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爱立信获取了美国AT&T一份1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0亿元)的五年期Open RAN合同。这是爱立信史上最大的一笔订单。
爱立信将扩建其在美国的工厂来支撑着笔交易。该工厂的产品贴有“美国制造”标签,爱立信的工厂符合“Build America, Buy America”基础设施法。
AT&T的计划是:
从2024年开始,将与爱立信和富士通合作,全面整合Open RAN站点。
从2025年开始,该公司将与康宁公司、戴尔科技、爱立信、富士通和英特尔等多家供应商合作,在整个无线网络中推广Open RAN。
到2026年底,其70%的无线网络流量将转移到Open RAN网络架构。
可以看出,这确实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并且,这些合作伙伴中,传统的通信设备商只有爱立信。
这也意味着,AT&T此举不仅仅是网络改造,更是在淬炼本不成熟的Open RAN生态链,难度可想而知。
Open RAN作为一种把基站的硬件和软件分离并标准化方法,将推动网络供应商的竞争和创新。它使用基于云的软件和许多供应商提供的设备,而不是各家公司互不兼容的专有设备。
不过,由于传统设备商不愿自我革命打开壁垒厚实的护城河,目前涉足Open RAN的玩家要么是小公司,要么是IT企业,在通信领域的积累有限,且运营商需要花大力气进行系统整合,这些问题使Open RAN一直进展缓慢,备受质疑。
下面说下我的看法。
无线通信网络确实有软硬件分离且标准化的诉求。历史上,为了系统的运行效率,通信设备商和运营商共同选择了现有的封闭架构,但这不代表目前的状态应该持续下去。
无线网络的发展正在向着通信与算力融合、通信与AI融合、通信与感知融合的方向发展,要实现这些功能,基础硬件IT化是最佳选择。
随着通用硬件成本的降低,硬件投资的占比不断降低,而软件的地位则越来越关键,软硬件分别采购并兼容运行无疑是促进行业竞争与创新活力的必然。
6G将引入“三体四层五面”的软件架构,相比5G来说复杂度大幅提升。个人认为,RAN网络功能的组件化,也就是不同模块可由不同厂家提供将是一个好的选择。
如果AT&T的计划能顺利推行下去,必然带动Open RAN产业的迅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