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通社 zhangtongshe.com
近日,罗氏集团旗下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宣布与英伟达达成了战略性AI研究合作,将生成式AI模型和算法转变为下一代人工智能平台,从而加强基因泰克的先进人工智能研究项目,加速药物发现和开发。
基因泰克是由风险投资家Robert A. Swanson和生物化学家Herbert Boyer博士于1976创立的生物技术公司,被认为是生物技术行业的创始者,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资金较多的制药企业之一,也是目前规模和实力仅次于安进的世界第二大生物技术公司。罗氏制药集团在2009年3月26日出资约468亿美元全额收购了基因泰克。
01、把生成式AI引入实验室闭环,罗氏与英伟达是怎么互赢的?
据了解,此次合作初期,双方将专注于优化基因泰克在其实验室闭环框架中的药物发现AI模型,目标是让研究人员了解复杂的生物分子模式和关系,从而真正颠覆药物发现、提高研发成功率,并使科学家能够为患者和医疗生态系统带来广泛的倍增效益,而非线性或叠加效益。
基因泰克执行副总裁、研究与早期开发部门负责人Aviv Regev 表示:“我们与NVIDIA的合作建立在我们长期以来成功发明和部署开创性技术的基础之上。我们是第一家利用分子生物学进行药物发现和开发的生物科技公司,这改变了世界,此外我们还开创了已经成为范例的抗体疗法。现在,我们将AI、实验室和诊所结合起来,在海量的数据中寻找其他方法无法发现的模式,并设计实验在患者中进行测试。与NVIDIA合作并引入生成式AI,这将极大地推动治疗方法的发现和设计,改善世界各地患者的生活。”
一直以来,药物的发现和开发是一个漫长、复杂且昂贵的过程。新药的药物靶点难预测,成功地开发一种潜在的治疗分子也同样困难。而生成式和其他AI模型可以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帮助科学家快速识别潜在的药物分子和相互作用。
对于基因泰克来说,使用AI有助于弥合实验室实验和计算算法之间的差距。英伟达将在其DGX云上为基因泰克提供加速模型,以及AI超级计算的专用实例和由NVIDIA云服务提供商合作伙伴托管的软件。
另外,英伟达BioNeMo能够帮助生物科技公司大规模定制模型。基因泰克计划采用NVIDIA BioNeMo,并将BioNeMo云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直接集成到计算药物发现工作流中。
据了解,BioNeMo是英伟达今年面向药企发布的生成式AI云服务,可以简化、加速和扩展用于计算药物发现,它允许研究人员在DGX云上预训练或微调最先进的模型。
通过此次合作,英伟达的AI专家将深入洞察药物发现和开发中与AI相关的挑战。英伟达计划利用这些洞察来改进BioNeMo及其他平台,以进一步满足生物科技行业所用模型的要求。
02、英伟达在AI制药领域频频出手,剑指最大生物分子生成型AI模型
罗氏制药集团,并不是英伟达在医药领域首次联手的明星公司。
早在今年7月份,全球AI制药明星公司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官网发布公告,获得英伟达5000万美元的投资,并且计划与英伟达合作加速其生物和化学AI基础模型的开发,利用后者的云服务对其进行优化并分发给生物技术公司。
5000万美元,即使放在国内制药行业,也实在不算一笔大融资。但消息放出当天,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收盘时股价上涨了78.17%,可见资本界对英伟达与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合作的看好。
Recursion为何独获英伟达青睐?据了解,Recursion成立于2013年,主要业务是通过“解码”生物和化学来生产更好的药物。通过可复现和规模化的试验,将药物发现的流程工业化。
据悉,Recursion将使用超过23PB(注:1PB=1024TB)的生化数据,以及3万亿可搜索的基因和化合物关系,在英伟达的云服务平台上训练AI模型。训练后的成品,可能会在英伟达的BioNeMo上进行商业许可发布。此外,除了采购公有云外,Recursion还搭建了一个名为BioHive-1的超级计算机,包含了40个英伟达DGX A100 640GB节点。
英伟达所力推的BioNeMo生物分子生成型AI模型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张通社从英伟达的官网上发现,BioNeMo已涉及分子建模、高通量筛选、分子对接以及虚拟筛选等功能。并且,英伟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分子模型训练,可对其进行微调以执行特定任务的预测。
图:BioNeMo资料(来源:英伟达官网)
图:BioNeMo资料(来源:英伟达官网)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公告中表示,在开发新药和新的疗法方面,生成式AI是一种革命性的工具。英伟达很高兴能与Recursion团队合作,Recursion正在使用英伟达的相关产品在生化领域进行开创性的工作,加速开发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分子生成型AI模型,以此推动生物科技的发展并加速制药公司的药物发现。
03、相比于AI制药企业,AI制药卖水人更受追捧?
对于人工智能芯片龙头企业英伟达而言,在AI医疗领域的发力可以追溯至5年前——自2018年推出专门针对医疗场景的Clara平台后,英伟达正式开启在AI制药方面的布局。
过往,它更多通过与药企合作,利用自身的AI算法来赋能新药研发。到2023年,手握大把钞票的英伟达甚至做起了医药PE/VC,不断加码下游应用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自直投Recursion后,英伟达今年已投资了9家AI制药企业,投资了包括AI+小分子、AI+蛋白质疗法以及AI+mRNA等多个领域。其中7家公司是近一两个月出手的,按照这个节奏投下去可能会有更多公司被英伟达纳入麾下。
与英伟达和基因泰克的合作相似,其它被投企业也将从英伟达的DGX云服务获益,并可能使用英伟达BioNeMo云服务。英伟达最近一批披露的投资发生在在11月份,获其股权融资的Terray Therapeutics,自2018年创立以来,Terray Therapeutics一直致力于通过规模实验和生成式AI,提高小分子药物发现和开发的速度和成功率。
英伟达在AI制药领域的激进动作,最近还带动了海外AI制药企业的融资节奏。
此前,全球约80条AI药物管线里,在靶点选择上,基于已公布的靶点来看,用AI发现新靶点的产品管线,仅仅还是个位数,几乎仍是在老靶点和熟悉的适应证上进行探索。另据智药局监测,2023年H1全球AI+药物研发融资总事件42起,其中一季度26起,二季度仅16起,二季度融资数量创下2020年以来的新低。
但近几个月以来,海外AI制药的投融资可谓风生水起。
此前由Flagship Pioneer孵化的生成式AI制药公司 Generate:Biomedicines 宣布完成了2.73亿美元的C轮融资,也是今年生物技术领域最大规模的单轮融资。
9月7日,一家将人工智能用于mRNA疫苗开发的初创公司Inceptive,宣布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达到了3亿美金,目前还未公开其平台。
AI制药企业融资额度不断创新高,似乎是资本市场对英伟达大力进入的回应。在AI“卖水”龙头企业的带动下,AI制药看起来又热起来了。
文字:张大红
编辑:杨悦铖
校对:任甄妮