续的重构系统分层。

举存储分层的一个例子。   传统的观点认为,模块或层次之间的调用,是在模块内部封装复杂的功能,然后给外部提供简单的访问接口。这种观点没有错,但是是静态的观点。站在系统发展的角度,就产生了如上图的问题。上图是以RocksDB为例的存储的整个系统堆栈,在这个系统堆栈里有三层虚拟化:SSD内部的FTL地址映射、系统层的文件系统、应用层软件的地址管理。三层虚拟化比较冗余,会影响到存储的延迟。目前行业逐渐流行的ZNS存储,就是取消了存储控制器中的FTL虚拟化层,只完成简单的控制。然后把SSD块的管理交给软件,实现软件定义存储。如果只考虑本层,而不考虑系统整体:

    一方面,会产生很多冗余和浪费;另一方面,如果个体的功能存在问题,会拖累整个系统。

所有层次的设计,都需要考虑全局统筹。

也以算力提升为例。算力的提升,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个相关领域的持续优化,还需要跨领域的协同创新。需要从数据中心多层次挖潜,整体协同优化。优化的主要方向有:

    工艺和封装:更先进的工艺、3D集成,以及Chiplet封装等。芯片实现(微架构):通过一些创新的设计实现,如存算一体、DSA架构设计以及各类新型存储等。
    系统架构:比如开放精简的RISC-v,异构计算逐渐走向异构融合计算,以及驾驭复杂计算的软硬件融合等。
    系统软件、框架、库:基础的如OS、Hypervisor、容器,以及需要持续优化和开源开放的各类计算框架和库等。
    业务应用(算法):业务场景算法优化、算法的并行性优化等;以及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设计;系统的控制和管理、系统的扩展性等。
    数据中心:网络可维护性、高速网络、网络平台化等;
    基础设施:如绿色DC,液冷、PUE优化等;
    运营和管理:如超大规模DC运营管理,跨DC运营和管理调度等。
    更宏观的系统:如高性能的城域网互联网,云网边端深度协同和融合等。

3 水平向,软硬件跨处理器架构融合

按照指令的复杂度,典型的处理器平台大致分为CPU协处理器、GPU、FPGA、DSA、ASIC。从左往右,单位计算越来越复杂。性能越来越好,而灵活性越来越低。   假设CPU是100%软件,ASIC是100%硬件;那么,其他处理引擎则介于两者之间,是不同比例软硬件的混合态。因此,CPU、GPU、DSA等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本质上是在不同层次的软硬件解耦基础上的软硬件再协同。

计算架构,从同构计算走向异构计算;再从异构计算,走向更多异构相互协作的异构融合计算。异构计算仅有一种加速处理器类型,仅关注CPU和加速处理器的协同;而异构融合计算,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加速处理器类型,关注的重心在于所有处理器之间的协同和融合。异构融合计算中的协同,指的是系统的工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处理器协作处理,协作可以是CPU和CPU之间的协作,也可以是CPU和加速处理器之间的协作,还可以是加速处理器和加速处理器之间直接协作。

异构融合计算中的融合,指的是某个具体工作任务可以跨CPU、GPU和DSA等不同类型处理器运行,也可以跨同类型中的不同架构处理器运行。

以Intel的XPU和OneAPI为例。XPU它不是一个新的处理器或产品,而是一个架构组合,包括CPU、GPU、FPGA 和其他加速器。OneAPI是Intel构建的一套开源的跨平台编程框架,底层可以运行CPU、GPU、FPGA或其他DSA加速器,通过OneAPI为应用提供一致性的编程接口,使得应用能够轻松实现跨平台复用。

4 斜向,软硬件跨计算节点融合

随着算力需求越来越高,而单芯片算力提升有限,通过Scale Out实现的分布式集群计算越来越成为主流。计算系统,不再是基于单个芯片、单个设备,而是基于数以百计甚至千计的计算节点的计算集群。甚至,计算系统还要进一步扩展,计算需要跨集群,跨不同位置,进而扩展到跨云网边端。

一方面,底层的芯片,需要有非常多异构架构的处理器引擎,同时支持异构融合计算。另一方面,上层的计算集群需要跨云边端,实现云边端硬件计算平台的融合,软件可以非常方便地在云边端不同的计算节点动态自由迁移。

同时,为了更好的支撑宏观的跨云边端融合计算,微观的芯片也需要做很多调整。以异构融合计算处理器单芯片HCU为例,其和传统的SOC在功能特征方面存在很多的不同:

    区别1:单系统vs分布式混合多系统。在SOC中,系统和芯片一一匹配。而HCU:需要通过集群协作来完成任务;单个HCU硬件上会运行多个不同的软件系统和任务;多个宏观的分布式大系统,混合交叉地运行在多个HCU上。
    区别2:弱虚拟化vs硬件原生虚拟化。虚拟化是HCU和传统SOC最核心的能力区别。SOC面向单个系统,通常不需要支持虚拟化;有的SOC中的嵌入CPU核支持虚拟化,但虚拟化的性能损耗较高。HCU不仅仅需要嵌入式CPU、内存的完全硬件虚拟化,其他I/O和加速卡也需要实现完全的硬件虚拟化。
    区别3:软硬件一体vs软硬件分离。SOC中的软件通常附着于硬件之上,两者是匹配的关系。HCU上的软件和硬件没有直接的关系。软件可以运行在硬件A,也可以运行在硬件B,也可以运行在任何其他硬件之上。软件在不同硬件资源上的运行和迁移是完全动态的,并且从宏观角度看,是非常频繁的。
    区别4:控制驱动vs数据驱动。传统计算,是以CPU为核心的控制流驱动模式。而未来,随着数据量的增大,数据流驱动计算的架构变成算力的主力担当。
    区别5:软件的多异构协同vs硬件的多异构融合。SOC仅仅是异构的集成,而HCU则需要实现异构的融合。
    区别6:软件可编程vs多层次可编程。SOC里,其他加速器通常是ASIC层次的,只有嵌入式CPU能支持软件编程的。而在HCU里,可编程能力要更加丰富一些:DSA、GPU和CPU等多个层次的软件可编程。
    区别7:资源确定vs资源弹性可扩展。在SOC内部,除了CPU可以支持可扩展外,其他模块基本上都是性能确定的设计,无法支持资源的扩展能力。在HCU里,每个计算资源,甚至I/O资源,都支持多个层次的资源可扩展能力。
    区别8:定制Chiplet vs原生支持Chiplet。SOC中的Chiplet设计,通常需要针对性地设计若干个小芯粒。HCU采用资源弹性扩展的设计,可以轻松实现基于Chiplet的不同规格HCU芯片。
    区别9:设计规模小 vs 设计规模数量级提升。传统SOC架构所能支撑的系统规模逐渐逼近上限。HCU采用可扩展的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每个子系统相当于一个SOC系统。HCU可驾驭的系统规模可以做到SOC的10倍甚至100倍。
    区别10:专用vs通用。SOC是针对特定的场景,定制开发的芯片。HCU面向的是通用的、综合的复杂计算场景,定位在以不变应万变。

5 贯穿全局,通用计算,性能和灵活性的极致均衡

性能和灵活性是一对矛盾:一方面,随着系统规模和复杂度的上升,系统对灵活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系统对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越需要专用优化的加速处理器来优化性能,进而使得系统的灵活性越来越低。

每个处理引擎都有优势,也有劣势。通过单兵作战,只能“权衡”;但通过“团队协作”的异构融合计算,每个处理器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把性能和灵活性都拉扯到极致。软硬件融合,强调的是,如何在确保系统灵活性的前提下,实现最极致的性能。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更多异构处理器的深度协作,通过团队合作,实现整体最优。

    一方面,依据依据灵活性特征,把系统分为基础设施层、弹性加速层、业务应用层。
    另一方面,针对上述三个层次,采用最符合每一层次系统灵活性特征的处理器。基础设施层通常采用DSA,弹性加速层通常采用GPU,而业务应用层通常采用CPU。通过上述三类处理器,让处理器的灵活性恰恰好的符合工作任务灵活性的要求,从而确保性能和灵活性的极致。

此外,性能和灵活性的平衡仍在动态变化。可能随着系统的发展,有的任务会“上浮”,越来越需要更多灵活性;有的任务会“下沉”,灵活性要求逐步降低,可以通过更高效的硬件加速来极致的提升性能。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AT89C51CC03UA-RDTUM 1 Atmel Corporation Microcontroller, 8-Bit, FLASH, 8051 CPU, 60MHz, CMOS, PQFP64, GREEN, VQFP-64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9.5 查看
MPC5554MZP132 1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32-BIT, FLASH, 132MHz, MICROCONTROLLER, PBGA416, 27 X 27 MM, 1 MM PITCH, PLASTIC, MS-034AAL-1, TEBGA-416
$80.8 查看
ATXMEGA128A1U-AUR 1 Atmel Corporation RISC Microcontroller, 16-Bit, FLASH, AVR RISC CPU, 32MHz, CMOS, PQFP100, TQFP-100
$73.57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公众号:软硬件融合;CPU灵活性好但性能较差,ASIC性能极致但灵活性差,鱼和熊掌如何兼得,同时兼顾性能和灵活性,我给出的方案是“软硬件融合”。软硬件融合不是说要软硬件紧耦合,相反,是要权衡在不同层次和粒度解耦之后,再更加充分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